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人药标准> 中国药典2015年版> 浏览文章
牛黄上清丸
Niuhuang Shangqing Wan

【处方】 人工牛黄2g
薄荷30g
菊花40g
荆芥穗16g
白芷16g
川芎16g
栀子50g
黄连16g
黄柏10g
黄芩50g
大黄80g
连翘50g
赤芍16g
当归50g
地黄64g
桔梗16g
甘草10g
石膏80g
冰片10g
【制法】以上十九味,除人工牛黄、冰片外,其余薄荷等十七味粉碎成细粉;将冰片研细,与人工牛黄及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用4%炼蜜和水泛丸,制成水丸;或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3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至深棕色的水丸或红褐色至黑褐色的小蜜丸、大蜜丸;气芳香,味苦。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纤维束鲜黄色,壁稍厚,纹孔明显(黄连)。韧皮纤维淡黄色,梭形,壁厚,孔沟细(黄芩)。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 (甘草)。内果皮纤维上下层纵横交错,纤维短梭形(连翘)。石细胞鲜黄色,分枝状,壁厚,层纹明显(黄柏)。种皮石细胞黄色或淡棕色,多破碎,完整者长多角形、长方形或形状不规则,壁厚,有大的圆形纹孔,胞腔棕红色(栀子)。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地黄)。草酸钙簇晶大,直径60~140μm(大黄)。花粉粒类圆形,直径24~34μm,外壁有剌,长3~5μm,具3个萌发孔(菊花)。草酸钙簇晶散在或存在于薄壁细胞中,直径7~41μm,常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中含有数个簇晶(赤芍)。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有极细微的斜向交错纹理(当归)。果皮石细胞淡棕色或淡黄色;多成片,细胞界限不明显,垂周壁稍厚,深波状弯曲,纹孔稀疏(荆芥穗)。不规则片状结晶无色,有平直纹理(石膏)。
(2)取蜜丸12g,剪碎,加适量硅藻土,研匀;或取水丸6g,研细。加三氯甲烷5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回收溶剂至干,残渣加甲醇3ml分次使溶解,加在中性氧化铝柱(100~200目,2g,内径为lcm),以甲醇15ml洗脱,弃去洗脱液,再用80%甲醇-浓氨试液(95 : 5)的溶液15ml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溶剂至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工牛黄对照药材20mg,加甲醇5ml,超声处里2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胆酸对照品、猪去氧胆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0.5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 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药材溶液及对照品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醋酸-甲醇(20:25:2:3)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在紫外光(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取蜜丸3g,剪碎,加适量硅藻土,研细;或取水丸2g,研细,加甲醇5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取滤液5ml,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加盐酸1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30分钟,立即冷却,用乙醚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对照药材0.1g,加甲醇2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上,以石油酸(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 : 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5个相同的橙色荧光斑点;置氨蒸气中熏后,在日光下检视,斑点变为红色。
(4)取蜜丸3g,剪碎;或取水丸2g,研细,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通过中性氧化铝柱(100~200目,3g,内径为lcm) ,收集流出液,浓缩至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连对照药材0.1g,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水-三乙胺(3:3.5:1:1.5:0.5:1)为展开剂,置氨蒸气预饱和的展开缸内,预饱和20分钟,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荧光斑点。
(5)取蜜丸12g,剪碎;或取本品水丸1g,研碎,加乙醚3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乙醚,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当归对照药材0.1g,加乙醚2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6)取黄芩苷对照品、栀子苷对照品、连翘酯苷A对照品、芍药苷对照品,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含黄芩苷60μg、栀子苷20μg、连翘酯苷A 10μg、芍药苷1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含量测定〕项下的色谱条件试验,分别吸取〔含量测定〕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和上述对照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供试品色谱图中,应呈现与对照品色谱峰保留时间相对应的色谱峰。
【检査】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通则0108)。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05%磷酸为流动相B,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40nm。理论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
------------------------------
时间(分钟)
流动相A(%)
流动相B(%)
-----------------------------------
------------------------------
0~18
10→23
90→77
18~30
23→27
77→73
30~35
27→35
73→65
35~40
35
65
40~45
35→50
65→50
45~50
50→10
50→90
-----------------------------------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黄芩苷对照品和栀子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黄芩苷60μg、栀子苷20μg的混合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小蜜丸或重量差异项下的大蜜丸,剪碎,混匀;或取水丸适量,研细。取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甲醇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 (功率500W,频率40kHz)30分钟,再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 再称定重量,用7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20μl与供试品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黄芩以黄芩苷(C21H18O11)计,大蜜丸每丸不得少15mg,小蜜丸每1g不得少于2.5mg,水丸每1g不得少于5.0mg;本品含栀子以栀子苷(C17H24O10)计,大蜜丸每丸不得少于3.6mg,小蜜丸每1g不得少于0.60mg,水丸每1g不得少于1.20mg。
【功能与主治】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用于热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
【用法与用量】 口服。小蜜丸一次6g,水蜜丸一次4g,[1]水丸一次3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脾胃虚寒者慎用。
【规格】(1)大蜜丸每丸重6g
(2)小蜜丸每100丸重20g,或每袋装6g
(3)水丸每16粒重3g
(4)水蜜丸每100丸重10g,或每袋装4g[2]
【贮藏】密封。
关键字:牛黄 上清
上一篇: 午时茶颗粒
下一篇:牛黄上清片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牛黄的传说故事/中药传说(2)
  • 牛黄/经典中药(41)
  • 牛黄肉桂治慢性肾炎/偏方秘方(0)
  • 牛黄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中药养生(2)
  • 牛黄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4)
  • 牛黄清热胶囊/中成药大全(2)
  • 上清丸/中成药大全(2)
  • 牛黄西羚丸/中成药大全(3)
  • 牛黄噙化丸/中成药大全(11)
  • 芎菊上清丸/中成药大全(4)
  • 万氏牛黄清心丸/中成药大全(5)
  • 牛黄蛇胆川贝散/中成药大全(3)
  • 牛黄清心丸/中成药大全(22)
  • 安宫牛黄丸/中成药大全(14)
  • 牛黄解毒片/中成药大全(3)
  • 牛黄清胃丸/中成药大全(7)
  • 牛黄至宝丸/中成药大全(5)
  • 黄连上清丸/中成药大全(4)
  • 复方牛黄清胃丸/中成药大全(9)
  • 小儿牛黄清心散/中成药大全(5)
  • 牛黄宁宫片/中成药大全(5)
  • 牛黄痔清栓/中成药大全(7)
  • 牛黄清宫丸/中成药大全(4)
  • 速效牛黄丸/中成药大全(3)
  • 牛黄上清丸/中成药大全(9)
  • 牛黄清火丸/中成药大全(3)
  • 牛黄清感胶囊/中成药大全(3)
  • 牛黄十三味丸/中成药大全(10)
  • 牛黄解毒丸/中成药大全(13)
  • 牛黄益金片/中成药大全(6)
  • 牛黄醒脑丸/中成药大全(5)
  • 含化上清片/中成药大全(3)
  • 牛黄醒消丸/中成药大全(2)
  • 牛黄清肺片/中成药大全(2)
  • 噙化上清丸/中成药大全(4)
  • 明目上清片/中成药大全(2)
  • 牛黄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1)
  • 葶苈膏/膏方(0)
  • 转舌膏/膏方(2)
  • 牛黄膏/膏方(0)
  • 牛黄酒/药酒大全(0)
  • 安宫牛黄丸/中药方剂(3)
  • 牛黄/中药图谱(8)
  • 牛黄/中华本草(10)
  • 牛黄/中草药大全(5)
  • 人工牛黄/中药材(17)
  • 兽部·牛黄/本草纲目(2)
  • 行军散/传统方剂(10)
  • 安宫牛黄丸/传统方剂(7)
  • 八宝丹/传统方剂(11)
  • 黎峒丸/传统方剂(5)
  • 万氏牛黄清心丸/传统方剂(10)
  • 安宫牛黄丸/传统方剂(2)
  • 犀黄丸/传统方剂(10)
  • 芎菊上清丸/传统方剂(30)
  • 九味牛黄丸/藏药标准(6)
  • 十八味牛黄散/藏药标准(9)
  • 牛黄/中草药大全(30)
  • 牛黄消炎灵胶囊/药品说明书(15)
  • 芎菊上清丸/药品说明书(13)
  • 牛黄清热散(胶囊)/药品说明书(11)
  • 万氏牛黄清心浓缩丸/药品说明书(12)
  • 牛黄醒脑丸/药品说明书(15)
  • 牛黄至宝丸/药品说明书(11)
  • 牛黄消炎灵胶囊/药品说明书(15)
  • 芎菊上清丸/药品说明书(7)
  • 牛黄清热散(胶囊)/药品说明书(12)
  • 万氏牛黄清心浓缩丸/药品说明书(12)
  • 牛黄醒脑丸/药品说明书(47)
  • 牛黄至宝丸/药品说明书(19)
  • 牛黄消炎灵胶囊/国家基本药物数据库(3)
  • 芎菊上清丸/国家基本药物数据库(3)
  • 牛黄清热散(胶囊)/国家基本药物数据库(6)
  • 万氏牛黄清心浓缩丸/国家基本药物数据库(6)
  • 牛黄醒脑丸/国家基本药物数据库(4)
  • 牛黄至宝丸/国家基本药物数据库(6)
  • 黄连上清颗粒/中国药典2015年版(8)
  • 黄连上清胶囊/中国药典2015年版(10)
  • 黄连上清片/中国药典2015年版(11)
  • 黄连上清丸/中国药典2015年版(9)
  • 速效牛黄丸/中国药典2015年版(9)
  • 复方牛黄清胃丸/中国药典2015年版(6)
  • 复方牛黄消炎胶囊/中国药典2015年版(12)
  • 明目上清片/中国药典2015年版(10)
  • 安宫牛黄散/中国药典2015年版(14)
  • 安宫牛黄丸/中国药典2015年版(14)
  • 芎菊上清片/中国药典2015年版(24)
  • 芎菊上清丸/中国药典2015年版(16)
  • 芎菊上清丸(水丸)/中国药典2015年版(12)
  • 牛黄镇惊丸/中国药典2015年版(24)
  • 牛黄解毒胶囊/中国药典2015年版(26)
  • 牛黄解毒软胶囊/中国药典2015年版(20)
  • 牛黄解毒片/中国药典2015年版(24)
  • 牛黄解毒丸/中国药典2015年版(22)
  • 牛黄清感胶囊/中国药典2015年版(34)
  • 牛黄清宫丸/中国药典2015年版(23)
  • 牛黄清心丸(局方)/中国药典2015年版(15)
  • 牛黄蛇胆川贝液/中国药典2015年版(22)
  • 牛黄消炎片/中国药典2015年版(32)
  • 牛黄降压胶囊/中国药典2015年版(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