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蚺蛇胆
Rán Shé Dǎn
蚺蛇胆
别名:?
功效作用:燥湿,杀虫,明目。治脘腹虫痛,疳痢,痫疾,痔疮,目翳肿痛。
英文名:Python gallbladder
始载于《本草经集注》毒性有毒归经脾经、肝经药性寒药味甘、苦

动物

蚺蛇胆

【来 源】为蟒蛇科动物蟒蛇的胆。

【功 效】燥湿杀虫,清热明目。

【主 治】治脘腹虫痛,疳痢,痫疾,痔疮,目翳肿痛。

【性味归经】甘苦,寒,有毒。

①《别录》: “味甘苦,寒,有小毒。”②《海药本草》: “大寒,毒。”

①《本草经疏》: “入手少阴、足厥阴、阳明经。”②《本草再新》: “入肝、脾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3~5分,酒化或水化服。外用:研末调敷。

【动植物形态】蟒蛇,全长6-7m。肛孔两侧有爪状后肢的残余。生活时背面灰棕色或黄色,背脊具有1行红棕色、镶黑边略成方形的大斑块,两侧各有1行较小而中央较浅的斑块。头颈部背面有一矛形斑,头部腹面黄白色,躯干及尾腹面黄白色尽可杂有少数黑褐色斑。眶前鳞2,眶后鳞3或4;上唇鳞10-12,吻鳞及前2枚上唇鳞有唇窝,前后若干下唇鳞有较浅的唇窝。背鳞平滑无棱,中段65-72行;腹鳞较窄小,255-263;尾下鳞65-69对。

【处方名】蛇胆

【拉丁名】Python molurus bivittatusSchlegel

【考 证】出自《本草经集注》。①陶弘景:“(蚺蛇)真胆狭长通黑,皮膜极薄,舐之甜苦,摩以注水即沉而不散。其伪者并不尔。此物最难得真。”②《唐本草》:“此胆(蚺蛇胆)剔取如米粟,著净水中,浮游水上,回旋行走者为真,多著亦即沉散,其少著径沉者,诸胆血并尔。陶所说真伪正反。”③孟诜:“蚺蛇难识,多将诸胆代之,可细切,于水中走者真也。又猪及大虫胆亦走,迟于此胆。”

关键字:蛇胆
上一篇:
下一篇:蚺蛇肉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牛黄蛇胆川贝散/中成药大全(3)
  • 蛇胆川贝散/中成药大全(5)
  • 蛇胆川贝胶囊/中成药大全(6)
  • 三号蛇胆川贝片/中成药大全(2)
  • 三蛇胆川贝膏/中成药大全(0)
  • 蛇胆半夏片/中成药大全(4)
  • 蛇胆陈皮胶囊/中成药大全(1)
  • 蛇胆/中药图谱(7)
  • 蚺蛇胆/中华本草(5)
  • 蛇胆草/中草药汇编(5)
  • 蛇胆/中草药汇编(4)
  • 乌蛇胆/中草药大全(7)
  • 蛇胆草/中草药大全(4)
  • 蛇胆/中草药大全(3)
  • 蚺蛇胆/中草药大全(3)
  • 蛇胆川贝胶囊(散、液)/药品说明书(11)
  • 蛇胆川贝胶囊(散、液)/药品说明书(17)
  • 蛇胆川贝胶囊(散、液)/国家基本药物数据库(6)
  • 蛇胆陈皮散/中国药典2015年版(9)
  • 蛇胆陈皮胶囊/中国药典2015年版(9)
  • 蛇胆陈皮片/中国药典2015年版(6)
  • 蛇胆川贝散/中国药典2015年版(9)
  • 蛇胆川贝胶囊/中国药典2015年版(8)
  • 蛇胆川贝软胶囊/中国药典2015年版(11)
  • 牛黄蛇胆川贝液/中国药典2015年版(22)
  • 牛黄蛇胆川贝液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0)
  • 蛇胆陈皮口服液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9)
  • 蛇胆陈皮液/历史药品质量标准(3)
  • 蛇胆川贝液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6)
  • 蛇胆陈皮化痰散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9)
  • 三蛇胆川贝糖浆/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0)
  • 蛇胆陈皮片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蛇胆追风丸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蛇胆川贝胶囊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2)
  • 复方蛇胆陈皮末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4)
  • 牛黄蛇胆川贝散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6)
  • 蛇胆南星片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蛇胆南星散/历史药品质量标准(4)
  • 蛇胆陈皮胶囊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2)
  • 三号蛇胆川贝片/历史药品质量标准(5)
  • 蛇胆半夏片/历史药品质量标准(6)
  • 复方蛇胆川贝散/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蛇胆姜粒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6)
  • 加味蛇胆陈皮片/历史药品质量标准(4)
  • 蛇胆半夏散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9)
  • 蛇胆川贝枇杷膏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9)
  • 蛇胆贝母片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蛇胆贝母散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三蛇胆川贝膏/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2)
  • 乌蛇胆/中药手册(13)
  • 蚺蛇胆/中药手册(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