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蓼科植物拳参Polygonum bistoilta L.的干燥根茎。别名紫参。本植物根茎肥大,常弯曲呈拳状,故名拳参。
【药材历史考证】拳参原名紫参,紫参的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曰:紫参,叶似羊蹄,紫花青穗,皮紫黑,肉红白,肉浅皮深,所在有之。《本草图经》曰:拳参生淄州田野,叶如羊蹄,根似海虾,黑色,五月采。据以上本草所述紫参和拳参的形态,结合《证类本草》所附晋州紫参和淄州拳参图考证,与现今药用拳参相符。
【植物形态鉴定】多年生草本,高35~85厘米。根茎肥厚,常弯曲,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茎直立,单一,不分枝,无毛。基生叶丛生,叶柄长15~35厘米;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0~20厘米,宽2~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圆钝或截形,有时近楔形,延叶柄下延成窄翅,边缘外卷,两面稍被毛,老时渐脱落;茎生叶互生,向上柄渐短至抱茎;托叶鞘膜质,抱茎,筒状,长2~5厘米。总状花序穗状,顶生,圆柱形,直立,或稍弯,长3~6厘米,小花密集;花梗纤细,长约1.5mm;苞片卵形,膜质,长约2ram,淡棕色;花被5深裂,裂片椭圆形,淡红色或白色;雄蕊8,较花被稍长;花柱3。瘦果椭圆形,有3棱,棕褐色,稍有光泽。花期6~9月,果期9~11月。
【药材性状鉴定】本品呈扁长条形或扁圆柱形而弯曲,两端略尖,或一端渐细,有的对卷弯曲,长6~13厘米,直径1~2.5厘米。表面紫褐色或紫黑色,粗糙,一面隆起,一面稍平坦或略具凹槽,全体密具粗环纹,有残留须根或根痕。质硬,断面浅棕红色或棕红色,维管束呈黄白色点状,排列成环。气微,味苦、涩。
【药材显微鉴定】本品粉末淡棕红色。木栓细胞呈多角形,含棕红色物。草酸钙簇晶甚多,直径15~65微米。具缘纹孔导管直径20~55微米,也有网纹及螺纹导管。纤维长梭形,直径10~20微米,壁较厚,木化,孔沟明显。淀粉粒椭圆形、卵形或类圆形,直径5~12微米。
【药材理化鉴定】取本品1薄片(或粉末少量),加乙醇2滴与1%三氯化铁的乙醇溶液l滴,显蓝黑色。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草丛或林间阴湿的草甸中。分布于辽宁、吉林、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等省区。
【采集加工】春初发芽时或秋季茎叶将枯萎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干,除去须根。
【饮片炮制】除去杂质,洗净,略泡,润透,切薄片,干燥。
【性能功用】苦、涩,微寒。归肺、肝、大肠经。清热解毒,消肿,止血。用于赤痢,热泻,肺热咳嗽,痈肿,瘰疬,口舌生疮,吐血,衄血,痔疮出血,毒蛇咬伤。内服:4.5~9克,水煎服。外用:适量。
【附注】置干燥处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