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鉴定> 浏览文章
  【鉴定中药材名】蜈蚣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蜈蚣科动物少棘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Koch的干燥全体。

  【药材历史考证】蜈蚣的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云:“生大吴川谷、江南。赤头、足者良。”《蜀本草》引《新修本草图经》云:“生山南谷土石间,人家屋壁中亦有。形似马陆,扁身长黑,头、足赤者良。”《本草衍义》曰:“蜈蚣,背光,黑绿色,足赤,腹下黄。”《本草纲目》云:“蜈蚣,西南处处有之。春出冬蛰,节节有足,双须歧尾。”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少棘蜈蚣相符。

  【动物形态鉴定】成体长110~180mm,除头板外,有21个体节组成。头板和第1背板金黄色,头板前部生有一对触角。头板前部的两侧各有4个单眼,集成左右眼群。头板腹面有颚肢一对,颚肢齿板前缘具5枚小齿,内侧3枚靠拢。自2~20节背板墨绿色或暗绿色,末背板有时近黄褐色。在第3、5、8、10、12、14、16、18、20体节的两侧各具气门一对。气门纵裂,呼吸腔有内外瓣扇,分成外庭和内腔。背面约自4~9体节起,有两条不显著的纵沟。第2、4、6、9、11、13、15、17、19体节的背板较短。胸板纵沟在2~19体节间。有步足21对。最末一对步足长而伸向后方。末对附肢基侧板后端有2尖棘;前腿节腹面外侧有2棘,内侧有1棘;背面内侧有1棘和1隅棘,隅棘顶端有2小棘。

  【药材性状鉴定】本品呈扁平长条形,长9~15cm,宽0.5~1cm。由头部和躯干部组成,全体共22个环节。头部暗红色或红褐色,略有光泽,有头板覆盖,头板近圆形,前端稍突出,两侧贴有颚肢一对,前端两侧有触角一对。躯干部第一背板与头板同色,其余20个背板为棕绿色或墨绿色,具光泽,自第四背板至第二十背板上常有两条纵沟线;腹部淡黄色或棕黄色,皱缩;自第二节起,每节两侧有步足一对;步足黄色或红褐色,偶有黄白色,呈弯钩形,最末一对步足尾状,故又称尾足,易脱落。质脆,断面有裂隙。气微腥,有特殊刺鼻的臭气,味辛、微咸。

  【药材显微鉴定】少棘蜈蚣粉末特征:黄绿色或灰黄色。①体壁(几丁质)碎片黄棕色、黄绿色、棕色或红棕色,水合氯醛液透化后显淡黄色或近无色。外表皮表面观有多角形网格样纹理,直径5~14μm,排列整齐,其下散有细小圆孔,有的(在腹部)细小圆孔边缘微拱起,单个散布或2~4集成群,大小不一,排列不规则;横断面观呈棕色,有光泽,有的隐约可见纵纹理。内表皮无色,有横向条纹;内、外表皮纵贯较多长短不一的微细孔道。②横纹肌纤维淡棕色或无色,多碎断,侧面观呈薄片状,明暗相间纹理隐约可见,有的较明显,纹理斜形、弧形、水波纹形或稍平直,暗带较窄,有致密的短纵纹;断面观成群或散在.呈多角形、扁平形、条形,表面较平整。③气管壁碎片具棕色或深棕色的螺旋丝,螺旋丝宽1~5μm,排列呈栅状或弧圈状,丝间有近无色或淡灰色小斑点。有时可见较细气管,具分枝,螺旋丝较细小。脂肪油滴淡黄色,散在。④刚毛无色透明或棕黄色。基部直径8~12μm,有髓腔。少数刚毛3~4个成簇,类似星状毛,表面有斜向纹理。少数刚毛位于体壁碎片上。

  【药材理化鉴定】本品水浸液在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呈亮绿色荧光。

  【生境分布】喜居于潮湿阴暗处,多栖息在腐木、石隙间和阴湿的草地。性畏光,昼伏夜出。以捕食昆虫为主,一般在10月天气转冷时,潜伏于10~13cm深的土中越冬。分布较广,以我国北方陕西、河南、江苏等省较多。

  【采集加工】春、夏二季捕捉,用竹片插入头尾,绷直,干燥。

  【饮片炮制】去竹片,洗净,微火焙黄,剪段。

  【性能功用】辛,温;有毒。归肝经。熄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喁,半身不遂,破伤风症,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内服:3~5g,水煎服。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附注】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关键字:蜈蚣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蜈蚣的传说故事/中药传说(6)
  • 蜈蚣/经典中药(6)
  • 蜈蚣当归治阳痿/偏方秘方(1)
  • 蜈蚣鸽蛋治早泄/偏方秘方(3)
  • 酒制蜈蚣治不射精症/偏方秘方(5)
  • 蛇蜕蜈蚣治外阴白斑/偏方秘方(5)
  • 蝉衣蜈蚣散治破伤风/偏方秘方(4)
  • 水蛭蜈蚣治中风/偏方秘方(1)
  • 全蝎蜈蚣治癫痫/偏方秘方(47)
  • 蜈蚣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中药养生(7)
  • 蜈蚣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6)
  • 蜈蚣养殖技术与饲养管理/中药材种植(5)
  • 白蚣酒/药酒大全(0)
  • 麻根四虫酒/药酒大全(6)
  • 硫雄蜈蚣酒/药酒大全(2)
  • 三虫酒/药酒大全(0)
  • 搜风酒/药酒大全(1)
  • 蜈蚣雄黄樟脑酊/药酒大全(1)
  • 消疬散/药酒大全(3)
  • 蜈蚣七酒/药酒大全(4)
  • 撮风散/中药方剂(5)
  • 止痉散/中药方剂(28)
  • 蜈蚣藤/中药图谱(3)
  • 蜈蚣萍/中药图谱(8)
  • 蜈蚣兰/中药图谱(6)
  • 蜈蚣草/中药图谱(6)
  • 蜈蚣/中药图谱(7)
  • 水蜈蚣/中药图谱(9)
  • 岩蜈蚣/中华本草(5)
  • 向天蜈蚣/中华本草(10)
  • 蜈蚣藻/中华本草(6)
  • 蜈蚣藤/中华本草(3)
  • 蜈蚣七/中华本草(3)
  • 蜈蚣萍/中华本草(5)
  • 蜈蚣兰/中华本草(4)
  • 蜈蚣刺/中华本草(4)
  • 蜈蚣/中华本草(5)
  • 水蜈蚣/中华本草(4)
  • 石蜈蚣/中华本草(4)
  • 蜈蚣藤/中草药汇编(6)
  • 蜈蚣七/中草药汇编(3)
  • 蜈蚣兰/中草药汇编(5)
  • 蜈蚣草/中草药汇编(6)
  • 水蜈蚣/中草药汇编(3)
  • 入地蜈蚣/中草药汇编(8)
  • 扒地蜈蚣/中草药汇编(3)
  • 蜈蚣/中药材(13)
  • 岩蜈蚣/中草药大全(10)
  • 向天蜈蚣/中草药大全(4)
  • 蜈蚣藻/中草药大全(5)
  • 蜈蚣藤/中草药大全(62)
  • 蜈蚣旗根/中草药大全(5)
  • 蜈蚣七/中草药大全(3)
  • 蜈蚣萍/中草药大全(4)
  • 蜈蚣兰/中草药大全(8)
  • 蜈蚣刺/中草药大全(3)
  • 蜈蚣草根/中草药大全(5)
  • 蜈蚣草/中草药大全(6)
  • 蜈蚣/中草药大全(8)
  • 水蜈蚣/中草药大全(4)
  • 石蜈蚣/中草药大全(6)
  • 舌状蜈蚣藻/中草药大全(6)
  • 入地蜈蚣/中草药大全(6)
  • 铺地蜈蚣/中草药大全(2)
  • 飞天蜈蚣/中草药大全(9)
  • 大飞天蜈蚣/中草药大全(3)
  • 水蜈蚣/中药材(26)
  • 郁皂茶/药茶(3)
  • 虫部·蜈蚣/本草纲目(2)
  • 扒地蜈蚣/中草药大全(9)
  • 止痉汤/传统方剂(5)
  • 蜈蚣/中草药大全(24)
  • 蜈蚣/中国药典2015年版(33)
  • 水蜈蚣颗粒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蜈蚣/历史药品质量标准(9)
  • 入地蜈蚣/中药手册(7)
  • 水蜈蚣/中药手册(8)
  • 蜈蚣/中药手册(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