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片> 浏览文章
  【药材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干燥根。

  【性状鉴别特征】呈圆柱形、扁圆柱形或扁条形,略弯曲,长短不一,直径0.5~2cm;表面灰黄色、黄棕色或暗灰色,具纵皱纹及横裂纹,有的皮部横向断离露出木部,形似连珠状。质韧,皮部厚,易剥离,断面皮部紫色或淡紫色,木部坚硬,黄棕色或黄白色,直径1~5mm,呈齿轮状。味微甜、涩。

  【性味与功效】甘、辛,微温。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用法与用量】3~10g。

巴戟天源植物
巴戟天源植物
巴戟天药材图
巴戟天药材

  【混淆品、伪品

  巴载天发现有混淆品与伪品,注意鉴别:

  羊角藤(巴戟天混淆品)

  为茜草科植物羊角藤的干燥根。

  扁圆柱形,略弯曲,直径0.8~2cm;表面灰黄色或淡黄棕色,较粗糙,皮部薄,不易剥离。质坚硬,断面皮部淡紫色或黄白色,木部粗约占根的2/3,呈浅黄色或茧白色,呈齿轮状。味淡,微甜。

羊角藤(巴戟天混淆品)
羊角藤(巴戟天混淆品)
羊角藤饮片(巴戟天混淆品)
羊角藤饮片(巴戟天混淆品)

  假巴戟(巴戟天混淆品)

  为茜草科植物双华巴戟的干燥根。

  细长圆柱形,直径1.2~2cm;表面灰褐色,横裂纹较明显,皮部薄,易剥离。质硬,断面木部粗约占根的3/4。味淡、微甜。

假巴戟(巴戟天混淆品)
假巴戟(巴戟天混淆品)

  铁砸散(巴戟天混淆品)

  为木兰科植物铁砸散的干燥根茎及藤茎。

  呈根茎圆柱形,弯曲,直径0.5~1.5cm;表面棕褐色或黄棕色,具纵皱纹及深陷的横纹,有的皮部断裂而露出木部。藤茎圆柱形,细长而弯曲,直径0.2~0.6cm,表面棕褐色,具纵皱纹、横纹及疣状突起。质坚韧,断面皮部粉性,棕褐色;木部类白色,粗约占根茎及藤茎的4/5。味微苦,嚼之有黏感。

铁砸散(巴戟天混淆品)
铁砸散(巴戟天混淆品)

  恩施巴戟(巴戟天混淆晶)

  为茜草科植物四川虎刺的干燥根。

  呈短圆柱形、长条形或念珠状,直径0.8~1.8cm,表面土棕黄色或棕黑色,具不规则纵皱纹及细横皱纹,皮部厚。质硬,断面皮部紫色或淡紫色,露出的木部细,直径约1mm,易折断,有的抽去木心。味微甜。

恩施巴戟(巴戟天混淆品)
恩施巴戟(巴戟天混淆品)
恩施巴戟(巴戟天混淆品)
恩施巴戟(巴戟天混淆品)

  三叶木通(巴戟天混淆品)

  为木通科植物三叶木通的干燥根皮。

  呈不规则片状或半卷筒状,长1.8~6cm,厚1~3mm,外表面黄棕色、灰黄色或灰棕色,有的可见环裂纹;内表面淡黄色,粗糙,有纵长沟。质硬而脆,断面粗糙。气微。

三叶木通(巴戟天混淆品)
三叶木通(巴戟天混淆品)


关键字:巴戟天
上一篇: 川贝母
下一篇:土茯苓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