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竹叶兰
Zhú Yè Lán
竹叶兰
别名:黄竹参、竹叶参、花竹叶菜、水竹参、绕昼兰、观音草、土三七、糯米饭草
功效作用:清肺止咳;补肺益肾;调经止血。主肺热咳嗽;气虚喘咳;头晕耳鸣;骨折;吐血
英文名:Purpleback Murdannia, Herb of Purpleback Murdannia
始载于《贵州药植目录》毒性?归经?药性平药味甘、苦

科属 兰科竹叶兰

形态特征 多年生常绿草本。高可达2m。茎直立。叶片禾叶状,长条形。总状或圆锥状花序顶生,具2-12朵花;花大,紫红色、粉红色或近白色。花期8-10月。

喜暖湿,耐瘠薄,喜光,不耐荫。产西藏墨脱,生于海拔800-1700m的林缘草丛中,常在河谷阳坡、林中空地、迹地形成单优居群。亚洲大部、大洋洲也产。

在我 国西双版纳,当地的傣族同胞把开着美丽花朵的竹叶兰叫做“农尚嗨”,是一种尽人皆知的解毒良药。据说,有一位姑娘因食物中毒(傣语“农”)而奄奄一息,医生诊断后告诉她(傣语“尚”)用竹叶兰煮水服就行了,姑娘服用了此药,病就好了(傣语“嗨”),竹叶兰的傣语名称由此而来。

竹叶兰的名称很多,因其体形大,似芦苇,在台湾被称为“苇草兰”;又因其花形多少有些像小鸟,尤其是远远看去,很像是一只只在原野中嬉戏的鸟儿,又被称作“鸟仔兰”。其属名的拉丁文名称Arundina,则取了苇草兰的意思,是从希腊语arundo(芦苇)变化而来的。

竹叶兰最先被发现于尼泊尔,1825年大卫.唐(David Don)根据从尼泊尔采集的植物标本,首先对竹叶兰进行了描述。同年,卡尔.布卢姆(Carl Blume)创立了竹叶兰属(Arundina)。这个属的植物大概有8种,分布很广泛,从尼泊尔、斯里兰卡、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到中国、日本、马来西亚都能够看到它的踪迹。

竹叶兰属植物多为地生兰,植株很大,有的株高可达1米。其叶片长12-30厘米,宽1.6-2.5 厘米。花序一般有15-30厘米长,花也很大,有时直径可达10厘米,花型很像卡特兰的花,颜色鲜艳,且有香味。但花期不长,一般3天左右。竹叶兰是一种十分容易生长的兰花,在夏威夷,它甚至已经成为当地的野生兰花。

现在,经过育种师的努力,也有一些矮化品种问世,有的品种在开花时株高不过15厘米,很适合盆栽。

关键字:竹叶
上一篇: 竹叶椒
下一篇:竹芋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淡竹叶的传说故事/中药传说(0)
  • 淡竹叶/经典中药(10)
  • 竹叶椒/经典中药(1)
  • 丹参竹叶治精液不液化症/偏方秘方(3)
  • 竹叶汤治风湿性心脏病/偏方秘方(0)
  • 淡竹叶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中药养生(1)
  • 淡竹叶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3)
  • 竹叶酒/药酒大全(2)
  • 竹叶汤/中药方剂(2)
  • 竹叶石膏汤/中药方剂(64)
  • 竹叶柳蒡汤/中药方剂(5)
  • 竹叶椒/中药图谱(24)
  • 竹叶参/中药图谱(4)
  • 竹叶/中药图谱(8)
  • 苦竹叶/中药图谱(3)
  • 淡竹叶/中药图谱(4)
  • 竹叶子/中华本草(8)
  • 竹叶马豆/中华本草(2)
  • 竹叶莲/中华本草(3)
  • 竹叶兰/中华本草(6)
  • 竹叶蕉/中华本草(3)
  • 竹叶椒叶/中华本草(4)
  • 竹叶椒根/中华本草(4)
  • 竹叶椒/中华本草(3)
  • 竹叶参/中华本草(1)
  • 竹叶菜/中华本草(4)
  • 竹叶艾/中华本草(3)
  • 竹叶/中华本草(3)
  • 水竹叶/中华本草(3)
  • 阔叶水竹叶/中华本草(7)
  • 苦竹叶/中华本草(4)
  • 淡竹叶/中华本草(5)
  • 刺竹叶/中华本草(4)
  • 慈竹叶/中华本草(2)
  • 竹叶心/中草药汇编(1)
  • 竹叶榕/中草药汇编(6)
  • 竹叶马豆/中草药汇编(3)
  • 竹叶莲/中草药汇编(3)
  • 竹叶蕉/中草药汇编(3)
  • 竹叶椒/中草药汇编(2)
  • 竹叶吉祥草/中草药汇编(3)
  • 竹叶参/中草药汇编(5)
  • 苦竹叶/中草药汇编(5)
  • 淡竹叶/中药材(19)
  • 竹叶子/中草药大全(21)
  • 竹叶心/中草药大全(17)
  • 竹叶榕/中草药大全(15)
  • 竹叶马豆/中草药大全(15)
  • 竹叶莲/中草药大全(17)
  • 竹叶兰/中草药大全(16)
  • 竹叶蕉/中草药大全(17)
  • 竹叶椒叶/中草药大全(18)
  • 竹叶椒根/中草药大全(15)
  • 竹叶椒/中草药大全(18)
  • 竹叶吉祥草/中草药大全(17)
  • 竹叶防风/中草药大全(22)
  • 竹叶参/中草药大全(18)
  • 竹叶菜/中草药大全(17)
  • 竹叶艾/中草药大全(16)
  • 竹叶/中草药大全(13)
  • 水竹叶/中草药大全(5)
  • 苦竹叶/中草药大全(5)
  • 阔叶水竹叶/中草药大全(3)
  • 淡竹叶/中草药大全(6)
  • 竹叶柴胡/中药材(15)
  • 竹叶/中药材(13)
  • 芩竹茶/药茶(18)
  • 竹叶茶/药茶(14)
  • 冰竹茶/药茶(14)
  • 竹叶苓石茶/药茶(16)
  • 竹叶石参茶/药茶(17)
  • 竹叶茵茶/药茶(57)
  • 竹叶葛风茶/药茶(20)
  • 竹叶车前茶/药茶(21)
  • 竹叶甘茶/药茶(15)
  • 竹叶薄荷茶/药茶(15)
  • 香薷竹茶/药茶(10)
  • 导赤茶/药茶(4)
  • 木通竹茶/药茶(3)
  • 酸枣竹茶/药茶(6)
  • 草部·鸭跖草/本草纲目(3)
  • 草部·淡竹叶/本草纲目(5)
  • 竹叶石膏汤/传统方剂(11)
  • 竹叶柳蒡汤/传统方剂(21)
  • 刺竹叶/中草药大全(4)
  • 慈竹叶/中草药大全(6)
  • 清宫汤/传统方剂(6)
  • 竹叶石膏汤/传统方剂(5)
  • 竹叶柳蒡汤/传统方剂(11)
  • 银翘散/传统方剂(18)
  • 竹叶椒/中草药大全(20)
  • 淡竹叶/中草药大全(30)
  • 阔叶水竹叶/中草药大全(11)
  • 苦竹叶/中草药大全(14)
  • 淡竹叶/中国药典2015年版(23)
  • 淡竹叶/历史药品质量标准(6)
  • 竹叶/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1)
  • 竹叶柴胡/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2)
  • 淡竹叶/中药手册(7)
  • 竹叶椒/中药手册(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