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药用倒提壶
拉丁名: Cynolgossum officinale L.
科名: 紫草科 Boraginaceae
中文药材名: 倒提壶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根垂直,褐色。茎填立,有沟纹,被稀疏的毛。生叶,长圆状披针形,顶端尖锐,基部渐渐收缩成柄状,全缘,两面有稀疏的毛,长15–20厘米,宽2–5厘米;茎生叶,互生,肉质状,披针形,顶端尖锐,基部收缩,成柄,中部和上部无柄,都有贴生白毛,叶脉1个。花序圆锥状,从两端有两侧拳卷(枝条上),花序上的叶少,通常在开花前卷曲,开花后仲直或延长,花梗有绒毛,长于萼片,在结果时延长可达15厘米,向下弯曲,但不反折;萼片长3–5毫米,有灰毛,长圆状,钝状,在结果时微延长;花冠漏斗状,暗红色,有时近于红蓝色,少数为白色,花冠筒长2–3毫米,花瓣裂片卵状圆形,宽5–7毫米,顶端凹;雄蕊5,着生在花冠筒上,不伸出;小坚果4,长5–7毫米,卵状,边缘具钩状刺。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 生长在河滩地、路旁、撩荒地上。
药用部位: 全草
药用成份: 含生物碱、甙类生于碱、鞣质和少量的苦叶质。根中含有生物碱海蓼苏品(Heliosupine C20H31O7N)及其N-氧化物(Heliosupine n–oxide)。
功能与主治: 清热利湿,散瘀止血,止咳。主治疟疾,肝炎,痢疾,尿痛,白带,肺结核,外用治创伤出血。哈萨克族民间用来治口鼻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