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方剂> 浏览文章
  【方剂出处】血府逐瘀汤,出自清·王清任《医林改错》

  【配方组成】桃仁四钱(12克),红花三钱(9克),当归三钱(9克),生地黄三钱(9克),川芎一钱半(5克),赤芍二钱(6克),牛膝三钱(9克),桔梗一钱半(5克),柴胡一钱(3克),枳壳二钱(6克),甘草一钱(3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功效】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证。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或心悸失眠,烦躁易怒,或人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

  【方解】血府逐瘀汤证为瘀血内阻胸中,气机郁滞,瘀久化热所致。即王清任所称胸中血府血瘀之证。胸中为气之宗,血之聚,肝经循行之分野。胸中瘀血阻滞,气机不畅,清阳不升,故胸痛、头痛,痛如针刺而有定处;瘀血日久,肝失条达,故急躁易怒;肝气犯胃,胃失和降则上逆,或呃逆日久不止;血瘀日久化热,则内热烦闷,人暮潮热;热扰心神,则心悸失眠;瘀血阻滞,新血不生,肌肤失养,故唇暗或两目黯黑;舌质暗红,有瘀斑或瘀点,脉涩或弦紧,均为血瘀之征。治宜活血化瘀为主,兼以行气、凉血、清热。方中桃仁破血行滞而润燥,红花活血化瘀以止痛,共为君药。赤芍、川芎助君药活血化瘀;牛膝长于祛瘀通脉,引瘀血下行,共为臣药。当归养血活血,祛瘀生新;生地黄凉血清热除瘀热,与当归养血润燥,使祛瘀不伤正;枳壳疏畅胸中气滞;桔梗宣肺利气,与枳壳配伍,一升一降,开胸行气,使气行血行;柴胡疏肝理气,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本方为活血祛瘀药、行气药、养血药合用,活血而又行气,祛瘀而又生新,可作为通治一切血瘀气滞的基础方。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血府逐瘀汤为治胸中血瘀证的代表方,以胸痛,痛有定处,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为辨证要点。

  2.现代应用:血府逐瘀汤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胸部挫伤、肋软骨炎、脑震荡后遗症等属血瘀气滞者。

  3.使用注意:方中活血祛瘀药较多,故孕妇慎用。

  【功用鉴别】《医林改错》创制的五个逐瘀汤均能活血祛瘀止痛,用治血瘀证。均以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为基础药,但五方所治各不相同。血府逐瘀汤则配伍行气开胸的枳壳、桔梗、柴胡,以及引血下行的牛膝等,故宣通胸胁气滞,引血下行之力较好,主治胸中血瘀证;通窍活血汤则配伍通阳开窍的麝香、老葱、生姜等,故辛香通窍作用较好,主治头面血瘀证;膈下逐瘀汤则配伍疏肝理气止痛药香附、延胡索、乌药、枳壳,故行气止痛作用较好,主治膈下血瘀证;少腹逐瘀汤则配伍温里祛寒之小茴香、官桂、干姜等,故温经止痛作用较好,主治少腹血瘀证;身痛逐瘀汤则配伍通络宣痹止痛之秦艽、羌活、地龙等,故宣痹止痛作用较好,主治瘀血闭阻经络证。

  【方歌】血府桃红四物汤,柴枳梗牛甘草襄,活血化瘀兼行气,血瘀胸中第一方。

  【知识拓展】血府逐瘀汤为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诸活血化瘀方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古方。是由桃红四物汤、四逆散加牛膝、桔梗而成。主治胸中血府血瘀证。其主治证恰符合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之胸中血瘀证的病理变化。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能改善血液流变性和微循环,舒张血管,增加缺血器官的血流量,明显减轻心肌缺血的程度,缩小心肌缺血范围和梗死面积,缓解心绞痛。


关键字:瘀血 内阻 胸中 气机 所致 桃红 四物汤
上一篇: 小蓟饮子
下一篇:旋覆代赭汤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桃红清血丸/中成药大全(9)
  • 瘀血痹片/中成药大全(4)
  • 桃红膏/膏方(1)
  • 四物汤/药膳食疗(1)
  • 桃红酒/药酒大全(7)
  • 桃红四物酒/药酒大全(2)
  • 加味桃红四物酒/药酒大全(6)
  • 四逆汤/中药方剂(6)
  • 小柴胡汤/中药方剂(4)
  • 桑杏汤/中药方剂(3)
  • 玉女煎/中药方剂(5)
  • 银翘散/中药方剂(6)
  • 紫雪/中药方剂(2)
  • 真武汤/中药方剂(5)
  • 凉血四物汤/中药方剂(12)
  • 荆芩四物汤/中药方剂(5)
  • 知柏四物汤/中药方剂(8)
  • 桃红饮/中药方剂(3)
  • 下瘀血汤/中药方剂(7)
  • 桃红四物汤/中药方剂(6)
  • 四物汤/中药方剂(4)
  • 三仁汤/中药方剂(5)
  • 吴茱萸汤/中药方剂(5)
  • 苇茎汤/中药方剂(9)
  • 十枣汤/中药方剂(5)
  • 苏合香丸/中药方剂(5)
  • 四逆散/中药方剂(5)
  • 痛泻要方/中药方剂(6)
  • 五苓散/中药方剂(6)
  • 四物汤/传统方剂(7)
  • 芩术四物汤/传统方剂(9)
  • 四物汤《仙》/传统方剂(7)
  • 凉血四物汤/传统方剂(3)
  • 荆穗四物汤/传统方剂(8)
  • 桃红四物汤(原名‘加味四物汤”)/传统方剂(11)
  • 四物汤/传统方剂(7)
  • 荆防四物汤/传统方剂(13)
  • 直接桃红/化学品物性数据库(18)
  • 溶靛素桃红IR;可溶性还原桃红IR/化学品物性数据库(5)
  • 耐晒桃红色淀/化学品物性数据库(31)
  • 碱性桃红T;盐基桃红T;盐基藏红;番红T/化学品物性数据库(8)
  • 还原桃红3B;还原桃红BG;C.I.还红47/化学品物性数据库(4)
  • 瘀血痹颗粒/中国药典2015年版(10)
  • 瘀血痹胶囊/中国药典2015年版(12)
  • 瘀血痹冲剂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2)
  • 瘀血痹胶囊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9)
  • 瘀血痹颗粒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