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杜鹃
Dù Juān
杜鹃
别名:杜鹃花、红杜鹃、映山红、艳山红、艳山花、清明花、大杜鹃、四声杜鹃、小杜鹃、中杜鹃、鹈鴂、巂周、子巂鸟、周燕、鶗鴂、杜宇、子规、谢豹、怨鸟、催归、阳雀、巂、子归
功效作用:消瘰,通便,镇咳。主治淋巴结结核,便泌,百日咳。
英文名:Little cuckoo
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毒性有毒(一说无毒)归经心经药性平药味甘

杜鹃的主要是指一种花卉,它是杜鹃花科中一种小灌木,有常绿性的,也有落叶性的,北半球温带各地,都有杜鹃花的分布,主要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在中国境内有530余种。

目录

  1. 杜鹃花
    1. 简介
    2. 形态特征
    3. 分布
    4. 生长环境
    5. 繁殖方法
    6. 种植方法
    7. 药用价值
  2. 杜鹃鸟
    1. 所属科目
    2. 种类
    3. 特征
    4. 独特的繁殖方式
    5. 相关传说

杜鹃花

简介

杜鹃花:花中西施【科名】杜鹃花科 Ericaceae

【学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

【拉丁名】Rhododendron simsii R.spp.(rhododendrons - subgenus Pentanthera、 rhododendrons - subgenus Titsushi ).

【英文名】Sims Azalea、Indian Azalea

:真核域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杜鹃花目(Ericales)

:杜鹃花科

:杜鹃花属(Rhododendron)

:杜鹃花

【别名】杜鹃花、红杜鹃、映山红、艳山红、艳山花、清明花、格桑花(藏语)、金达莱(朝鲜语)、山踯躅、红踯躅、山石榴、羊角花(羌族)等。

杜鹃花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花卉之一。它是杜鹃花科中一种小灌木,有常绿性的,也有落叶性的。北半球温带各地,都有杜鹃花的分布。在全世界900多个品种中,中国有近600种,因此杜鹃花被一些热心人推举为中国候选国花之一。五彩缤纷的杜鹃花,唤起了人们对生活热烈美好的感情,它也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这就是我国人民热爱杜鹃的真谛。

南亚著名的山国尼泊尔,把杜鹃花定为国花。尼泊尔的国徽中有一朵盛开的红杜鹃花。

杜鹃花十分丽。管状的花,有深红、淡红、玫瑰、紫、白等多种色彩 。当春季杜鹃花开放时 ,满山鲜艳,像彩霞绕林,被人们誉为“花中西施”。杜鹃花通常为5瓣花瓣,在中间的花瓣上有一些比花瓣略红的红点。杜鹃花的生命力超强,既耐干旱又能抵抗潮湿,无论是大太阳或树荫下它都能适应。根浅,分布广,能固定在表层泥土上。最厉害的是它不怕都市污浊的空气,因为它长满了绒毛的叶片,既能调节水分,又能吸住灰尘,最适合种在人多车多空气污浊的大都市,可以发挥清静空气的功能。通常在春、秋两季开花。

杜鹃花的代表种,就是俗称的“映山红”。它几乎遍布长江流域各省以至云南、台湾等山地和丘陵上的疏林或灌木丛中。漏斗状的花,花瓣有酸味,可当水果吃,但一次食用不能过多,否则会引起鼻出血。

注意: 黄色杜鹃的植株和花内均含有毒素,误食后会引起中毒;白色杜鹃的花中含有四环二萜类毒素,中毒后引起呕吐、呼吸困难、四肢麻木等。  

形态特征


Bkcpi.jpg

落叶灌木,高约2米;枝条、苞片、花柄及花等均有棕褐色扁平的糙伏毛。叶纸质,卵状椭圆形,长2-6厘米,宽1—3厘米,顶端尖,基部楔形,两面均有糙伏毛,背面较密。花2-6朵簇生于枝端;花萼5裂,裂片椭圆状卵形,长2-4毫米;花冠鲜红或深红色,宽漏斗状,长4-5厘米, 5裂,上方1—3裂片内面有深红色斑点;雄蕊7—10,花丝中部以下有微毛,花药紫色;子房及花柱近基部有糙伏毛,柱头头状。蒴果卵圆形,长约1厘米,有糙伏毛。花期4-5月,果熟期10月。为酸性土指示植物。叶含黄酮类(杜鹃花醇)、三萜成分、乌苏酸。  

分布

生于山坡、丘陵灌丛中;广布于长江流域各省,东至台湾、西南达四川、云南;湖北麻城拥有中国最大的古杜鹃花群落,已被上海吉尼斯总部获批。

世界分布:杜鹃花在全世界约有960余种,亚洲最多约850种,北美洲24种,欧洲9种,澳大利亚1种,中国约占560种,占全世界种类的59%。我国的横断山区和喜马拉雅地区是世界杜鹃花的现代分布中心之一。  

生长环境

杜鹃花喜欢酸性土壤,在钙质土中生长得不好,甚至不生长。因此土壤学家常常把杜鹃花作为酸性土壤的指示作物。杜鹃花经过人们多年的培育,已有大量的栽培品种出现,花的色彩更多,花的形状也多种多样,有单瓣及重瓣的品种。 杜鹃性喜凉爽、湿润、通风的半阴环境,既怕酷热又怕严寒,生长适温为12℃至25℃,夏季气温超过35℃,则新梢、新叶生长缓慢,处于半休眠状态。夏季要防晒遮阴,冬季应注意保暖防寒。忌烈日暴晒,适宜在光照强度不大的散射光下生长,光照过强,嫩叶易被灼伤,新叶老叶焦边,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冬季,露地栽培杜鹃要采取措施进行防寒,以保其安全越冬。观赏类的杜鹃中,西鹃抗寒力最弱,气温降至0℃以下容易发生冻害。  

繁殖方法

1.扦插法:此法应用最广,优点是操作简便、成活率高、生长迅速、性状稳定。①时间,西鹃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毛鹃在6月上、中旬,春鹃、夏鹃在6月中下旬,此时枝条老嫩适中,气候温暖湿润。②插穗,取当年生刚木质化的枝条,带踵掰下,修平毛头,剪去下部叶片,保留顶部3片至5片叶,保湿待插;③扦插管理,扦插基质可用兰花土、高山腐殖土、黄心土、蛭石等,扦插深度以穗长的1/3至1/2为宜,扦插完成后要喷透水,加盖薄膜保湿,给予适当遮荫,一个月内始终保持扦插基质湿润,毛鹃、春鹃、夏鹃约一个月即可生根,西鹃约需60天至70天。

2.嫁接:可一砧接多穗,多品种,生长快,株形好,成活率高。①时间,5月至6月间,采用嫩梢劈接或腹接法;②砧木,选用2年生的毛鹃,要求新梢与接穗粗细得当,砧木品种以毛鹃“玉蝴蝶”、“紫蝴蝶”为好。③接穗,在西鹃母株上,剪取3厘米至4厘米长的嫩梢,去掉下部的叶片,保留端部的3片至4片小叶,基部用刀片削成楔形,削面长约0.5厘米至1.0厘米。5嫁接管理,在毛鹃当年生新梢2厘米至3厘米处截断,摘去该部位叶片,纵切1厘米,插入接穗楔形端,皮层对齐,用塑料薄膜带绑扎接合部,套正塑料袋扎口保湿;置于荫棚下,忌阳光直射和暴晒。接后7天,只要袋内有细小水珠且接穗不萎蔫,即有可能成活;2个月去袋,翌春再解去绑扎带。  

种植方法

1.栽植 长江以北均以盆栽观赏。盆土用腐叶土、沙土、同土(7:2:1),搀入饼肥、厩肥等,拌匀后进行栽植。一般春季3月上盆或换土。长江以南地区以地栽为主,春季萌芽前栽植,地点宜选在通风、半阴的地方,土壤要求疏松、肥沃,含有

丰富的腐殖质,以酸性沙质壤土为宜,并且不宜积水,否则不利于杜鹃正常生长。栽后踏实,浇水。

2.光照与温度 4月中、下旬搬出温室,先置于背风向阳处,夏季进行遮荫,或放在树下疏荫处,避免强阳光直射。生长适宜温度15 -25℃,最高温度32℃。秋未10月中旬开始搬入室内,冬季置于阳光充足处,室温保持5 -10℃,最低温度不能低于5℃,否则停止生长。

3.浇水与施肥 栽植和换土后浇1次透水,使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以利根部成活生长。生长期注意浇水,从3月开始,逐渐加大浇水量,特别是夏季不能缺水,经常保持盆土湿润,但勿积水,9月以后减少浇水,冬季入室后则应盆土干透再浇。台理施肥是养好杜鹃的关键,喜肥又忌浓肥,在春秋生长旺季每10天施1次稀薄的饼肥液水,可用淘米水、果皮、菜叶等沤制发酵而成。在秋季还可增加一些磷、钾肥,可用鱼、鸡的内脏和洗肉水加淘米水和一些果皮沤制而成。除上述自制家用肥料外,还可购买一些家用肥料配合使用,但切记要“薄”肥适施。入冬前施1次干肥(少量),换盆时不要施盆底肥。另外,无论浇水或施肥时用水均不要直接使用自来水,应酸化处理(加硫酸亚铁或食醋),在pH值达到6左右时再使用。

4.整形修剪 蕾期应及时摘蕾,使养分集中供应,促花大色艳。修剪枝条一般在春、秋季进行,剪去交叉枝、过密枝、重叠枝、病弱枝,及时摘除残花。整形一般以自然树形略加人工修饰,随心所欲,因树造型。

5.花期控制 若想春节见花,可于1月或春节前20天将盆花移至20℃的温室内向阳处,其他管理正常,春节期间可观花。若想“五一”见花,可于早春萌动前将盆移至5℃以下室内冷藏,4月10日移至20℃温室向阳处,4月20日移出室外,“五一”可见花。因此,温度可调节花期,随心所愿,四时开放,另外,花后即剪的植株,10月下旬可开花;若生长旺季修剪,花期可延迟40天左右;若结合扦插时修剪,花期可延迟至翌年~2月。因此,不同时期的修剪,也影响花期的早晚。  

药用价值

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以根、叶及花入药。春末采花,夏季采叶,秋冬采根,晒干备用或鲜用。

1. 性味归经

根:酸、涩,温。有毒。

叶、花:甘、酸,平。

2. 功能主治

根:祛风湿,活血去瘀,止血。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闭经;外用治外伤出血。

花、叶: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止痒。用于支气管炎,荨麻疹;外用治痈肿。

3. 用法用量

根2~3钱;花、叶3~5钱;外用适量,根研粉,叶鲜品捣烂敷患处。

4. 注意

孕妇忌服。

.资料来源:《全国中草药汇编》  

杜鹃鸟

.杜鹃(Cuckoo)----捕虫能手。

别名:子规 布谷鸟 杜宇

常指杜鹃亚科和地鹃亚科的约60种树栖种类。杜鹃科分布于全球的温带和热带地区,在东半球热带种类尤多。杜鹃栖息于植被稠密的地方,胆怯,常闻其声而不见其形。体长不一,金鹃(Chrysococcyx属和Chalcites属)体长16公分(6.5吋),地鹃可长90公分(36吋)。多数种类为灰褐或褐色,但少数种类有明显的赤褐色或白色斑,金鹃全身大部分或部分为有光辉的翠绿色。有些热带杜鹃的背和翅蓝色,有强烈的彩虹光泽。除少数善于迁徙的种类外,杜鹃的翼多较短。尾长(有时极长),凸尾,个别尾羽尖端白色。腿中等长或较长(陆栖类型),脚对趾型,即外趾翻转,趾尖向後。喙强壮而稍向下弯。

杜鹃最为人熟知的特性是孵卵寄生性。这种特性见于杜鹃亚科的所有种类和地鹃亚科的3个种,即产卵于某些种鸟的巢中,靠养父母孵化和育雏。杜鹃亚科的47种有不同的适应性以增加幼雏的成活率:如杜鹃的卵形似寄主的卵(拟态),因此减少寄主将它抛弃的机会;杜鹃成鸟会移走寄主的一个或更多的卵,以免被寄主看出卵数的增加,又减少了寄主幼雏的竞争;杜鹃幼雏会将同巢的寄主的卵和幼雏推出巢外。某些杜鹃的外形和行为类似鹰属(Accipiter),寄主见之害怕,因此杜鹃能不受干扰地接近寄主的巢。因此许多人给杜鹃安上了“恶鸟”的称谓。非寄生性地鹃其在北美洲的代表是广泛分布的黄嘴美洲鹃(Coccyzus americanus)和黑嘴美洲鹃(C. erythropthalmus)。小美洲鹃(C. minor)在美国限见于佛罗里达的南部海滨,也见于西印度群岛、墨西哥至南美北部。中、南美洲还有12个种非寄生性地鹃,有些种归属蜥鹃属(Saurothera)和松鹃属(Piaya)。东半球有13种地鹃,分为9个属。地鹃在低矮植被中用树枝营巢。雌、雄鸟均参与抱卵育雏。  

所属科目

鸟纲,鹃形目,杜鹃科,杜鹃属的统称。  

种类

大杜鹃、四声杜鹃、布谷鸟  

特征

身体黑灰色,尾巴有白色斑点,腹部有黑色横纹。初夏时常昼夜不停地叫。吃毛虫,是益鸟。多数把卵产在别的鸟巢中。也叫杜宇、布谷或子规。

普通杜鹃身长约16厘米,羽毛大部分或部分呈明亮的鲜绿色。大型的地栖杜鹃身长可达90厘米。多数地栖杜鹃呈土灰色或褐色,也有些身上有红色或白色的斑纹。有些热带杜鹃的背上翅膀上有像彩虹一样的蓝色。多种杜鹃的翅短。尾巴较长,有的特别长。尾巴羽毛的尖端还点缀着白色。地栖杜鹃的腿比树栖杜鹃长。脚掌前后有双趾。喙粗壮结实,有点向下弯曲。  

独特的繁殖方式

对鸟类的所谓益鸟害鸟的划分是十分不科学的,人们只看对自己是否有利而这样划分的,其实杜鹃很有意思,它们把自己的蛋产在别的鸟类的鸟巢里,而且一般会比别的鸟类早出生,只要一出生它就把其它的鸟蛋推出鸟巢,并发出凄厉的叫声要吃的。

这样的行为依照人类的道德标准来看可以说是非常的邪恶!就是说其他的鸟类养了杜鹃这个杀害了他们孩子的凶手。

但杜鹃也是为了让他们自己的孩子能更好的适应生活,站在母亲的角度看,杜鹃这种表现其实是慈母的爱!  

相关传说

春末夏初,当你在风景区内游览时,常常可以听到“布谷!布谷!”的叫声,或者叫“早种包谷!早种包谷!”或者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种声音清脆、悠扬,非常悦耳动听;当听成“不如归去”时,又感到令人惆怅、忧伤。山民们都叫它“布谷鸟”,实际就是杜鹃。它是催春鸟,吉祥鸟,因也叫“布谷鸟”与“子规鸟”。相传它是望帝杜宇死后的化身变的,而杜宇又是历史上的开明皇帝,当他看到鳖相治水有功,百姓安居乐业,便主动让王位给他,他自己不久就去世了。他死后便化作杜鹃鸟,日夜啼叫,催春降福,所以这种鸟十分逗人喜爱。

杜鹃鸟的名声杜鹃在大自然中是鸟类家族的普通成员,是一种不甚起眼的小鸟,但是在人类社会中,却对它颇有微词。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亚里斯多德(Aristotle, 公元前384~前322年)在他的名著《动物志》中就不客气地写道:“杜鹃在群鸟中是以卑怯著名的,小鸟们聚集起来啄它时,它就逃之夭夭”。杜鹃为什么要逃?自然是明白自己做了亏心事。

人们说它飞翔的时候,喜欢模拟鹰隼的姿态,“狐假虎威”地吓唬其它小鸟。

我国的成语“鸠占鹊巢”中的鸠,说的就有杜鹃。网上有人在动物王国挑选出了10大欺骗高手,并列了一个排行榜,杜鹃名列榜首。说它是一种面目狰狞、残忍、专横的鸟,是鸟中流氓。对抚养后代极不负责,自己懒得做窠,将卵产在其它鸟巢,由别的鸟替它孵化、饲喂;小杜鹃也很凶残,不仅贪食,还将同巢养父母所生的小兄妹全都挤出巢外摔死,独享养父母的恩宠。杜鹃鸟的名声实在不很好。

还有它那“惯作悲啼”的鸣叫,能使许多愁肠百结的人心酸肠断。自唐代以后,杜鹃鸟就被汉族称为“冤禽”、“悲鸟”、“怨鸟”,无数文人墨客为其吟咏诉冤。天长日久,杜鹃鸟被推上了“文化鸟”的宝座,定位为一种可怜、哀惋、纯洁、至诚、悲愁的象征。

关键字:杜鹃
上一篇: 杜茎山
下一篇:杜鹃花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黄花杜鹃油滴丸/中成药大全(7)
  • 八角莲酒/药酒大全(7)
  • 杜鹃花酒/药酒大全(4)
  • 丁香杜鹃/中国植物志(6)
  • 八蕊杜鹃/中国植物志(5)
  • 一朵花杜鹃/中国植物志(5)
  • 烈香杜鹃油/镇咳药(51)
  • 杜鹃素/镇咳药(9)
  • 杜鹃花/中药图谱(11)
  • 大白杜鹃/中药图谱(7)
  • 紫杜鹃/中华本草(7)
  • 小叶杜鹃/中华本草(7)
  • 杜鹃花叶/中华本草(5)
  • 杜鹃花果实/中华本草(6)
  • 杜鹃花根/中华本草(8)
  • 杜鹃花/中华本草(4)
  • 杜鹃/中华本草(7)
  • 大白杜鹃/中华本草(4)
  • 迎红杜鹃/中草药汇编(9)
  • 马缨杜鹃/中草药汇编(5)
  • 光背杜鹃/中草药汇编(8)
  • 杜鹃兰/中草药汇编(5)
  • 杜鹃/中草药汇编(5)
  • 大杜鹃/中草药汇编(8)
  • 白杜鹃花/中草药汇编(4)
  • 紫杜鹃/中草药大全(7)
  • 云锦杜鹃/中草药大全(8)
  • 迎红杜鹃/中草药大全(8)
  • 小叶杜鹃/中草药大全(5)
  • 头花杜鹃/中草药大全(8)
  • 马缨杜鹃/中草药大全(8)
  • 岭南杜鹃/中草药大全(5)
  • 红花杜鹃/中草药大全(6)
  • 花叶假杜鹃/中草药大全(7)
  • 光背杜鹃/中草药大全(9)
  • 大杜鹃/中草药大全(5)
  • 大白杜鹃/中草药大全(8)
  • 杜鹃兰/中草药大全(9)
  • 杜鹃花叶/中草药大全(8)
  • 杜鹃花果实/中草药大全(6)
  • 杜鹃花根/中草药大全(9)
  • 杜鹃花/中草药大全(6)
  • 杜鹃/中草药大全(16)
  • 杜鹃花茶/药茶(8)
  • 白杜鹃花/中草药大全(8)
  • 百里香叶杜鹃/中草药大全(10)
  • 安徽杜鹃/中草药大全(17)
  • 十八味杜鹃丸/藏药标准(8)
  • 十六味杜鹃花丸/藏药标准(8)
  • 杜鹃花/藏药标准(32)
  • 烈香杜鹃/藏药标准(22)
  • 壬二酸;杜鹃花酸/化学品物性数据库(7)
  • 紫花杜鹃片/历史药品质量标准(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