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鉴定> 浏览文章
  【鉴定中药材名】知母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百合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的干燥根茎。

  【药材历史考证】知母的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云:“生河内川谷,二月八月采根,暴干。”《本草经集注》云:“今出彭城(今江苏铜山),形似菖蒲而柔润,叶至难死,掘出随生,须枯燥乃止。”《本草图经》曰:“知母,生河内川谷,今濒河(今甘肃兰州市)诸郡及解州(今山西解县)、滁州(今安徽滁州市)亦有之。根黄色,似菖蒲而柔润,叶至难死,掘出随生,须燥乃止。四月开青花如韭花,八月结实。二月、八月采根,暴干用。”并附有隰州(今山西隰县)、卫州(今河南汲县)、威胜军(今陕西乾县)、解州和滁州知母图,其中隰州和卫州知母图与本品原植物相符。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古代药用知母来源存在异物同名,但百合科知母为历代本草所载的正品知母。

  【植物形态鉴定】多年生草本。根茎粗8~15mm,为残存的叶鞘所覆盖,下部生有多数肉质须根。叶基生,长15~60cm,宽2~11mm,向先端渐尖而成近丝状,基部渐宽而成鞘状,具多条平行脉,无明显的中脉。花葶长50~100cm或更长;总状花序长可达20~50cm;苞片小,卵形或卵圆形,先端长渐尖;花粉红色、淡紫色至白色;花被片6枚,线形,长5~10mm,宽1~1.5mm,2轮;雄蕊3,着生于内轮花被片中央,花药黄色;子房长卵形,3室。蒴果长圆形,长8~13mm,宽5~6mm,顶端有短喙,3室,每室含种子1~2。种子黑色,长三棱形,长7~10mm。花期5~8月,果期8~9月。

  【药材性状鉴定】呈长条状,微弯曲,略扁,偶有分枝,长3~15cm,直径0.8~1.5cm。一端有浅黄色的茎叶残痕。表面黄棕色至棕色,上面有一凹沟,具紧密排列的环状节,节上密生黄棕色的残存叶基,由两侧向根茎上方生长;下面隆起而略皱缩,并有凹陷或突起的点状根痕。质硬,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气微,味微甜、略苦,嚼之带黏性。

  【药材显微鉴定】粉末特征:米黄色。①黏液细胞较多,含草酸钙针晶束。完整的黏液细胞呈类圆形、椭圆形、长圆形或梭形,直径56~160μm,长约至340μm。②草酸钙针晶成束散在,针晶长36~11Oμm,有的直径约至7μm,碎断后状如小方晶。③纤维(叶基)直径8~14μm,壁稍厚,木化,纹孔稀疏,有的成人字形,胞腔宽大。④具缘纹孔、网纹及螺纹导管,直径14~24μm。⑤木栓细胞表面观形状不一,壁薄,常多层上下重叠。⑥木化厚壁细胞(鳞叶)类长方形、长多角形或延长作短纤维状,直径16~48μm,长约至112μm,壁厚5~8μm,孔沟较密,胞腔内含棕黄色物。

  【药材理化鉴定】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10ml,振摇后放置20分钟,吸取上清液1ml,蒸干,残渣加硫酸1滴,初显黄色,继变红色、紫堇色,最后显棕色。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草地及路旁向阳处或干燥处。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山东等省区。

  【采集加工】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习称“毛知母”;除去外皮,晒干。

  【饮片炮制

  1.知母: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去毛屑。

  2.盐知母:取知母片,照盐水炙法(附录)炒干。

  【性能功用】苦、甘,寒。归肺经、胃经、肾经。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内服:6~12g,水煎服。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附注】置通风干燥处贮藏,防潮。


关键字:知母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知母/经典中药(10)
  • 盐知母治早泄/偏方秘方(3)
  • 石膏知母治小儿水痘/偏方秘方(1)
  • 生石膏知母治小儿夏季热/偏方秘方(3)
  • 知母黄柏治性欲低下症/偏方秘方(0)
  • 知母车前子治慢性前列腺炎/偏方秘方(5)
  • 益母草知母治慢性前列腺炎/偏方秘方(1)
  • 知母黄柏治精液不液化/偏方秘方(1)
  • 生地知母治血精症/偏方秘方(4)
  • 柴胡知母治子宫脱垂/偏方秘方(2)
  • 知母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2)
  • 八珍膏/膏方(0)
  • 知母龙骨炖小母鸡/药膳食疗(1)
  • 知母旗鱼汤/药膳食疗(0)
  • 知母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3)
  • 知柏滋肾酒/药酒大全(0)
  • 知母水提物/中药提取物(1)
  • 白虎加桂枝汤/中药方剂(1)
  • 桂枝芍药知母汤/中药方剂(1)
  • 清肾汤/中药方剂(4)
  • 白虎加人参汤/中药方剂(1)
  • 玉液汤/中药方剂(6)
  • 二冬汤/中药方剂(0)
  • 虎潜丸/中药方剂(2)
  • 升陷汤/中药方剂(0)
  • 知母/中药图谱(3)
  • 知母/中华本草(3)
  • 知母/中草药大全(17)
  • 知母/中药材(17)
  • 连知茶/药茶(14)
  • 知柏茶/药茶(22)
  • 白虎茶/药茶(28)
  • 石喉茶/药茶(8)
  • 紫母茶/药茶(3)
  • 清金风芩茶/药茶(1)
  • 百合知母茶/药茶(1)
  • 草部·知母/本草纲目(3)
  • 草部·沙参/本草纲目(3)
  • 白虎汤/传统方剂(15)
  • 四妙丸/传统方剂(2)
  • 玉液汤/传统方剂(2)
  • 养金汤/传统方剂(5)
  • 知柏地黄丸(又名:六味地黄丸加黄柏知母方)/传统方剂(6)
  • 大补阴丸/传统方剂(1)
  • 升陷汤/传统方剂(10)
  • 化斑解毒汤/传统方剂(4)
  • 化斑汤/传统方剂(40)
  • 知母/中草药大全(18)
  • 知母/中国药典2015年版(17)
  • 知母/历史药品质量标准(5)
  • 知母/中药手册(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