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鉴定> 浏览文章
  【鉴定中药材名】朱砂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硫化物类矿物辰砂族辰砂Cinnabar,主含硫化汞(HgS)。该药材呈朱红色,常为砂粒状,故名朱砂。

  【药材历史考证】朱砂,原名丹砂,其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朱砂一名的始载本草《名医别录》云:“作末名真朱,光色如云母,可折者良。生符陵山谷。”《本草经集注》云:“此化为汞及名真朱者,即是今朱砂也,……符陵是涪州(今四川省合川、铜梁、武胜、大足等地),接巴郡(今四川省境内)南,今无复采者。乃出武陵(今湖北长阳、五峰、鹤峰、来凤等地)、西川(今四川省成都平原及其以北以西地区)诸蛮夷中,皆通属巴地,故谓之巴砂。《仙经》亦用。越砂,即出广洲、临漳者。此二处并好,惟须光明莹澈为佳。如云母片者,谓之云母砂。如樗蒲子、紫石英形者,谓之马齿砂,亦好。”《本草图经》曰:“今出辰州(今湖南省沅陵一带)、宜州(今广西宜山一带)、阶州(今甘肃武都一带),而辰州者最胜,谓之辰砂。生深山石崖间,土人采之,穴地数十尺,始见其苗,乃白石耳,谓之朱砂床。砂生石上,其块大者如鸡子,小者如石榴子,状若芙蓉头、箭镞。连床者紫黯若铁色,而光明莹澈,碎之崭岩作墙壁,又似云母片可折者,真辰砂也。无石者弥佳。“《本草衍义》曰:“辰州朱砂,多出蛮峒。锦州界狺獠峒老鸦井。其井深广数十丈,先聚薪于井,满则纵火焚之。其青石壁迸裂处,即有小龛。龛中自有白石床,其石如玉。床上乃生丹砂,小者如箭镞,大者如芙蓉,其光明可鉴,研之鲜红。砂泊床,大者重七八两至十两者。”《本草纲目》曰:“丹砂以辰(辰水,在今湖南省西部)、锦(锦江,在今贵州省东部)者为最。麻阳(今湖南省西部、沅江支流辰水流域)即古锦州地。佳者为箭镞砂,结不实者为肺砂,细者为朱砂。色紫不染纸者为旧坑砂,为上品;色鲜染纸者为新坑砂,次之。”根据以上本草记载考证,与本品相符。

  【矿物形态鉴定】辰砂Cinnabar:晶体结构属三方晶系。晶体为厚板状或菱面体,有时呈极不规则的粒状集合体或致密状块体出现。为朱红色至褐红色,有时带铅灰色。条痕红色。具金刚光泽。硬度2~2.5。易碎裂成片,有平行的完全解理。断口呈半贝壳状或参差状,相对密度8.09~8.2。

  【药材性状鉴定】本品为粒状或块状集合体,呈颗粒状或块片状。鲜红色或暗红色,条痕红色至褐红色,具光泽。体重,质脆,片状者易破碎,粉末状者有闪烁的光泽。气微,无味。

  【药材显微鉴定】反射偏光镜下:反射色为蓝灰色;内反射为鲜红色;偏光色颜色常被内反射掩盖,偏光性显著;反射率27%(伏黄)。

  【药材理化鉴定

  1.取本品粉末,用盐酸湿润后,在光洁的铜片上摩擦,铜片表面显银白色光泽,加热烘烤后,银白色即消失。

  2.取本品粉末2g,加盐酸一硝酸(3:1)的混合溶液2ml使溶解,蒸干,加水2ml使溶解,滤过,滤液显汞盐与硫酸盐的鉴别反应。

  【生境分布】呈矿脉产于石灰岩、板岩、砂岩中。产于湖北、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地。主产贵州铜仁和婺源、湖南晃县、四川西阳;云南、广西、湖北亦产。销全国,并出口。

  【采集加工】采挖后,选取纯净者,用磁铁吸净含铁的杂质,再用水淘去杂石和泥沙:将凿碎的碎石放在直径约尺余的淘洗盘内,左右旋转之,因其比重不同,故砂沉于底,石浮于上。除去石质后,再将朱砂劈成片、块状。

  【饮片炮制】朱砂粉取朱砂用磁铁吸去铁屑,或照水飞法水飞,晾干。

  【性能功用】甘,微寒;有毒。归心经。清心镇惊,安神解毒。用于心悸易惊,失眠多梦,癫痫发狂,小儿惊风,视物昏花,口疮,喉痹,疮疡肿毒。内服:0.1~0.5g,多入丸散服;外用:适量。本品有毒,不宜大量久服。

  【附注】置干燥处贮藏。


关键字:朱砂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朱砂的传说故事/中药传说(7)
  • 朱砂/经典中药(11)
  • 朱砂根/经典中药(28)
  • 川贝母朱砂治小儿肺炎/偏方秘方(3)
  • 巴豆朱砂治急性阑尾炎/偏方秘方(1)
  • 朱砂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中药养生(12)
  • 朱砂根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5)
  • 朱砂安神丸/中成药大全(11)
  • 朱砂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22)
  • 阴痧救急膏/膏方(1)
  • 阳痧救急膏/膏方(0)
  • 宁志膏/膏方(6)
  • 桃仁朱砂酒/药酒大全(3)
  • 冰砂酊/药酒大全(4)
  • 朱砂安神丸/中药方剂(2)
  • 朱砂莲/中药图谱(5)
  • 朱砂根/中药图谱(7)
  • 朱砂/中药图谱(7)
  • 朱砂莲/中华本草(9)
  • 朱砂菌/中华本草(3)
  • 朱砂根/中华本草(1)
  • 朱砂草/中华本草(6)
  • 白朱砂莲/中华本草(3)
  • 朱砂藤/中草药汇编(5)
  • 朱砂七/中草药汇编(2)
  • 朱砂莲/中草药汇编(1)
  • 朱砂根/中草药汇编(6)
  • 矮茎朱砂根/中草药汇编(2)
  • 朱砂散/中药_散剂(9)
  • 朱砂藤/中草药大全(20)
  • 朱砂七/中草药大全(19)
  • 朱砂莲/中草药大全(19)
  • 朱砂菌/中草药大全(28)
  • 朱砂根叶/中草药大全(20)
  • 朱砂根/中草药大全(17)
  • 朱砂草/中草药大全(20)
  • 朱砂/中草药大全(18)
  • 朱砂/中药材(9)
  • 连甘茶/药茶(12)
  • 石部·丹砂/本草纲目(5)
  • 至宝丹/传统方剂(15)
  • 白朱砂莲/中草药大全(8)
  • 矮茎朱砂根/中草药大全(10)
  • 白降丹/传统方剂(16)
  • 七厘散/传统方剂(5)
  • 朱砂安神丸/传统方剂(4)
  • 辰砂;朱砂;丹砂/化学品物性数据库(7)
  • 朱砂/中草药大全(89)
  • 朱砂根/中草药大全(24)
  • 朱砂根/中国药典2015年版(10)
  • 朱砂/中国药典2015年版(16)
  • 朱砂安神片/历史药品质量标准(9)
  • 朱砂安神丸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9)
  • 朱砂莲胶囊/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0)
  • 朱砂/历史药品质量标准(3)
  • 朱砂散/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朱砂/中药手册(7)
  • 朱砂根叶/中药手册(11)
  • 朱砂莲/中药手册(9)
  • 朱砂根/中药手册(13)
  • 朱砂草/中药手册(15)
  • 朱砂1/中药手册(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