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uctus Carotae
(英)Wild Carrot Fruit
【别名】 虱子草、野胡萝卜子。
【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野胡萝卜Daucus carota L.的果实。
【植物形态】 二年生草本,高15~120cm,全株有粗硬毛。基生叶长圆形,2~3回羽状分裂,最终裂片线形至披针形,长2~14mm,宽0.4~2mm。复伞形花序顶生,总花梗长10~60cm;总苞片多数,羽状分理解;伞幅多数;小总苞片5~7,线形;花梗15~25;花白色,在小伞形花序中心的花呈紫色。双悬果卵圆形,棱有狭翅,翅上密生短钩刺。花期5~7月,果期7~8月。生于山野草丛中。主产江苏、河南、湖北、浙江。
【采制】 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果枝,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性状】 果实为双悬果,椭圆形,多裂为分果。分果长3~4mm,宽1.5~2.5mm;表面淡绿棕色或棕黄色,先端有花柱残基,基部钝圆;背面隆起,具4条突起的棱线,沿棱线密生1列黄白色的钩刺,刺长约1.5mm,棱线间的凹下处散生短柔毛。体轻。搓碎时有特异香气,味微辛苦。
【化学成分】 含细辛醚、细辛醛、没药烯(disaabolene)、胡萝卜醇、胡萝卜烯醇、巴豆酸(tiglic acid)、牻牛儿醇(eraniol)等。
【性味】 性平,味苦、辛。
【功能主治】 杀虫消积。用于蛔虫、蛲虫 、绦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
【英文名】 FRUCTUS CAROTAE
【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野胡萝卜Daucus carota 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果枝,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性状】本品为双悬果,呈椭圆形,多裂为分果,分果长3~4mm,宽1.5~2.5mm。表面淡绿棕色或棕黄色,顶端有花柱残基,基部钝圆,背面隆起,具4 条窄翅状次棱,翅上密生1 列黄白色钩刺,刺长约1.5mm ,次棱间的凹下处有不明显的主棱,其上散生短柔毛,接合面平坦,有3 条脉纹,上具柔毛。种仁类白色,有油性。体轻。搓碎时有特异香气,味微辛、苦。
【鉴别】
(1)本品分果横切面:外果皮细胞1列,主棱处有分化成单细胞的非腺毛,毛长86~390μm。中果皮有大型油管,在次棱基部各1 个,接合面2 个,扁长圆形,直径50~120μm,内含黄棕色油滴;主棱内侧有细小维管束。内果皮为1 列扁平薄壁细胞。种皮细胞含红棕色物质。胚乳丰富,薄壁细胞多角形,壁稍厚,含脂肪油及糊粉粒,糊粉粒中含有细小草酸钙簇晶。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20ml,浸渍过夜,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乙醚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南鹤虱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甲酸(8: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再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性味归经】苦、辛,平;有小毒。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杀虫消积。用于蛔虫、蛲虫、绦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 3~9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出处】《救荒本草》载:野胡萝卜,生荒野中。苗叶似家胡萝卜,俱细小,叶间攒生茎叉,梢头开小白花,众花攒开如伞盖状,比蛇床子花头又大,结子比蛇床亦大。其根比家胡萝卜尤细小。所指即为本种。
【拼音名】Nán Hè Shī
【别名】野胡萝卜子、窃衣子、鹤虱
【来源】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野胡萝卜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aucus carota L.
采收和储藏:春季播种的于夏季采收,秋季播种的于冬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二年生草本,高20-120cm。全株被白色粗硬毛。根细圆锥形,肉质,黄白色。基生叶薄膜质,长圆形,二至三回羽状全裂,末回裂片线形或披针形,长2-15mm,宽0.5-4mm,先端尖,有小尖头,光滑或有糙硬毛;叶柄长3-12cm;茎生叶近无柄,有叶鞘,末回裂片小而细长。复伞形花序顶生,花序梗长10-55cm,有糙硬毛;总苞片多数,叶状,羽状分裂,裂片线形,长3-30mm;伞辐多数,结果时外缘的伞辐向内弯曲;小总苞片5-7,线形,不分裂或2-3裂,边缘膜质,具纤毛;花通常白色,有时带淡红色。双悬果长卵形,长3-4mm,宽2mm,具棱,棱上有翅,棱上有短钩刺或白色刺毛。花期5-7月,果期6-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旁、旷野或田间。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南鹤虱对气候、土壤要求不严,山区、半山区以及平原地区均可栽种。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播前需浸种催芽,存季于3-4月,秋季于8月初条播、覆浅土,保持土壤湿润,5-8d出苗。
田间管理 发芽后,一般间苗2-3次,同时进行松土、除草与施肥。
【性状】
性状鉴别:双悬果椭圆形,多裂为分果,长3-4mm,宽1.5-2.5mm。表面棕黄色或灰棕色,顶端有残留花柱基,基部钝圆,背面有4条窄翅状次棱,翅上密生1列横向黄白色钩刺,长可达1.5mm,次棱间凹下处有不明显主棱,其上散生短柔毛,分果的接合面较平坦,有3条暗色纵纹(油管)及3条弧形脉纹(维管束),脉缘上具柔毛。种仁类白色,有油性。体轻,搓碎时有特异香气,味微辣后苦。 以籽粒充实、种仁类白色、有油性者为佳。
显微鉴别:分果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扁平细胞;次棱翅上大形钩刺长300-980μm,基部直径75-265μm,先端具一至数个横向或倒钩状弯曲的单细胞非腺毛;主棱上有单细胞非腺毛,长85-280μm,基部常有数个细胞形成枕状垫。中果皮为数列薄壁细胞;每条次棱的基部各有一大型油管,接合面有2个扁长圆形油管,内含黄棕色物;主棱脊内侧各有一细小维管束,接合面有2个维管束,内果皮为1列狭长的薄壁细胞。种皮1列薄壁细胞,内含红棕色物;种脊维管束位于接合面中央。内胚乳细胞多角形,壁稍厚,内含脂肪油及糊粉粒,后者含细小草酸钙簇晶。
【化学成份】果实含挥发油约2%,中含细辛醚(asarone),甜没药烯(biasabolene),巴豆酸(tiglic acid),细辛醛(asarylaldehvde);栽培物果实含挥发油0.6%-2.1%,中含胡萝卜次醇(carotol)9%-63%,牻牛几醇乙酸酯(geranyl acetate)0-48%,环氧二氢丁香烯(epoxydihydrocaryophyllin)2.5%-20%,但野生果实挥发油则主要含牻牛几醇乙酸酯而不含胡萝卜次醇,对不同地区的果实进行的研究表明,挥发油的组成差异很大,不同样品中牻牛儿醇乙酸酯与胡萝卜次醇二者的含量变动于0-80%之间,其他成分则有芳樟醇(linalool),柠檬烯(limonene),香柑油烯(bergamotene),α-和β-蒎烯(α-,β-pinene),百里香酚(thymol),胡萝卜烯(daucene),榄香脂素(elemicin),α-姜黄烯(α-curcumene);果实中还含黄酮类,糖,季铵生物碱(可能是乙酰胆碱),氨基酸,胡萝卜苦甙(daucusin),甾醇和扩张冠状动脉血管的成分。 不同产地或品种的种子挥发油,其含量与组成相差很大,北高加索产的种子含挥发油约2%,一般样品中含牻牛儿醇乙酸酯约30%,l-香桧烯(l-sabinene)约20%,含β-蒎烯和一种多氢薁类二环倍半萜,有时牻牛儿醇乙酸酯的含量可达50%,亦有报告称种于挥发油含量较低(0.66%-1.65%),胡萝卜次醇为油香之主因,据报道意大利产的种子挥发油富含胡萝卜次醇、单萜与烃类物,而牻牛儿醇及其乙酸酯仅占少量,有报道称种子挥发油用气-液色谱分析,鉴定出23个成分,包括当时新报告的9个成分,即樟烯(camphene),α-松油烯(α-terpinene),松油烯-4-醇(terpinen-4-ol),α-松油醇(α-terpineol),龙脑乙酸酯(bornyl acetate),γ-癸内酯(γ-decalactone),β-芹子烯(β-selinene),α-古芸烯(α-agurjunene)和香豆精,另有文献报道含胡萝卜醇(daucol)。种子的脂肪油含量24.9%,其脂肪酸组成中有岩芹酸(petroselinic acid)51.24%,还有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亚麻酸(linolenic acid),肉豆蔻酸(myristicacid)和棕榈酸(palmitic acid)。
【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野胡萝卜果实的醇提取物,对离体猫心冠状动脉有扩张作用。种子中的甙性成分,对麻醉犬有短暂的降压作用。
2.对平滑肌的作用:野胡萝卜种子醇提取物,对离体豚鼠和大鼠小肠、大鼠子宫、猫支气管等平滑肌均显示舒张作用。种子中的甙性成分能松弛大鼠和兔小肠及未孕子宫,叶提取物对已孕或未孕猫和豚鼠子宫有收缩作用。
3.其他作用:野胡萝卜种子的甙性成分对麻醉犬呼吸有抑制作用;对士的宁及戊四氮引起蛙惊厥有轻度保护作用。
【鉴别】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取本品粗粉5g,置挥发油测定器中提取挥发油,加无水硫酸钠脱水后。挥发油用石油醚溶解供点样,另以细辛醚为对照品,在同一硅胶G-CMC-薄层板上,分别点样品液和对照品液,以己烷-乙酸乙酯-苯(7:2:1)展开,晾干,在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用5%香兰醛-硫酸溶液显色,样品与对照品在相对应的位置处显紫红色斑点。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存果柄,筛去泥屑。 饮片性状:参见药材鉴别项。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性味】味苦;辛;性平;小毒
【归经】归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杀虫;消积;止痒。主蛔虫;晓虫;绦虫;钩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阴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