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酸枣仁
Suān Zǎo Rén
酸枣仁
别名:山枣仁、山酸枣、枣仁、酸枣核
功效作用:养肝,宁心,安神,敛汗。治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烦渴,虚汗。
英文名:SEMEN ZIZIpHI SPINOSAE
始载于《雷公炮炙论》毒性无毒归经心经、胆经、肝经药性平药味甘

酸枣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3m,枝节上有直的和弯曲的刺。叶互生,长椭圆形至蔟状披针形,长2~3.5cm,宽6~12mm,先端钝,边缘有细锯齿,基出三脉。花黄绿色,常2~3朵簇生于叶腋;萼征、花瓣及雄蕊均为5出数;子房上位,2室,埋于花盘中,柱头2裂。核果小,长圆形或近圆形,暗红色,味酸,果核两端常为钝头。花期4~5月,果期9月。生于向阳或干燥山坡、平原、路旁。主产河北、陕西、河南、辽宁。

目录

  1. 酸枣仁简介
  2. 形态特征
  3. 中草药
    别名:
    1. 药品信息
    2. 药理作用
    3. 其他信息
  4. 药方选录
  5. 历史考证
  6. 鉴别测定
    1. 性状鉴别
    2. 显微鉴别
    3. 粉末特征
    4. 化学鉴定
  7. 化学成份
  8. 炮制方法
  9. 酸枣仁制剂在现代治疗领域中的应用
  10. 食疗价值
  11. 常用配方
  12. 栽培要点
    1. 繁殖方法
    2. 田间管理
    3. 病虫害及其防治
    4. 采收与加工
  13. 临床应用
  14. 毒副作用
  15. 文化底蕴
  16. 参考文献
  17. 参看

酸枣仁简介

汉语拼音:suan zao ren

英文名:Spina Date Seed

别名: 山枣、酸枣子、别大枣、刺枣。

来源 :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 iziphus psinosa Hu的种子。

酸枣仁 (《雷公炮炙论》)

【异名】枣仁(《药品化义》),酸枣核(《江苏植药志》)。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种子。

【植物形态】酸枣(《本经》),又名:棘(《诗经》),槭(《尔雅》),山枣(陶弘景),野枣(任防《述异记》)。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3米。

老枝褐色,幼枝绿色;枝上有两种刺,一为针形刺,长约2厘米,一为反曲刺,长约5毫米。

叶互生;叶柄极短;托叶细长,针状;叶片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5~5厘米,宽1.2~3厘米,先端短尖而钝,基部偏斜,边缘有细锯齿,主脉3条。

花2~3朵簇生叶腋,小形,黄绿色;花梗极短1萼片5,卵状三角形;花瓣小,5片,与萼互生;雄蕊5,与花瓣对生,比花瓣稍长;花盘10浅裂;子房椭圆形,2室,埋于花盘中,花柱短,柱头2裂。

核果近球形,直径1~1.4厘米,先端钝,熟时暗红色,有酸味。

花期4~5月。

果期9~10月。

生长于阳坡或干燥瘠土处,常形成灌木丛。

分布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安徽、江苏等地。

本植物的根皮(酸枣根皮)、棘刺(棘针)、叶(棘叶)、花(棘刺花)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3米。老枝褐色,幼枝绿色;枝上有两种刺,一为针形刺,长约2厘米,一为反曲刺,长约5毫米。叶互生;叶柄极短;托叶细长,针状;叶片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5~5厘米,宽1.2~3厘米,先端短尖而钝,基部偏斜,边缘有细锯齿,主脉3条。花2~3朵簇生叶腋,小形,黄绿色;花梗极短1萼片5,卵状三角形;花瓣小,5片,与萼互生;雄蕊5,与花瓣对生,比花瓣稍长;花盘10浅裂;子房椭圆形,2室,埋于花盘中,花柱短,柱头2裂。核果近球形,直径1~1.4厘米,先端钝,熟时暗红色,有酸味。花期4~5月。果期9~10月。生长于阳坡或干燥瘠土处,常形成灌木丛。分布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安徽、江苏等地。

干燥成熟的种子呈扁圆形或椭圆形,长5~9毫米,宽5~7毫米,厚约3毫米,表面赤褐色至紫褐色,未成熟者色浅或发黄,光滑。一面较平坦,中央有一条隆起线或纵纹,另一面微隆起,边缘略薄,先端有明显的种脐,另一端具微突起的合点,种脊位于-侧不明显。剥去种皮,可见类白色胚乳粘附在种皮内侧。子叶两片,类圆形或椭圆形,呈黄白色,肥厚油润。气微弱,味淡。以粒大饱满、外皮紫红色、无核壳者为佳。  

中草药
别名:

药品信息


别名:
】枣仁,山枣仁,酸枣,酸枣核,酸枣子,棘仁,棘实,棘刺实,樲仁,樲枣仁,樲枣实,野枣仁,山酸枣仁,调睡参军,刺酸枣。

商品名】酸枣仁,山枣仁。以粒大,饱满、外皮紫红色,干燥,无杂质者为佳。

处方名】酸枣仁,枣仁,早人,枣人,生枣仁,炒枣仁,熟枣仁。

处方中写酸枣仁,枣仁,枣人、早人指生枣仁。为原药材去杂质,淘净晒干,捣碎生用入药者。

炒枣仁又名熟枣仁,炒酸枣仁。为净枣仁用文火炒至外皮鼓起,摊晾后捣碎入药者。

【采集】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将果实浸泡一宿,搓去果肉,捞出,用石碾碾碎果核,取出种子,晒干。

【药材】干燥成熟的种子呈扁圆形或椭圆形,长5~9毫米,宽5~7毫米,厚约3毫米,表面赤褐色至紫褐色,未成熟者色浅或发黄,光滑。

一面较平坦,中央有一条隆起线或纵纹,另一面微隆起,边缘略薄,先端有明显的种脐,另一端具微突起的合点,种脊位于-侧不明显。

剥去种皮,可见类白色胚乳粘附在种皮内侧。

子叶两片,类圆形或椭圆形,呈黄白色,肥厚油润。

气微弱,味淡。

以粒大饱满、外皮紫红色、无核壳者为佳。

主产河北、陕西、辽宁、河南。

此外,内蒙古、甘肃、山西、山东、安徽、江苏等地亦产。

【化学成分】含多量脂肪油和蛋白质,并有两种甾醇:一种为C26H42O2,熔点288~290℃,易溶于醇;另一种的熔点为259~260℃,易溶于氯仿。

又谓本品主含两种三萜化合物:白桦脂醇、白桦脂酸。

另含酸枣皂甙,甙元为酸枣甙元,水解所得到的厄北林内酯是皂甙的第二步产物。

还含多量维生素C。 

【毒性】酸枣仁150克/公斤给予小鼠灌胃无毒性症状,大鼠慢性毒性实验证明其毒性极低,小鼠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为14.33±2.015克/公斤。

但极大剂量亦可有毒性表现。

【炮制】酸枣仁:原药放入竹箩内,沉入清水缸中,使仁浮在水面,壳沉水底,将枣仁捞出、晒干。

炒酸枣仁:取洁净的酸枣仁,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外皮鼓起并呈微黄色,取出,放凉。

焦酸枣仁:取洁净的酸枣仁,置锅内用武火炒至有五成变黑红色,取出,放凉。

【性味】甘,平。  

药理作用

①镇静、催眠作用酸枣仁煎剂给大白鼠口服或腹腔注射均表现镇静及嗜眠,无论白天或黑夜,正常状态或咖啡,因引起的兴奋状态,酸枣仁均能表现上述作用,小白鼠口服时的镇静指数为1.95,与巴比妥类药物


酸枣仁

表现协同作用,酸枣仁连续应用6天,可使动物睡眠变浅,持续时间缩短,即产生耐受性,但停药1周后可消失。

口服酸枣仁可使防御性运动性条件反射次数显著减少,内抑制扩散,条件反射消退,抑制猫由吗啡引起的躁狂现象。

生枣仁与炒枣仁的镇静作用并无区别,但生枣仁作用较弱,久炒油枯后则失效,有认为其镇静的有效成分可能与油有关,另有认为与水溶性部分有关。

②镇痛、抗惊厥、降温作用用热板法证明酸枣仁煎剂5克/公斤注射于小白鼠腹腔有镇痛作用,对小鼠无论注射或口服均有降温作用,但不能拮抗实验性电休克。

③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酸枣仁可引起血压持续下降,心传导阻滞。

对大白鼠以两肾包膜法形成的高血压,在手术前或手术次日给酸枣仁(20~30克/公斤/日自由取食),均有显著的降压作用,但大白鼠吃酸枣仁时将外层薄皮留下,并未见镇静现象。

④对烧伤的影响酸枣仁单用或与五味子合用,均能提高烫伤小白鼠的存活率,延长存活时间,还能推迟大白鼠烧伤性休克的发生和延长存活时间,并能减轻小白鼠烧伤局部的水肿。

⑤其他作用对子宫有兴奋作用,对狗因去水吗啡引起的呕吐无抑制作用。

不能拮抗家兔的咖啡因中毒。  

其他信息

①《本经》:味酸,平。

②《别录》:无毒。

③《本草衍义》:微温。

④《饮膳正要》:味酸甘,平。

【归经】入心、脾、肝、胆经。

①《纲目》:足厥阴、少阳。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脾、肝、胆四经。

【功用主治-酸枣仁的功效】养肝,宁心,安神,敛汗。

治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烦渴,虚汗。

①《本经》: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疼,湿痹。

②《别录》:主烦心不得眠,脐上下痛,血转久泄,虚汗烦渴,补中,益肝气,坚筋骨,助阴气,令人肥健。

③《药性论》:主筋骨风,炒末作汤服之。

④《本草拾遗》:睡多生使,不得睡炒熟。

⑤王好古:治胆虚不眠,寒也,炒服;治胆实多睡,热也,生用。

⑥《本草汇言》:敛气安神,荣筋养髓,和胃运脾。

⑦《本草再新》:平肝理气,润肺养阴,温中利湿,敛气止汗,益志定呵,聪耳明目。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5钱;或入丸、散。

【宜忌】凡有实邪郁火及患有滑泄症者慎服。


酸枣仁

①《本草经集注》:恶防己。

②《本草经疏》:凡肝、胆、脾三经有实邪热者勿用,以其收敛故也。

③《得配本草》:肝旺烦躁,肝强不眠,禁用。

④《本草求真》:性多润,滑泄最忌。  

药方选录

①治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二升,甘草一两,知母二两,茯苓二两,芎劳二两。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金匮要略》酸枣仁汤)

②治骨蒸,心烦不得眠卧:酸枣仁二两。以水二大盏半,研滤取汁,以米二合煮作粥,候临熟,入地黄汁一合,更微煮过,不计时候食之。(《圣惠方》酸枣仁粥)

③治胆虚睡卧不安,心多惊悸:酸枣仁一两。炒熟令香,捣细罗为散。每服二钱,以竹叶汤调下,不计时候。(《圣惠方》)

④治心脏亏虚,神志不守,恐怖惊惕,常多恍惚,易于健忘,睡卧不宁,梦涉危险,一切心疾:酸枣仁(微炒,去皮)、人参各一两,辰砂(研细,水飞)半两,乳香(以乳钵坐水盆中研卜分。上四味研和停,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粒,温酒化下,枣汤亦得,空心临卧服。(《局方》宁志膏)

⑤治胆风毒气,虚实不调,昏沉睡多:酸枣仁一两(生用),全梃蜡茶二两,以生姜汁涂炙,令微焦,捣罗为散。每服二钱,水七分,煎六分,无时温服。(《简要济众方》)

⑥治睡中盗汗:酸枣仁、人参、茯苓各等分。上为细末,米饮调下半盏。(《普济方》)

文献摘录

①《本草图经》:酸枣仁,《本经》主烦心不得眠,今医家两用之,睡多生使,不得睡炒熟,生熟便尔顿异。而胡洽治振悸不得眠,有酸枣仁汤,酸枣仁二升,茯苓、白术、人参、甘草各二两,生姜六两。六物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服。深师主虚不得眠,烦不可宁,有酸枣仁汤,酸枣仁二升,蝭母、干姜、茯苓、芎藭各二两,甘草一两炙,并切,以水一斗,先煮枣,减三升,后纳五物煮,取三升,分服。一方,更加桂一两。二汤酸枣并生用,疗不得眠,岂便以煮汤为熟乎。

②朱震亨:血不归脾而睡卧不宁者,宜用此(酸枣仁)大补心脾,则血归脾而五藏安和,睡卧自宁。

③《纲目》:酸枣仁,甘而润,故熟用疗胆虚不得眠,烦渴虚汗之证;生用疗胆热好眠。皆足厥阴、少阳药也,今人专以为心家药,殊昧此理。

④《本草经疏》:酸枣仁,实酸平,仁则兼甘。专补肝胆,亦复醒脾。熟则芳香,香气入脾,故能归脾。能补胆气,故可温胆。母子之气相通,故亦主虚烦、烦心不得眠。其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及四肢酸疼湿痹者,皆脾虚受邪之病,脾主四肢故也。胆为诸脏之首,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五脏之精气,皆禀于脾,故久服之,功能安五脏。

⑤《本草切要》:酸枣,性虽收敛而气味平淡,当佐以他药,方见其功,如佐归、参,可以敛心;佐归、芍,可以敛肝;佐归、术,可以敛脾;佐归、麦,可以敛肺;佐归、柏,可以敛肾;佐归、苓,可以敛肠、胃、膀胱;佐归、芪,可以敛气而灌溉营卫;佐归、地,可以敛血而营养真阴。又古方治胆气不和,甚佳。如胆气空虚,心烦而不得眠,炒用可也。

⑥《本草汇言》:酸枣仁,均补五藏,如心气不足,惊悸怔忡,神明失守,或腠理不密,自汗盗汗;肺气不足,气短神怯,干咳无痰;肝气不足,筋骨拳挛,爪甲枯折;肾气不足,遗精梦泄,小便淋沥;脾气不足,寒热结聚,肌肉羸瘦;胆气不足,振悸恐畏,虚烦不寐等症,是皆五藏偏失之病,得酸枣仁之酸甘而温,安平血气,敛而能运者也。


酸枣仁

⑦《药品化义》:枣仁,仁主补,皮益心血,其气炒香,化为微温,藉香以透心气,得温以助心神。凡志苦伤血,用智损神,致心虚不足,精神失守,惊悸怔忡,恍惚多忘,虚汗烦渴,所当必用。又取香温以温肝、胆,若胆虚血少,心烦不寐,用此使肝、胆血足,则五脏安和,睡卧得宁;如胆有实热,则多睡,宜生用以平服气。因其味甘炒香,香气入脾,能醒脾阴,用治思虑伤脾及久泻者,皆能奏效。

⑧《本经逢原》:酸枣仁,熟则收敛精液,故疗胆虚不得眠,烦渴虚汗之证;生则导虚热,故疗胆热好眠,神昏倦怠之证。按酸枣本酸而性收,其仁则甘润而性温,能散肝、胆二经之滞,故《本经》治心腹寒热,邪气结聚,酸痛血痹等证皆生用,以疏利肝、脾之血脉也。盖肝虚则阴伤而烦心,不能藏魂,故不得眠也。伤寒虚烦多汗,及虚人盗汗,皆炒熟用之,总取收敛肝脾之津液也。

植物形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3m,枝节上有直的和弯曲的刺。叶互生,长椭圆形至蔟状披针形,长2~3.5cm,宽6~12mm,先端钝,边缘有细锯齿,基出三脉。花黄绿色,常2~3朵簇生于叶腋;萼征、花瓣及雄蕊均为5出数;子房上位,2室,埋于花盘中,柱头2裂。核果小,长圆形或近圆形,暗红色,味酸,果核两端常为钝头。花期4~5月,果期9月。

生于向阳或干燥山坡、平原、路旁。主产河北、陕西、河南、辽宁。

采制 秋季采收成熟的红软果实,除去果肉,晒干,碾破枣核,取出种子,生用或炒用。用时打碎。

性状 种子扁圆形或长圆形,长5~8mm,宽4~6mm,厚2~3mm。表面棕红色或紫红色,微有光泽,一面中央有微隆起的纵线,种子一端有小的凹陷种脐,另端有点状突起的合点,种脊位于侧边。种皮硬,剥开后可见半透明的胚乳粘附于内方,子叶2,黄白色,富油质。味微苦。

化学成分 含酸枣仁皂甙A、B(jujuboside A,B)、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白桦脂醇(betulin)、黄酮、脂肪油、蛋白质等。

性味 性平,味甘、酸。

功能主治 养心,安神,敛汗。用于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盗汗。

入汤剂:9~15克

庆城县为我省酸枣一大主产区。酸枣为野生,多生长于地塄或土佥畔,根与籽实都可繁殖,繁殖极快。为灌木,也有长成乔木的,极少。植株上长满针刺,可以用于烧火,因针刺扎手,多不用。叶为长卵形,叶子和嫩枝是羊的好饲草。俗语:“人吃辣子图辣呢,羊吃枣刺图扎呢。”花小而黄绿,果实圆小为绿色,熟则红紫,味极酸,也有甜味的,但量不大。酸枣最大的用途是将酸枣果实脱肉破核加工成酸枣仁。酸枣仁,为传统的常用中药材之一,药称“枣仁”,用于养心安神,主治虚烦不眠、惊悸等症。庆城出产的酸枣仁,籽实饱满,色泽红润,质量居全国之首,历来为我国出口创汇的药材之一。全县年收购酸枣核数千吨,被客商运往山东、安徽等地加工成酸枣仁销往国外。我省、我县所用的酸枣仁却是从外地返销来的次等品。最近几年,农民企业家同安徽客商联营,在本地开始了酸枣仁的加工业务,使这一传统产品成倍增值。  

历史考证

酸枣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名医别录》云:“生河东叫泽,八月采实,阴干。”《新修本草》曰:“此即樲枣实也,树大如大枣,实无常形,但大枣中味酸者是。”《开宝本草》指出:“此乃棘实,更非他物。若谓是大枣味酸者,全非也。酸枣小而 圆,其核中仁微扁;大枣仁大而长,不类也。”《本草图经》谓:“今近京及西北州郡皆有之,野生多在坡坂及城垒间。似枣木而皮 细,其木心赤色,茎叶俱青,花似枣花,八月结实,紫红色,似枣而圆小味酸。”《开宝本草》、《本草图经》所述及《本草图经》附图与今之酸枣原植物特征一致。

《别录》:酸枣,生河东川泽。八月采实,阴干,四十日成。棘刺实,主明目,心腹痿痹,除热,利小便。

《唐本草》:此(酸枣)即枣实也,树大如大枣,实无常形,但大枣中味酸者是。《本经》唯用实,疗不得眠,不言用仁,今用其仁补中益气。自补中益肝已下,为酸枣仁之功能。又干下品白棘条中,复云用其实,今医以棘实为酸枣,大误。

《本草拾遗》:蒿阳子曰,余家于滑台,今酸枣县,即滑之属邑也,其地名酸枣焉。其树高数丈,径围一、二尺,木理极细,坚而且重,其树皮亦细,文似蛇鳞。其枣圆小而味酸,其核微圆,其仁稍长,色赤如丹,此医之所重,居人不易得。今市之卖者,皆棘子为之。山枣树如棘,子如生枣,里有核如骨,其肉酸滑好食,山人以当果。

《开宝本草》:酸枣,陶云醒睡,而《经》云疗不得眠,盖其子肉味酸,食之使不思睡,核中仁服之疗不得眠,正如麻黄发汗,根节止汗也。此乃棘实,更非它物。若谓是大枣味酸者,全非也。酸枣小而圆,其核中仁微扁;大枣仁大而长,不类也。

《本草图经》:酸枣,今近京及西北州郡皆有之,野生多在坡扳及城垒间。似枣木而皮细,其木心赤色,茎叶俱青,花似枣花,八月结实,紫红色,似枣而圆小,味酸。

《本草衍义》:酸枣,小则为棘,大则为酸枣,其实一本。然此物才及三尺,便开花结子,但窠小者气味簿,本大者气味厚,又有此别。白棘乃是酸枣未长大时枝上刺也,及至长成,其刺亦少,实亦大。故枣取大木,刺取小窠也,亦不必强分别尔。  

鉴别测定

性状鉴别

种子扁圆形或扁椭圆形,长5-9mm,宽5-7mm,厚约3mm。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的具纵裂纹。一面较平坦,中间有1条隆起的纵线纹;另一面稍凸起。一端凹陷,可见线形种脐;另端有细小凸起的合点。种皮较脆,胚乳白色,子叶2,浅黄色,富油性。气微、味淡。以粒大、饱满、有光泽、外皮红棕色、种仁色黄白者为佳。


酸枣仁原料示意图

  

显微鉴别

种子横切面:种皮最外为1列黄色或棕黄色的栅状细胞,长70-90μm,壁厚,木化,靠外侧有1条明显的光辉带,外被厚约5μm的角质层;营养层细胞颓废,棕色;最内1列细胞方形或长方形,垂周壁增厚,稍木化。于一端有1较大的种脊维管束。胚乳细胞类多角形,含大量糊粉粒及脂肪油。粘液层厚20-30μm。子叶表皮细胞及其附近的薄壁细胞含草酸钙小簇晶,直径3-5μm;薄壁细胞均充满糊粉粒及脂肪油。  

粉末特征

棕红色。①种皮栅状细胞棕红色,表面观多角形,直径约15μm,壁厚,木化,胞腔小。②内种皮细胞棕黄色,表面观长方形或类方形,壁连珠状增厚,木化。③子叶表皮细胞含细小草酸钙簇晶双方晶。  

化学鉴定

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20ml,加热回流1h,滤过,滤渣用乙醚10ml洗涤,弃去乙醚液,挥干,加正丁醇20ml,加热回流1h,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溶解,作供试液。另取酸枣仁皂甙A、B为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 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溶液各10μl,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用以水饱和的正丁醇展 开,取出,80℃烘干,喷以10%磷钼酸乙醇溶液,于100℃烘约5min。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化学成份

酸枣仁含生物碱:酸枣仁碱(sanjoinine)A、B、D、E、F、G1、G2、Ia、Ib、K,其中碱A就是欧鼠李叶碱(frangu- foline),碱E就是荷叶碱(nuciferine),碱Ia就是原荷叶碱(nornu-ciferine),碱Ib就是去甲异紫堇定(norisocorydine),碱K就是右旋的衡州乌药碱(coclaurine),N-甲基巴婆碱(N-methylasimilo-bine),酸李碱(zizyphusine),5-羟基-6-甲氧基去甲阿朴啡(caaver-ine,5-hydroxy-6-methoxynoraporphine),安木非宾碱(amphibine)D。还含酸枣仁环肽(sanjoinenine)。还含三萜类: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白桦脂醇(betulin),美洲茶酸(ceanothic acid),麦珠子酸(alphitolic acid),酸枣皂甙(jujuboside)A、B,以及胡萝卜甙(daucosterol)。又含黄酮类:斯皮诺素(spinosin),即是2”-O-β-D-吡喃葡萄糖基当药素(2”-O-β-D-glucopyrano- sylswertisin),酸枣黄素(zivulgarin),6'''-芥子酰斯皮诺素(6'''-sinapoylspinosin),6'''-阿魏酰斯皮诺素(6'''-feruloylspinosin),6'''-对香豆酰斯皮诺素(6'''-p-coumaroylspinosin),当药素(swer-tisin),6,8-二-C-葡萄糖基芹菜素(vicenin Ⅱ),芹菜素-6-C- [(6-O-对羟基苯甲酰)-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甙[apigenin-6-C-[(6-O-p-hydroxybenzoyl)-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等。还含苏氨酸(threonine),缬氨酸(valine),蛋氨酸(methionine),亮氨酸(leucine),异亮氨酸(isoleucine),赖氨酸(lys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等17种氨基酸和钾、钠、钙、锌、铁、铜、锰等多种金属元素。又含阿魏酸(ferulic acid),维生素C及植物甾醇,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3',5'-monophosphate)等。  

炮制方法

酸枣仁:原药放入竹箩内,沉入清水缸中,使仁浮在水面,壳沉水底,将枣仁捞出、晒干。炒酸枣仁:取洁净的酸枣仁,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外皮鼓起并呈微黄色,取出,放凉。焦酸枣仁:取洁净的酸枣仁,置锅内用武火炒至有五成变黑红色,取出,放凉。  

酸枣仁制剂在现代治疗领域中的应用

随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药学现代化也让酸枣仁在人们疾病防治中大显身手,在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酸枣仁在安神、失眠领域有其独到的见解,且疗效显著,被医生患者美称“东方睡果”。传统的以西药治疗失眠和抑郁症的方法,往往副作用大、容易上瘾。中医药具有安眠药没有的优点,即不会成瘾,也不会产生依赖性。通过科技的发展和中医药学现代化,通过精选天然名贵药材,组合治疗失眠的优秀方剂,有一大批高科技中医药成果在安神、睡眠障碍、失眠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加之采用心理行为治疗方法,对睡眠障碍、失眠证治疗取得了十分满意的疗效。有效解决失眠,提升睡眠质量,缓解头疼、眩晕、疲惫等现象;舒解紧张、焦虑、抑郁、记忆力减退、神经衰弱等不适症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且无任何毒副作用和依赖性,在帮助着人们真正实现自然健康的睡眠。  

食疗价值

鼠李科木植物酸枣的成熟种子。产于河北、陕西、山西、山东等地。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碾碎果核,取出种子,晒干。生用。

[性能]味甘、酸,性平。能滋养心肝,安神,敛汗。

[参考]含多量脂肪油和蛋白质,并含甾醇、三萜类、酸枣仁皂甙、多量维生素C。

有镇静、催眠、镇痛、抗惊厥作用;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对子宫有兴奋作用。

[用途]用于阴血不足,心悸怔忡,失眠健忘;体虚多汗。

[用法]一日~15g。煎汤,煮粥;研末服,每次~5g。

[附方]

1,酸枣仁粥:酸枣仁10g,生地黄15g,粳米100g。枣仁、地黄水煎取汁,入粳米煮粥食。

源于《圣惠方》。本方以酸枣仁滋养安神,生地黄养阴清心。用于心阴不足,心烦发热,心悸失眠。

2,枣仁人参粉:酸枣仁20g,人参12g,茯苓30g。共研为细末。每次~6g,温水送服。亦可入粥中煮食。

源于《普济方》(原无方名)。本方以酸枣仁敛汗,人参补益肺气,茯苓安神。用于体虚自汗、盗汗。因三者又能养心安神,故也可用于虚烦不眠。

【临床治疗研究】 探讨酸枣仁结合中国医科大学研制的中药助眠宝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用酸枣仁中药助眠宝法、对照组40例用复方丹参片结合颈肩部软组织推拿手法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6天为一疗程).结果:主要症状评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经颅多谱勒检测检查指标.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优良率90%,对照组优良率6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酸枣仁结合中药助眠宝法治疗失眠症疗效较好.。  

常用配方

治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二升,甘草一两,知母二两,茯苓二两,芎劳二两。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金匮要略》酸枣仁汤)

治骨蒸,心烦不得眠卧:酸枣仁二两。以水二大盏半,研滤取汁,以米二合煮作粥,候临熟,入地黄汁一合,更微煮过,不计时候食之。(《圣惠方》酸枣仁粥)

治胆虚睡卧不安,心多惊悸:酸枣仁一两。炒熟令香,捣细罗为散。每服二钱,以竹叶汤调下,不计时候。(《圣惠方》)

治心脏亏虚,神志不守,恐怖惊惕,常多恍惚,易于健忘,睡卧不宁,梦涉危险,一切心疾:酸枣仁(微炒,去皮)、人参各一两,辰砂(研细,水飞)半两,乳香(以乳钵坐水盆中研卜分。上四味研和停,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粒,温酒化下,枣汤亦得,空心临卧服(《局方》宁志膏)

治胆风毒气,虚实不调,昏沉睡多:酸枣仁一两(生用),全梃蜡茶二两,以生姜汁涂炙,令微焦,捣罗为散。每服二钱,水七分,煎六分,无时温服。(《简要济众方》)

治睡中盗汗:酸枣仁、人参、茯苓各等分。上为细末,米饮调下半盏。(《普济方》)  

栽培要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干燥气候,耐旱,耐寒,耐碱。适于向阳干燥的山坡、丘陵、山谷、平原及路旁的砂石土壤栽培,不宜在低洼水涝地种植。

选地与整地

酸枣的栽培应选择向阳平坦,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每亩施厩肥3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深翻25--30厘米,耙细整平,作宽1.2米的高畦或起60厘米的垄育苗。选向阳干燥的缓坡地,丘陵及闲散地块栽植,或选平地、林地成片造林。  

繁殖方法

酸枣采用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方法。


酸枣仁

1.种子繁殖

种子处理:选连年结果生长健壮的优良母株,在9--10月上旬采已经成熟的果实,堆放于阴湿处,使果肉腐烂,置清水中搓揉,漂出种子。在冬季封冻前,在室外向阳干燥处挖坑处理种子,坑的大小视种子量而定。将种子与3倍湿砂拌匀,放入坑内,上面盖20厘米的细砂,并压盖一层细土,压紧盖草,以防雨水浸入,同时应经常检查,以防种子霉变,若发现霉变应及时消毒处理,翌春当种子露白立即播种。

育苗:春播在解冻后进行,秋播在10月下旬进行,随采随播。在整好的垄上开深5厘米,宽10厘米的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3厘米,稍加镇压。或在整好的畦内,按行距30厘米横畦开沟,深5--7厘米,每隔10厘米,播催芽种子1粒,覆土2--3厘米,稍加镇压,盖草保温保湿。一般每亩地播种子5公斤左右。约半个朋即可出苗,同时进行田间的苗期管理,培育1--2年,当苗高60--80厘米时即可定植。

定植:一般在秋季落叶后或在春季发芽前,在栽植地上,按行株距2X1米穴,穴深和穴径各30--50厘米。选健壮,株高80厘米幼苗移栽到穴内,每穴1苗。栽前将穴底挖松,每穴施腐熟厩肥15公斤,过磷酸钙0.5公斤,与底土拌匀,再覆细土10厘米,栽时将苗摆正,先覆土一半,将苗提起,使根条舒展,然后分层填土踏实,浇透水,待水渗下后用细土封穴。

2.分株繁殖:秋季和春季在树的休眠期,将母株根际发出的根蘖苗与母株分离,尽量多带须根,定植在大田中,为了促进母株发根蘖苗,可在根际周围扒开表土,露出侧根,用刀砍伤根皮,用土压紧,可以多发根蘖苗。  

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一般每年进行3次,定植后,前期宜浅松土除草,以后逐渐加深,冬季要在根际培土,以利防寒越冬。同时要做到田间无杂草。

追肥:定植后苗比较小,应多施氮肥以利植株旺盛生长,少量多次进行施肥。开花结果后应每年追肥3--4次,但追肥量要稍多些,每次株施厩肥10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秋季封冻前,培土防冻可多施一些,与培土混匀,堆于根际,以利越冬防寒。在生长期可用0.5%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根外追肥。

灌排水:定植后应经常浇水,保持穴土湿润,以利成活。花期若遇干旱也应适量浇水,以减少落花落果,雨季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整枝修剪:定植后当树干径粗3--4厘米时,高80--100厘米时定干,冬季整枝修剪时,留树干上部生长健壮,分布均匀的枝条4--5个,主杆下部的枝条全部剪除,以此形成粗壮的树干和外圆内空,枝条均称的树冠。修剪主要是剪除过密枝、直立性徒长枝、交叉重叠枝、枯枝和病虫枝,以便恢复树势,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使其达到丰产型。  

病虫害及其防治

病害

锈病:其病原是真菌中的一种担子菌。危害叶片。表现为叶片失去光泽,变成灰绿色,最后出现褐色角斑而脱落。主要发生在高温多雨季节,严重时落花落果。防治方法是:1、及时整枝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2、发病前喷1:1:100波尔多液进行保护,发病后喷50%多菌灵1000倍液或25%粉锈宁700倍液防治。

虫害

酸枣的主要害虫是桃小食心虫,为之鳞翅目蛀果蛾科。以幼虫蛀食果肉,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防治方法:1、在田间悬挂荧火灯,诱杀成虫;2、幼龄期喷25%可湿性西维因300倍液或90%的敌百虫800倍液进


酸枣仁

行防治。  

采收与加工

酸枣在定植后第二年即可开花结果,4--5年进入盛果期,此期可达10年久。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当果实在枣红色时采收。用竹杆打落,装筐运回。果实运回后,用水浸泡一夜,揉搓漂洗,除去果肉,捞出种子凉干,碾枣核,淘取枣仁,晒干即为生枣仁。将干净枣仁放锅内炒至鼓起并有香气时立即取出放凉,即为炒枣仁。枣仁一般亩产100公斤左右。质量以粒大,饱满、完整、有光泽、外皮红棕色、无核壳者为佳。  

临床应用

治疗失眠:每晚睡前1小时左右服生枣仁散或炒枣仁散,或两者交替服用,每次g、 5g和l0g,最多有1次服30g者,连服7日。治疗失眠患者87例,有效率为73.5%,并表明生品与炒用同样有效,据此认为“多眠用生”恐系不确之谈。有7例一次口服生或炒枣仁散20— 30g,未发现任何副作用及麻醉作用[1)。又用以酸枣仁、延胡索为主药的复方酸枣仁安神胶囊,每次服1粒(重0.5g,相当原生药5g),睡前半小时温开水吞服,连服3日为1疗程,一般1— 2疗程。治疗失眠症172例,有效率为84.15%,优于朱砂安神丸(有效率67.06%),与 安眠酮(有效率 81.61%)相仿[2)。以耳穴贴炒酸枣仁,主穴为耳神门、皮质下,配穴为心、肾、脑点。每次选1--2穴,双耳同时应用。一般5日换药1次(夏季3日),4次疗程。一般1疗程。观察30例,结果9例显效,19例进步,2例无效[3)。

治疗不射精症:酸枣仁30g,细茶末60g,共研细末。人参须6g,煎水送服药末,每次g,每日2次。治疗不射精症4例,均愈。(《现代中药临床研究》)

治心脾气血两虚,脾不统血证:白术3g,当归3g,白茯苓3g,黄芪3g,龙眼肉3g,远志3,酸枣仁3g,木香1.5g,甘草1g,人参3g.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方中酸枣仁宁心安神,为佐药。归脾汤(《正体类要》)

治阴亏内热,心神不宁证:生地黄120g,人参15g,丹参15g,玄参15g,白茯苓15g,远志15g,桔梗15g,五味子30g,当归身30g,天门冬30g,麦门冬30g,柏子仁30g,酸枣仁30g。上药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三、五钱为衣,临卧竹叶煎汤下三钱,或圆眼汤佳。方中酸枣仁养心安神,为臣药。天王补心丹(《校注妇人良方》)

酸枣仁配生栀子,治心火过盛之烦躁,多梦,失眠。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  

毒副作用

酸枣仁150克/公斤给予小鼠灌胃无毒性症状,大鼠慢性毒性实验证明其毒性极低,小鼠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为14.33±2.015克/公斤。但极大剂量亦可有毒性表现。  

文化底蕴

《本草图经》:酸枣仁,《本经》主烦心不得眠,今医家两用之,睡多生使,不得睡炒熟,生熟便尔顿异。而胡洽治振悸不得眠,有酸枣仁汤,酸枣仁二l,茯苓、白术、人参、甘草各二两,生姜六两。六物切,以水八l煮取三l,分服。主虚不得眠,烦不可宁,有酸枣仁汤,酸枣仁二l,干姜、茯苓、芎穷各二两,甘草一两炙,并切,以水一斗,先煮枣,减三l,后纳五物煮,取三l,分服。一方,更加桂一两。二汤酸枣并生用,疗不得眠,岂便以煮汤为熟平。


酸枣仁

朱震亨:血不归脾而睡卧不宁者,宜用此(酸枣仁)大补心脾,则血归脾而五藏安和,睡卧自宁。

《纲目》:酸枣仁,甘而润,故熟用疗胆虚不得眠,烦渴虚汗之证;生用疗胆热好眠。皆足厥阴、少阳药也,今人专以为心家药,殊昧此理。

《本草经疏》:酸枣仁,实酸平,仁则兼甘。专补肝胆,亦复醒脾。熟则芳香,香气入脾,故能归脾。能补胆气,故可温胆。母子之气相通,故亦主虚烦、烦心不得眠。其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及四肢酸疼湿痹者,皆脾虚受邪之病,脾主四肢故也。胆为诸脏之首,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五脏之精气,皆禀于脾,故久服之,功能安五脏。

《本草切要》:酸枣,性虽收敛而气味平淡,当佐以他药,方见其功,如佐归、参,可以敛心;佐归、芍,可以敛肝;佐归、术,可以敛脾;佐归、麦,可以敛肺;佐归、柏,可以敛肾;佐归、苓,可以敛肠、胃、膀胱;佐归、芪,可以敛气而灌溉营卫;佐归、地,可以敛血而营养真阴。又古方治胆气不和,甚佳。如胆气空虚,心烦而不得眠,炒用可也。

《本草汇言》:酸枣仁,均补五藏,如心气不足,惊悸怔仲,神明失守,或腠理不密,自汗盗汗;肺气不足,气短神怯,干咳无痰;肝气不足,筋骨拳挛,爪甲枯折;肾气不足,遗精梦泄,小便淋沥;脾气不足,寒热结聚,肌肉羸瘦;胆气不足,振悸恐畏,虚烦不寐等症,是皆五藏偏失之病,得酸枣仁之酸甘而温,安平血气,敛而能运者也。

《药品化义》:枣仁,仁主补,皮益心血,其气炒香,化为微温,藉香以透心气,得温以助心神。凡志苦伤血,用智损神,致心虚不足,精神失守,惊悸怔忡,恍惚多忘,虚汗烦渴,所当必用。又取香温以温肝、胆,若胆虚血少,心烦不寐,用此使肝、胆血足,则五脏安和,睡卧得宁;如胆有实热,则多睡,宜生用以平服气。因其味甘炒香,香气入脾,能醒脾阴,用治思虑伤脾及久泻者,皆能奏效。

《本经逢原》:酸枣仁,熟则收敛精液,故疗胆虚不得眠,烦渴虚汗之证;生则导虚热,故疗胆热好眠,神昏倦怠之证。按酸枣本酸而性收,其仁则甘润而性温,能散肝、胆二经之滞,故《本经》治心腹寒热,邪气结聚,酸痛血痹等证皆生用,以疏利肝、脾之血脉也。盖肝虚则阴伤而烦心,不能藏魂,放不得眠也。伤寒虚烦多汗,及虚人盗汗,皆炒熟用之,总取收敛肝脾之津液也。

《本经》: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疼,湿痹。

《别录》:主烦心不得眼,脐上下痛,血转久泄,虚汗烦渴,补中,益肝气,坚筋骨,助阴气,令人肥健。

《药性论》:主筋骨风,炒末作汤服之。

《本草拾遗》:睡多生使,不得睡炒熟。

王好古:治胆虚不眠,寒也,炒服;治胆实多睡,热也,生用。

《本草汇言》:敛气安神,荣筋养髓,和胃运脾。

《本草再新》:平肝理气,润肺养阴,温中利湿,敛气止汗,益志,聪耳明目。  

参考文献

《纲目》:楼氏医家系世传,博学全善辑

《本事方》:宋.许叔微撰

《千金方》:唐.孙思邈撰

《普济方》:明太祖第五子周定王主持,教授滕硕、长史刘醇等人执笔汇编 1406年

《用药法象》:金.李杲撰

《博济方》:宋.王兖撰

《圣惠方》: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官修药方百卷

《本草汇言》:倪朱漠编.公元1624年

《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外科急腹症》:郑显理,石水生编著.198

《本草备要》:汪昂编著 公元1694年,清康熙33年

《本草衍义》:寇宗爽编著 公元1116年,宋政和6年

《丹溪心法》:元.朱震亨著述,明.程充校订

《本草经疏》:明.缪希雍撰,又名《神农本草经疏》

《药品化义》:明.贾所学撰,清.李延昰补订

《本经疏证》:清.邹谢撰 公元1832年

《本草正义》:张山雷编著 公元1920年

《本草新编》:清.陈士铎著

《经验良方》:清.姚俊辑

《雷公炮炙论》:清末.张骥辑

《注解伤寒论》:金.成无已注

参看

  • 《中药学》- 酸枣仁
  • 《中医饮食营养学》- 酸枣仁
关键字:酸枣仁
上一篇: 酸藤果
下一篇:酸枣肉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