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草药大全> 浏览文章
【出处】《草木便方》
【拼音名】Cí Zhú Yè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叶或卷而未放的嫩叶(慈竹叶)。 全年可采。摘下嫩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慈竹(《竹谱详录》),又名:子母竹(任昉《述异记》),义竹、孝竹(《竹谱详录》),甜慈、酒米慈、钓鱼慈、丛竹。
秆直立,高5~10米,顶端细长作弧形或下垂,基部节间长15~30厘米,直径3~6厘米,贴生灰白色或灰褐色小刺毛,尤以上部之节间最为显著,箨环明显。箨鞘革质,长20~25厘米,背面除基部一侧被覆盖之三角形地带外,均密生棕黑色刺毛;箨舌连同繸毛长达10余毫米;箨叶长10厘米许,宽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略呈圆形,上面密生白色小刺毛,下面中部疏生小刺毛。每节生20余枝,最后小枝生叶数枚至10枚以上。叶鞘长4~8厘米;叶舌截平形或啮蚀状,棕色或黑色;叶片质薄,长10~30厘米,宽1~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上面无毛,下面具微毛,次脉5~10对,边缘具小锯齿;叶柄长2~3毫米,花枝成束,下垂;小穗2~4枚生于1节,各具花4~5朵;颖2至数片;外稃宽卵形,边缘生纤毛,内稃背脊上有纤毛;鳞被3~4枚;雄蕊6枚:花柱具微毛,分裂为2~3枚羽状柱头。颖果纺锤形,长7.5毫米,上部生微毛,腹部具宽沟,果皮黄棕色。笋期6~9月或12月至次年3月。花期4~7月。
【生境分布】生于平地或低丘。分布四川、贵州、湖南、湖北、陕西。产四川、贵州等地。
【性状】干燥叶片披针形,长10~30厘米,宽1~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租糙,常有小锯齿,质薄,上表面暗绿色,下表面灰绿色,具微毛,次脉5~10对,小横脉不存在;叶柄长约2~3毫米;有时带有细枝。
【性味】《四川中药志》:味甘苦,性凉,无毒。
【功能主治】
①《草木便方》:叶:治热淋、尿血。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叶:清心热,治头昏。
③《重庆草药》:叶心:代茶饮,解烦热,止烦渴,对肠胃燥结、热泻、坠胀、小便黄痛等症初起有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
【附方】治初起浊症:慈竹心捣绒,合酒煨服。(《重庆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关键字:竹叶
上一篇: 慈竹箨
下一篇:催产草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淡竹叶的传说故事/中药传说(0)
  • 淡竹叶/经典中药(10)
  • 竹叶椒/经典中药(1)
  • 丹参竹叶治精液不液化症/偏方秘方(3)
  • 竹叶汤治风湿性心脏病/偏方秘方(0)
  • 淡竹叶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中药养生(2)
  • 淡竹叶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3)
  • 竹叶酒/药酒大全(2)
  • 竹叶汤/中药方剂(2)
  • 竹叶石膏汤/中药方剂(64)
  • 竹叶柳蒡汤/中药方剂(5)
  • 竹叶兰/中药图谱(4)
  • 竹叶椒/中药图谱(24)
  • 竹叶参/中药图谱(4)
  • 竹叶/中药图谱(8)
  • 苦竹叶/中药图谱(3)
  • 淡竹叶/中药图谱(4)
  • 竹叶子/中华本草(8)
  • 竹叶马豆/中华本草(2)
  • 竹叶莲/中华本草(3)
  • 竹叶兰/中华本草(6)
  • 竹叶蕉/中华本草(3)
  • 竹叶椒叶/中华本草(4)
  • 竹叶椒根/中华本草(4)
  • 竹叶椒/中华本草(3)
  • 竹叶参/中华本草(1)
  • 竹叶菜/中华本草(4)
  • 竹叶艾/中华本草(3)
  • 竹叶/中华本草(3)
  • 水竹叶/中华本草(3)
  • 阔叶水竹叶/中华本草(7)
  • 苦竹叶/中华本草(4)
  • 淡竹叶/中华本草(5)
  • 刺竹叶/中华本草(4)
  • 慈竹叶/中华本草(2)
  • 竹叶心/中草药汇编(1)
  • 竹叶榕/中草药汇编(6)
  • 竹叶马豆/中草药汇编(3)
  • 竹叶莲/中草药汇编(3)
  • 竹叶蕉/中草药汇编(3)
  • 竹叶椒/中草药汇编(3)
  • 竹叶吉祥草/中草药汇编(3)
  • 竹叶参/中草药汇编(5)
  • 苦竹叶/中草药汇编(5)
  • 淡竹叶/中药材(19)
  • 竹叶子/中草药大全(21)
  • 竹叶心/中草药大全(17)
  • 竹叶榕/中草药大全(15)
  • 竹叶马豆/中草药大全(15)
  • 竹叶莲/中草药大全(17)
  • 竹叶兰/中草药大全(16)
  • 竹叶蕉/中草药大全(17)
  • 竹叶椒叶/中草药大全(18)
  • 竹叶椒根/中草药大全(15)
  • 竹叶椒/中草药大全(18)
  • 竹叶吉祥草/中草药大全(17)
  • 竹叶防风/中草药大全(22)
  • 竹叶参/中草药大全(18)
  • 竹叶菜/中草药大全(17)
  • 竹叶艾/中草药大全(16)
  • 竹叶/中草药大全(13)
  • 水竹叶/中草药大全(5)
  • 苦竹叶/中草药大全(5)
  • 阔叶水竹叶/中草药大全(3)
  • 淡竹叶/中草药大全(6)
  • 竹叶柴胡/中药材(15)
  • 竹叶/中药材(13)
  • 芩竹茶/药茶(18)
  • 竹叶茶/药茶(14)
  • 冰竹茶/药茶(14)
  • 竹叶苓石茶/药茶(17)
  • 竹叶石参茶/药茶(17)
  • 竹叶茵茶/药茶(57)
  • 竹叶葛风茶/药茶(20)
  • 竹叶车前茶/药茶(21)
  • 竹叶甘茶/药茶(15)
  • 竹叶薄荷茶/药茶(15)
  • 香薷竹茶/药茶(10)
  • 导赤茶/药茶(4)
  • 木通竹茶/药茶(3)
  • 酸枣竹茶/药茶(6)
  • 草部·鸭跖草/本草纲目(3)
  • 草部·淡竹叶/本草纲目(5)
  • 竹叶石膏汤/传统方剂(11)
  • 竹叶柳蒡汤/传统方剂(21)
  • 刺竹叶/中草药大全(5)
  • 清宫汤/传统方剂(6)
  • 竹叶石膏汤/传统方剂(5)
  • 竹叶柳蒡汤/传统方剂(11)
  • 银翘散/传统方剂(18)
  • 竹叶椒/中草药大全(20)
  • 淡竹叶/中草药大全(30)
  • 阔叶水竹叶/中草药大全(11)
  • 苦竹叶/中草药大全(14)
  • 淡竹叶/中国药典2015年版(23)
  • 淡竹叶/历史药品质量标准(6)
  • 竹叶/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1)
  • 竹叶柴胡/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2)
  • 淡竹叶/中药手册(7)
  • 竹叶椒/中药手册(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