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人药标准>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 浏览文章

八宝拨云散
拼音名:BabaoBoyunSan
英文名:
书页号:Z6-4标准编号:WS3-B-1074-92
【处方】冰片50g麝香5g珍珠1.5g 熊胆5g牛黄1.5g海螵蛸15g 琥珀25g朱砂25g蕤仁10g 硼砂100g硇砂25g炉甘石(制)50g 【制法】以上十二味,冰片、麝香、牛黄、熊胆、炉甘石、朱砂分别研成极细粉;
其余珍珠等六味共粉碎成极细粉,与上述各粉末混匀,过筛,即得。
【性状】本品为淡棕红色的细粉,气香。
【鉴别】(1)取本品少许,置载玻片上,用盖玻片盖紧,微火加热片刻,放冷,
盖玻片上有白色升华物,并具冰片的香气。
(2)取本品0.5g,放蒸发皿内,置水浴上除去冰片,加60%醋酸3ml搅拌,滤过,
取滤液1ml,加新制的糠醛溶液(1→100)1ml与硫酸溶液(硫酸50ml与水65ml混合)13ml,
于60-70℃水浴中加热片刻,即显淡紫红色。
(3)取本品少许,置蒸发皿中,加硫酸混合后,加甲醇,点火燃烧,即发生边缘
带绿色的炎焰。
(4)取本品0.5g,加稀盐液2ml,即产生气泡,将气泡通入氢氧化钙试液中,即产
生白色沉淀,在盐酸溶液中加水10ml,搅拌,滤过,滤液用氨试液调至中性,分置二支
试管中。一管加草酸铵试液2滴,即产生白色沉淀,在盐酸中溶解。另一管加亚铁氰钾
试液2滴,即产生蓝白色沉淀,在盐酸中不溶。
(5)取鉴别(4)项下的滤渣,置试管内,加水适量用力振摇后,分取朱红色沉
物,用盐酸湿润,在光洁的铜片上磨擦,铜片上表面即显银白色光泽,加热烘烤后,银
白即消失。
【检查】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0页)。
【功能与主治】清热散瘀,消云退翳。用于胬肉攀睛,去翳湿痒。
【用法与用量】取本品少许,用冷开水或乳汗调匀,用玻璃棒蘸药,涂入眼内,
静息片刻。一日3次。
【注意】忌食刺激性食物。用时不要过量。
【规格】每瓶装0.7g 【贮藏】密闭,防潮。
注炉甘石制法将炉甘石置坩埚内,入炉火中煅至红黄色,取出用水淬之,干燥,
过筛,反复三、四次至成细粉,再煅透,浸拌药汁(药汁:每50Kg炉甘石,用黄连、谷
精草、黄芩、薄荷、荆芥穗、菊花、生地黄、木贼、当归各100g,甘草50g,细辛25g?
共煎成8立升,静置,弃去沉淀取清液备用)内,放置七天,水飞,干燥,即得。

关键字:八宝
上一篇: 八宝眼药
下一篇:七味新消丸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八宝眼药/中成药大全(4)
  • 马应龙八宝眼膏/中成药大全(4)
  • 八宝瑞生丸/中成药大全(22)
  • 八宝丹胶囊/中成药大全(68)
  • 八宝鸭/药膳食疗(2)
  • 八宝粥/药膳食疗(2)
  • 八宝鸡汤/药膳食疗(3)
  • 八宝丹/中药方剂(3)
  • 八宝属/中国植物志(5)
  • 八宝树属/中国植物志(3)
  • 八宝树/中国植物志(4)
  • 八宝茶/中国植物志(9)
  • 八宝/中国植物志(4)
  • 紫八宝/中华本草(5)
  • 轮叶八宝/中华本草(4)
  • 八宝茶/中华本草(5)
  • 八宝镇心丹/中草药汇编(6)
  • 紫八宝/中草药大全(6)
  • 轮叶八宝/中草药大全(7)
  • 八宝镇心丹/中草药大全(11)
  • 八宝茶/中草药大全(8)
  • 八宝丹/传统方剂(12)
  • 八宝盐蛇散 /进口药品数据库(7)
  • 马应龙八宝眼膏/药品说明书(25)
  • 马应龙八宝眼膏/药品说明书(16)
  • 马应龙八宝眼膏/国家基本药物数据库(11)
  • 马应龙八宝眼膏/中国药典2015年版(19)
  • 八宝坤顺丸/中国药典2015年版(24)
  • 药墨(八宝药墨)/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0)
  • 八宝五胆药墨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八宝瑞生丸/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6)
  • 牛黄八宝丸/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八宝治红丸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9)
  • 八宝玉枢丸(八宝玉枢丹)/历史药品质量标准(9)
  • 八宝镇惊丸/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7)
  • 八宝散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2)
  • 生肌八宝散/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珠黄八宝散/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0)
  • 八宝眼药/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4)
  • 马应龙八宝眼膏/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3)
  • 珍珠八宝眼药/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八宝惊风散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