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方剂> 浏览文章
  【方剂名】甘草粉蜜汤,出自汉·《金匮要略》。

  【组成】甘草二两(60克)、粉一两(30克)、蜜四两(120克)。

  【用法】先用净水煎甘草,去渣取计,加入粉、蜜搅匀,如薄粥,分2次服,每日1~2次。

  【功效】和中缓急止痛。

  【主治】主治蛔虫腹痛,吐涎,发作有时,服驱虫药后腹痛不止者。

  【临床医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白细胞减少症、胆道蛔虫症和蛔虫性肠梗阻等病症。

  1.白细胞减少症:以甘草粉蜜汤合黄芪注射液治疗30例,与鲨肝醇片治疗30例对照。两组均以60日为1个疗程。疗效评定以头晕、乏力、四肢酸软、食欲减退、低热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为显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0%。两组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年第6期)

  2.胆道蛔虫症和蛔虫性肠梗阻:以本方治疗胆道蛔虫症8例,蛔虫性肠梗阻7例,15例患者均有排蛔史或吐蛔史,并且在发病前服用过驱虫药。结果:经治疗后,全部治愈。15例患者服1剂愈者12例,服2剂愈者3例。临床症状消失,饮食起居正常。(《中国乡村医生杂志》1998年第5期)

  【方解】方中三药均能和中,甘草、白蜜又具缓急止痛之功,性和味甘重在缓解。方中所用之粉,历代医家认识有所不同,或谓系铅粉,或谓系梁米粉、绿豆粉、米粉等。铅粉具有杀虫之功,但据《金匮要略》原文治蛔虫扰心痛……用毒药杀虫,病势不减,可见应用本方原旨,并不在于驱虫,实为调和胃肠,缓解疼痛之方,故似以米粉、梁粉、豆粉等为是。

  临床如见蛔虫腹痛,可加使君子、苦楝根皮;蛔厥腹痛,加乌梅、黄连;呕吐较剧,加姜半夏、姜竹茹。

  如用铅粉,此药有毒,内服剂量不宜过大。

  【方歌】《金匮》甘草粉蜜汤,用治胆蛔效果良,一粉二甘四份蜜,诱杀蛔虫是妙方。


关键字:甘草粉 缓急 止痛
上一篇: 驱绦汤
下一篇:瓜蒂散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利胆止痛片/中成药大全(1)
  • 伤湿止痛膏/中成药大全(1)
  • 元胡止痛片/中成药大全(1)
  • 止痛风湿丸/中成药大全(0)
  • 复方元胡止痛片/中成药大全(0)
  • 香附调经止痛丸/中成药大全(1)
  • 舒肝止痛丸/中成药大全(3)
  • 心胃止痛胶囊/中成药大全(2)
  • 清胃止痛微丸/中成药大全(1)
  • 止痛透骨膏/中成药大全(5)
  • 壮骨止痛胶囊/中成药大全(1)
  • 关节止痛膏/中成药大全(0)
  • 壮骨麝香止痛膏/中成药大全(11)
  • 戟生止痛膏/中成药大全(6)
  • 红香止痛酊/中成药大全(1)
  • 烧伤止痛膏/中成药大全(2)
  • 烧伤止痛药膏/中成药大全(4)
  • 止痛化癥胶囊/中成药大全(0)
  • 无敌止痛搽剂/中成药大全(0)
  • 少林跌打止痛膏/中成药大全(0)
  • 和胃止痛胶囊/中成药大全(1)
  • 白芥子膏/膏方(2)
  • 加减健脾阳和膏/膏方(3)
  • 代灸膏/膏方(3)
  • 养阴理气膏/膏方(0)
  • 茱萸煎/膏方(0)
  • 治嘈膏/膏方(2)
  • 理脾调中化湿膏/膏方(2)
  • 暖胃膏/膏方(0)
  • 春雪膏/膏方(3)
  • 温胃膏/膏方(1)
  • 伏龙肝膏/膏方(1)
  • 助胃膏/膏方(0)
  • 藕蜜膏/膏方(2)
  • 凉膈和胃膏/膏方(2)
  • 益中膏/膏方(18)
  • 桑根白皮膏/膏方(0)
  • 清胃膏/膏方(0)
  • 滋阴抑火化湿膏/膏方(0)
  • 健脾阳和膏/膏方(0)
  • 止渴抑火化湿膏/膏方(3)
  • 来苏膏/膏方(1)
  • 牛黄膏/膏方(0)
  • 治谵狂大黄膏/膏方(0)
  • 防己膏/膏方(1)
  • 脚气敷膏贴/膏方(1)
  • 冶葛膏/膏方(2)
  • 脚气膏/膏方(0)
  • 紫雪膏/膏方(0)
  • 育神养阴安眠膏/膏方(3)
  • 养阴清热育神膏/膏方(1)
  • 养阴荣肤膏/膏方(0)
  • 凉阴和阳育神膏/膏方(4)
  • 养阴理脾膏/膏方(1)
  • 潜阳益阴育神膏/膏方(0)
  • 和肝调胃膏/膏方(1)
  • 杏仁乌枣膏/膏方(1)
  • 养心安神膏/膏方(0)
  • 天地煎/膏方(2)
  • 宁志膏/膏方(6)
  • 养阴润燥膏/膏方(0)
  • 附子膏/膏方(0)
  • 吴茱萸膏/膏方(3)
  • 杏粉膏/膏方(4)
  • 琥珀犀角膏/膏方(2)
  • 薄荷煎/膏方(1)
  • 蒲黄散膏/膏方(0)
  • 绿云膏/膏方(3)
  • 碧雪膏/膏方(1)
  • 神灵膏/膏方(5)
  • 射干膏/膏方(4)
  • 升麻泄热煎/膏方(0)
  • 龙胆煎/膏方(0)
  • 水浆不得入膏/膏方(1)
  • 口燥膏/膏方(0)
  • 升麻煎/膏方(2)
  • 泻胃热汤方/膏方(2)
  • 紫金膏/膏方(5)
  • 神圣膏/膏方(2)
  • 黄丹膏/膏方(5)
  • 贴手足心膏/膏方(3)
  • 蔷薇膏/膏方(1)
  • 塌气藁膏/膏方(3)
  • 羌活膏/膏方(12)
  • 贴顶膏/膏方(2)
  • 乌扇膏/膏方(3)
  • 小儿羌活膏/膏方(0)
  • 黄膏/膏方(1)
  • 葱涎膏/膏方(10)
  • 胡椒膏/膏方(2)
  • 阿胶膏/膏方(4)
  • 丹溪琼玉膏/膏方(4)
  • 杏桃膏/膏方(0)
  • 集灵胶/膏方(48)
  • 覆盆子膏/膏方(0)
  • 调味膏/膏方(0)
  • 清金宁嗽膏/膏方(0)
  • 宁嗽太平膏/膏方(1)
  • 和肝化痰膏/膏方(2)
  • 归元琼玉膏/膏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