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古籍> 浏览文章


  《温热经纬》的作者是王士雄,字孟英,号梦隐,又号潜斋,别号半痴山人、睡乡散人、随息居隐士、海昌野云氏。他是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与叶桂(字天士,号香岩)、薛雪(字生白,号一瓢)、吴瑭(字鞠通)并称清代温病四大家;有感于温热一证,庸手妄为治疗,夭折甚多,乃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于咸丰二年(1852年)著成《温热经纬》。

  《温热经纬》共5卷。卷1为《内经》伏气温热篇,为王士雄收集的《黄帝内经》关于温热暑病的条文。卷2为仲景伏气温病篇,包括伏气温病伏气热病外感热病湿温疫病5篇,汇集了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相关内容。卷3为叶桂温病理论,包括叶香岩外感温热篇(即叶天士《温热论》)、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是王士雄从《临证指南医案》中辑出的相关内容)。卷4为陈平伯、薛雪、余师愚关于温热、湿热和疫病的理论,包括陈平伯外感温病篇薛生白湿热病篇余师愚疫病篇疫证条辩等。卷5为方论,以仲景方居多,也收入了后世医家的效方,并汇集了历代医家对方剂的理解。

《温热经纬》

  《温热经纬》选取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关热病的论述,以及叶桂、陈平伯、薛雪、余师愚等清代温病大家的条文,分卷分条辑录,并采用后世诸家的见解,参以王士雄按语逐条注释析义。王士雄根据自己的临证经验,补充发挥温病学说,诠释了温病顺、逆传变理论;将温病分为新感、伏气两类;指出暑多挟湿,而非暑必挟湿;重视伤寒学派对温病思想形成的影响,体现了寒温融合治疗温病的学术思想,具有以下特点。

  解释温病逆传、顺传理论

  伤寒以六经传变,新感温病以卫气营血传变,叶桂首先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之说,但语焉不详。为什么传心包是逆?王士雄对此曾作阐述:传心包称逆,是相对于传胃称顺而言的。在肺之邪,能下行传胃,为有出路,是谓顺。肺胃大肠一气相通,温热须究三焦,以此一脏二腑为最要。肺开窍于鼻,吸入之邪先犯于肺,肺经不解,则传于胃,谓之顺传。不但脏病传腑为顺,而自上及中,顺流而下,其顺也有不待言者。

  邪不移胃而传心,是从脏传脏,邪无去路,内蕴滋变,是谓逆。王士雄还指出若不下传于胃,而内陷于心包络,不但以脏传脏,其邪由气分(此处指肺之气)入营,更进一层矣,故曰逆传。说明邪从肺入心,由卫入营,均为逆传病变。

  王士雄对顺传传变机制作了明确解释,弥补了叶桂未言之理,同时解释了叶桂所言之逆,为后人学习温病的传变机制起到指路作用。

  将温病分为新感、伏气两类

  伏气理论源于《黄帝内经·素问》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伤寒论》中指出伏气之病,以意候之,正式提出伏气概念。成无己在《伤寒注解论》中记载:冬时感寒,伏藏于经中,不即发者,谓之伏气。新感与伏气相对而言,指感受病邪后很快发病者。若内有伏邪,由新感触动而发病的,称为新感引动伏邪。

  新感与伏气的区别在于:新感温病,随感随发,初起有恶风畏寒表证;伏气初起即有内热症状。但陈平伯、吴瑭、薛雪等温病医家所论新感多而伏气少,甚至专主新感而否定伏气。

  王士雄明确提出伤而即病者为伤寒,不即病者为温热,这里的伤寒即指新感,温热即指伏气,指出温病既有伏气又存在新感,并且按照个人的理解整理出《仲景伏气温病篇》《仲景外感热病篇》《叶香岩外感温热篇》《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等以示区别,并认为新感、伏气不可偏废。

  新感温病的传变方式是先卫分,后气分,后营分,后血分,依次相传。由于邪气内伏,伏气温病的传变方式为由里而表,先见营血之证,然后才可见到气分。这为临床上分辨新感与伏气温病,提供了个人经验。此外,王士雄还结合自己的临证心得对新感、伏气的病机、临床症状和转归提出了精辟的见解。

  提出暑未必挟湿

  暑邪为阳邪,是盛夏火热之气所化,有明显的季节性,多挟湿邪为患;湿邪为阴邪,四季均见,长夏居多,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的性质。叶桂认为暑必兼湿,暑必挟湿一度成为当时医家的共识。

  王士雄根据临证所见和对自然气候的观察提出:暑令湿盛,必多兼感,故曰挟。犹之寒邪挟食,湿证兼风,俱是二病相兼,非谓暑中必有湿也。故论暑者,须知天上烈日之炎威,不可误以湿、热二气并作一气始为暑也,而治暑者须知其挟湿为多焉;暑与湿原是二气,虽易兼感,实非暑中必定有湿也。譬如暑与风亦多兼感,岂可谓暑中必有风耶?若谓热与湿合始名为暑,然则寒与风合又将何称?更有妄立阴暑、阳暑之名者,亦属可笑。如果暑必兼湿,则不可冠以‘阳’字。又指出:若谓暑必兼湿,则亢旱之年,湿必难得,况兼湿者何独暑哉?盖湿无定位,分旺四季,风湿寒湿,无不可兼。惟夏季之土为独盛,故热湿多于寒湿。然暑字从日,日为天气,湿字从土,土为地气,霄壤不同,虽可合而为病,究不可谓暑中原有湿也。

  王士雄言明暑多挟湿而非暑必挟湿,其观点得到了后人的认同。

  不拘门户重视传承

  清以降,温病思想趋于完善,一些医家因见多了寒温混淆,用寒治温的不良后果,故十分强调寒温分治,甚至排斥伤寒理论。王士雄认为,中医理论有其渊源,温病的创新也离不开伤寒理论的根源,就连提出伤寒与时疫有霄壤之隔的吴有性,其所创作的方剂中也有仲景方的影子。因此,王士雄十分推崇寒温并治温病的观点,并采用《伤寒论》阳明病的治法来治温热病,指出仲景六经原并不专为伤寒而设,无论何病但见阳明证即作阳明治,伤寒、温病可以同证同治,不拘名称之谓,反映了王士雄不拘门户之见的大家风范。

  《温热经纬》承前启后,对温病学做了较系统的整理和提高,基本反映了清末以前温病学说的发展水平,是了解温病学演变概况及深入探讨温热病理法方药的重要著作,后人称其为温病学之集大成者,并以之为学习温病学的入门之作。《清史稿》评价《温热经纬》一书说:又著《温热经纬》,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大意同章楠注释。兼采昔贤诸说,择善而从,胜楠书。


关键字:温热 经纬
上一篇: 《济生方》
下一篇:《仁斋直指方论》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