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方剂> 浏览文章
  【方剂名】竹叶汤,出自汉·《金匮要略》。

  【组成】竹叶一把(20克),葛根三两(9克),防风、桔梗、桂枝、人参、甘草各一两(各3克),炮附子一枚(6克),大枣十五枚,生姜五两(15克)。

  【用法】上十味,以水一斗(1升),煮取二升半(300毫升),分温三服,温复使汗出。

  【功效】温阳益气,疏风解表。

  【主治】治产后中风,发热面赤,喘而头痛。

  【临床运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产后发热等体虚外感病症。

  产后发热(个案):郑某,29岁。患者体质素虚,复加产时出血甚多,大汗淋漓,产后渐起头痛,发热38.3~39℃,诊为产褥热,用广谱抗生素数日,体温降至正常后复升。刻下:面色红赤,头痛,发热,周身骨节酸楚,心烦不寐,咳嗽痰白稠黏,口渴喜热饮,纳差,大便秘结3日,溲短少,恶露少量,舌绛红,苔白腻,脉浮缓。处方竹叶汤(竹叶、党参、葛根、防风、桔梗、桂枝、附子、甘草、生姜、红枣)4剂后诸症锐减,便畅,溲清,纳增,脉缓和。继以调养心脾而安。(《福建中医药》2003年第4期)

  患者,女,27岁。初产分娩,耗气大,出血多,自汗贫血,气短口渴,头晕心悸,虚烦不眠,由于产程过长,中受风邪,恶寒无汗,头痛身痛,发热则目前如见鬼状,呓语战惊,汗出稍安,舌淡苔白,脉浮虚而缓,重按微弱。予竹叶汤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温服。药服2剂后复诊,热退神安,周身轻松,体虚疲倦之感依然,继服2剂,病失安然。(《中国社区医师》2011年第48期)

  【方解】本方重用竹叶以清解心胸烦热;兼以桂枝、防风、葛根、生姜发散风寒;甘草、桔梗利咽祛痰;附子、人参、大枣温阳益气,补虚达邪,为标本兼顾、寒温并用之剂。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头痛、自汗出、面红、气喘、咽痛、心胸烦热、项背拘急、苔薄白而润、脉沉为辨证要点。

  【方歌】喘热头痛面正红,一防桔桂草参同,葛三姜五附枚一,枣十二枚竹把充。颈项强用大附抵,以大易小不同体,呕为气逆更宜加,半升半夏七次洗。


关键字:竹叶 温阳
上一篇: 三物黄芩汤
下一篇:神犀丹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淡竹叶的传说故事/中药传说(0)
  • 淡竹叶/经典中药(10)
  • 竹叶椒/经典中药(1)
  • 丹参竹叶治精液不液化症/偏方秘方(3)
  • 竹叶汤治风湿性心脏病/偏方秘方(0)
  • 淡竹叶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中药养生(1)
  • 淡竹叶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3)
  • 散血膏/膏方(2)
  • 咬伤膏/膏方(3)
  • 生肌长肉膏药/膏方(2)
  • 芙蓉膏/膏方(2)
  • 犀角膏/膏方(2)
  • 生肌膏/膏方(14)
  • 疗发背及一切毒肿膏/膏方(5)
  • 卓氏白膏/膏方(47)
  • 莽草膏/膏方(1)
  • 大黄膏/膏方(10)
  • 化毒膏/膏方(1)
  • 独圣膏/膏方(1)
  • 祛毒膏/膏方(2)
  • 白芥子膏/膏方(2)
  • 和肝益血调气膏/膏方(1)
  • 加减健脾阳和膏/膏方(3)
  • 代灸膏/膏方(3)
  • 养阴理气膏/膏方(0)
  • 茱萸煎/膏方(0)
  • 治嘈膏/膏方(2)
  • 理脾调中化湿膏/膏方(2)
  • 暖胃膏/膏方(0)
  • 润肠膏/膏方(3)
  • 春雪膏/膏方(3)
  • 黑膏/膏方(0)
  • 温胃膏/膏方(1)
  • 伏龙肝膏/膏方(1)
  • 助胃膏/膏方(0)
  • 藕蜜膏/膏方(2)
  • 凉膈和胃膏/膏方(2)
  • 益中膏/膏方(18)
  • 桑根白皮膏/膏方(0)
  • 清胃膏/膏方(0)
  • 滋阴抑火化湿膏/膏方(0)
  • 健脾阳和膏/膏方(0)
  • 止渴抑火化湿膏/膏方(3)
  • 来苏膏/膏方(1)
  • 牛黄膏/膏方(0)
  • 治谵狂大黄膏/膏方(0)
  • 防己膏/膏方(1)
  • 脚气敷膏贴/膏方(1)
  • 冶葛膏/膏方(2)
  • 脚气膏/膏方(0)
  • 紫雪膏/膏方(0)
  • 育神养阴安眠膏/膏方(3)
  • 养阴清热育神膏/膏方(1)
  • 养阴荣肤膏/膏方(0)
  • 凉阴和阳育神膏/膏方(4)
  • 养阴理脾膏/膏方(1)
  • 潜阳益阴育神膏/膏方(0)
  • 和肝调胃膏/膏方(1)
  • 杏仁乌枣膏/膏方(1)
  • 养心安神膏/膏方(0)
  • 天地煎/膏方(2)
  • 宁志膏/膏方(6)
  • 养阴润燥膏/膏方(0)
  • 附子膏/膏方(0)
  • 吴茱萸膏/膏方(3)
  • 杏粉膏/膏方(4)
  • 琥珀犀角膏/膏方(1)
  • 薄荷煎/膏方(1)
  • 蒲黄散膏/膏方(0)
  • 绿云膏/膏方(3)
  • 碧雪膏/膏方(1)
  • 神灵膏/膏方(4)
  • 黄连膏/膏方(0)
  • 射干膏/膏方(4)
  • 升麻泄热煎/膏方(0)
  • 龙胆煎/膏方(0)
  • 水浆不得入膏/膏方(1)
  • 口燥膏/膏方(0)
  • 升麻煎/膏方(2)
  • 泻胃热汤方/膏方(2)
  • 紫金膏/膏方(5)
  • 神圣膏/膏方(2)
  • 黄丹膏/膏方(5)
  • 贴手足心膏/膏方(3)
  • 蔷薇膏/膏方(1)
  • 塌气藁膏/膏方(3)
  • 羌活膏/膏方(12)
  • 贴顶膏/膏方(2)
  • 乌扇膏/膏方(3)
  • 小儿羌活膏/膏方(0)
  • 黄膏/膏方(1)
  • 葱涎膏/膏方(10)
  • 胡椒膏/膏方(2)
  • 阿胶膏/膏方(4)
  • 丹溪琼玉膏/膏方(4)
  • 杏桃膏/膏方(0)
  • 集灵胶/膏方(48)
  • 覆盆子膏/膏方(0)
  • 调味膏/膏方(0)
  • 清金宁嗽膏/膏方(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