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人药标准>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 浏览文章
独活
拼音名:Duhuo
英文名:RADIXANGELICAEPUBESCENTIS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AngelicapubescensMaxim.f.biserrataShanetYuan的干燥根。春初苗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烘至半干,堆置2~3天,发软后再烘至全干。
【性状】本品根略呈圆柱形,下部2~3分枝或更多,长10~30cm。根头部膨大,圆锥状,多横皱纹,直径1.5~3cm,顶端有茎、叶的残基或凹陷,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具纵皱纹,有隆起的横长皮孔及稍突起的细根痕。质较硬,受潮则变软,断面皮部灰白色,有多数散在的棕色油室,木部灰黄色至黄棕色,形成层环棕色。有特异香气,味苦辛、微麻舌。
鉴别(1)本品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皮层窄,有少数油室。韧皮部宽广,约占根的1/2;油室较多,排成数轮,切向约至153μm,周围分泌细胞6~10个。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宽1~2列细胞;导管稀少,直径约至84μm,常单个径向排列。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2)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醚10ml,浸渍过夜,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氯仿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独活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苯-醋酸乙酯(2: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总灰分不得过8.0%(附录ⅨK)。
【浸出物】醚溶性浸出物取本品粉末约2g(过四号筛),在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放置48小时,称定重量,置100ml锥形瓶中,加入乙醚70ml与玻璃珠数粒,连接冷凝器,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4小时,放冷,滤过,用乙醚洗涤锥形瓶及残留物,洗液与滤液合并至100ml量瓶中,加乙醚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0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挥去乙醚,置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放置24小时,迅速精密称定重量,即得。本品含醚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3.0%。
【含量测定】取本品粗粉约1g【同时另取本品测定水分(附录ⅨH第二法)】,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乙醇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置25ml量瓶中,用少量乙醇分次洗残渣,洗液并入同一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蛇床子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2μl、对照品溶液1μl与2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3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定位,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薄层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λs=322nm,λR=370n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蛇床子素(C15H16O3)不得少于0.30%。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味与归经】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
【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
【用法与用量】3~9g。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关键字:独活
上一篇: 胆南星
下一篇:禹余粮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独活的传说故事/中药传说(4)
  • 独活/经典中药(2)
  • 独活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中药养生(3)
  • 独活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4)
  • 独活寄生合剂/中成药大全(7)
  • 独活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7)
  • 芙蓉膏/膏方(2)
  • 龟背方/膏方(7)
  • 独活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17)
  • 齿痛酒/药酒大全(1)
  • 补肾壮骨酒/药酒大全(4)
  • 杜仲独活酒/药酒大全(3)
  • 牵正独活酒/药酒大全(26)
  • 排风酒/药酒大全(2)
  • 独活寄生酒/药酒大全(75)
  • 史国公酒/药酒大全(3)
  • 牛膝独活酒/药酒大全(2)
  • 独活当归酒/药酒大全(4)
  • 活络通痹酒/药酒大全(75)
  • 独活酒/药酒大全(1)
  • 驱风药酒/药酒大全(10)
  • 独活香豆素/中药提取物(9)
  • 独活寄生汤/中药方剂(3)
  • 椴叶独活/中药图谱(5)
  • 独活/中药图谱(3)
  • 兴安独活/中华本草(5)
  • 千叶独活根/中华本草(8)
  • 千叶独活/中华本草(3)
  • 牛尾独活/中华本草(3)
  • 绿花独活/中华本草(5)
  • 丽江独活/中华本草(8)
  • 九眼独活/中华本草(6)
  • 渐尖叶独活/中华本草(5)
  • 多裂独活/中华本草(5)
  • 椴叶独活/中华本草(7)
  • 短茎独活/中华本草(4)
  • 独活/中华本草(5)
  • 草独活/中华本草(4)
  • 白独活/中华本草(3)
  • 九眼独活/中草药汇编(6)
  • 草独活/中草药汇编(7)
  • 独活寄生散/中药_散剂(11)
  • 兴安独活/中草药大全(3)
  • 千叶独活根/中草药大全(5)
  • 千叶独活/中草药大全(6)
  • 牛尾独活/中草药大全(7)
  • 丽江独活/中草药大全(5)
  • 绿花独活/中草药大全(7)
  • 九眼独活/中草药大全(6)
  • 渐尖叶独活/中草药大全(9)
  • 多裂独活/中草药大全(3)
  • 独活/中草药大全(6)
  • 短茎独活/中草药大全(8)
  • 椴叶独活/中草药大全(7)
  • 羌荆风茶/药茶(3)
  • 独活茶/药茶(6)
  • 独风茶/药茶(3)
  • 独芪茶/药茶(11)
  • 独地茶/药茶(4)
  • 草部·独活/本草纲目(4)
  • 独活寄生汤/传统方剂(39)
  • 大秦艽汤/传统方剂(15)
  • 草独活/中草药大全(13)
  • 白独活/中草药大全(8)
  • 定痛膏/传统方剂(13)
  • 独活寄生汤/传统方剂(14)
  • 羌活胜湿汤/传统方剂(9)
  • 化风丹/传统方剂(3)
  • 养荣壮肾汤/传统方剂(4)
  • 大羌活汤/传统方剂(7)
  • 独活/中草药大全(27)
  • 渐尖叶独活/中草药大全(15)
  • 九眼独活/中草药大全(11)
  • 独活寄生合剂/中国药典2015年版(14)
  • 独活寄生丸/中国药典2015年版(12)
  • 独活/中国药典2015年版(22)
  • 独活寄生汤/汤剂(31)
  • 独活寄生合剂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9)
  • 独活止痛搽剂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独活寄生散/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独活/中药手册(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