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方剂> 浏览文章
  【方剂名】己椒苈黄丸,出自汉·《金匮要略》。

  【组成】防己、椒目、熬葶苈、大黄各一两(各30克)。

  【用法】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两。现代用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每丸6克,每次1丸,食前温水送服,每日3次,酌情渐增。

  【功效】攻逐水饮,利水通便。

  【主治】水饮积聚脘腹,肠间有声,腹满便秘,小便不利,口干舌燥,脉沉弦。

  【临床医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痰饮型胃肠神经症等病症。

  1.肝硬化腹水:本病患者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两组均以相同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加味己椒苈黄汤,每日1剂,连续治疗3个月。疗效标准:腹水、黄疸完全消退,症状消失或基本消退,肝脾明显回缩变软或稳定不变,肝功能恢复正常,体力恢复,可从事一般工作,停药后半年以上未复发者为治愈;腹水、黄疸消退,主要症状消失,体力明显恢复,肝脾稳定不变,肝功能明显改善者为显效;腹水、黄疸明显消退,症状、肝功能均有改善者为有效;治疗半月后症状、体征、肝功能均无改善、进一步恶化或者死亡者为无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显效率48.33%,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显效率33.33%。(《青海医药杂志》2007年02期)

  2.痰饮型胃肠神经症:82例诊断均依据《实用内科学·胃肠神经症》及《中医内科学·痰饮》之饮停肠间证标准选择。结果:显效(1周内自觉肠鸣消失或基本消失,大便性状及次数正常)69例,有效(肠鸣减少,大便正常)10例,无效(自觉肠鸣无改善)3例。总有效率96.3%。(《新中医》2000年第6期)

  【方解】本方用于水饮内停,郁而化热,积聚肠间之证。方中防己利水消肿,椒目行水消胀,二药相合,导水饮从小便而出;葶苈子,下气行水,大黄荡涤肠胃积热,二药相合,逐水通下,使水饮从大便而去。诸药配伍,行气利水通便,前后分消,则诸症皆除。

  临床应用以腹胀肠鸣、口舌干燥、舌苔黄腻、脉弦滑为证治要点。

  【现代研究】临床报道还用于风心病的肺气不通,肺失宣降,水留邪郁,寒热错杂所致咯血以及肺性脑病的正虚阳衰,痰热结聚,肺失宣降,清浊易位所致的昏迷等。亦有报道用本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热瘀水结证。

  【方歌】防己最善走下行,椒目葶苈专利水,再加大黄末为丸,水饮得除诸症消。


关键字: 利水 通便 防已
上一篇: 禹功散
下一篇: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通便灵胶囊/中成药大全(5)
  • 通便宁片/中成药大全(10)
  • 苁蓉通便口服液/中成药大全(7)
  • 大黄通便颗粒/中成药大全(7)
  • 散血膏/膏方(8)
  • 咬伤膏/膏方(6)
  • 生肌长肉膏药/膏方(6)
  • 芙蓉膏/膏方(4)
  • 犀角膏/膏方(5)
  • 生肌膏/膏方(19)
  • 疗发背及一切毒肿膏/膏方(8)
  • 卓氏白膏/膏方(50)
  • 莽草膏/膏方(3)
  • 大黄膏/膏方(13)
  • 化毒膏/膏方(6)
  • 独圣膏/膏方(5)
  • 祛毒膏/膏方(8)
  • 白芥子膏/膏方(5)
  • 僵蚕全蝎敷治膏方/膏方(3)
  • 和肝益血调气膏/膏方(7)
  • 加减健脾阳和膏/膏方(5)
  • 龟背方/膏方(8)
  • 代灸膏/膏方(5)
  • 养阴理气膏/膏方(5)
  • 茱萸煎/膏方(3)
  • 治嘈膏/膏方(6)
  • 理脾调中化湿膏/膏方(8)
  • 暖胃膏/膏方(3)
  • 润肠膏/膏方(6)
  • 春雪膏/膏方(6)
  • 黑膏/膏方(4)
  • 温胃膏/膏方(4)
  • 伏龙肝膏/膏方(6)
  • 助胃膏/膏方(4)
  • 藕蜜膏/膏方(5)
  • 凉膈和胃膏/膏方(4)
  • 益中膏/膏方(21)
  • 桑根白皮膏/膏方(4)
  • 清胃膏/膏方(4)
  • 滋阴抑火化湿膏/膏方(4)
  • 健脾阳和膏/膏方(2)
  • 止渴抑火化湿膏/膏方(9)
  • 来苏膏/膏方(4)
  • 牛黄膏/膏方(2)
  • 治谵狂大黄膏/膏方(4)
  • 防己膏/膏方(6)
  • 脚气敷膏贴/膏方(3)
  • 冶葛膏/膏方(6)
  • 脚气膏/膏方(3)
  • 紫雪膏/膏方(3)
  • 育神养阴安眠膏/膏方(5)
  • 养阴清热育神膏/膏方(4)
  • 养阴荣肤膏/膏方(5)
  • 凉阴和阳育神膏/膏方(7)
  • 养阴理脾膏/膏方(2)
  • 潜阳益阴育神膏/膏方(3)
  • 和肝调胃膏/膏方(4)
  • 杏仁乌枣膏/膏方(5)
  • 养心安神膏/膏方(2)
  • 天地煎/膏方(7)
  • 宁志膏/膏方(9)
  • 养阴润燥膏/膏方(6)
  • 附子膏/膏方(4)
  • 吴茱萸膏/膏方(7)
  • 杏粉膏/膏方(8)
  • 琥珀犀角膏/膏方(4)
  • 薄荷煎/膏方(3)
  • 蒲黄散膏/膏方(2)
  • 绿云膏/膏方(4)
  • 碧雪膏/膏方(2)
  • 神灵膏/膏方(6)
  • 黄连膏/膏方(4)
  • 射干膏/膏方(7)
  • 升麻泄热煎/膏方(7)
  • 龙胆煎/膏方(4)
  • 水浆不得入膏/膏方(2)
  • 口燥膏/膏方(3)
  • 升麻煎/膏方(6)
  • 泻胃热汤方/膏方(6)
  • 紫金膏/膏方(9)
  • 神圣膏/膏方(4)
  • 黄丹膏/膏方(6)
  • 贴手足心膏/膏方(5)
  • 蔷薇膏/膏方(6)
  • 塌气藁膏/膏方(7)
  • 羌活膏/膏方(15)
  • 贴顶膏/膏方(4)
  • 乌扇膏/膏方(8)
  • 小儿羌活膏/膏方(2)
  • 黄膏/膏方(2)
  • 葱涎膏/膏方(12)
  • 胡椒膏/膏方(5)
  • 阿胶膏/膏方(6)
  • 丹溪琼玉膏/膏方(7)
  • 杏桃膏/膏方(5)
  • 集灵胶/膏方(51)
  • 覆盆子膏/膏方(1)
  • 调味膏/膏方(5)
  • 清金宁嗽膏/膏方(2)
  • 宁嗽太平膏/膏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