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人药标准> 中国药典2015年版> 浏览文章
加味藿香正气软胶囊
Jiawei Huoxiang Zhengqi Ruanjiaonang

【处方】 广蕾香 紫苏叶
白芷
炒白术
陈皮
半夏(制)
姜厚朴 茯苓
桔梗
甘草
大腹皮 生姜
大枣

【制法】以上十一味,姜厚朴用60%乙醇提取三次,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清膏Ⅰ;广藿香、紫苏叶、陈皮、炒白术、白芷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滤过,滤液另器收集;药渣与半夏、茯苓、桔梗、甘草、大腹皮、生姜及大枣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离心,上清液浓缩成清膏Ⅱ;合并清膏Ⅰ和Ⅱ,浓缩成稠膏,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加入挥发油及精制大豆油、蜂蜡及聚山梨酯80,经胶体磨磨匀,压制成软胶囊1000粒,即得。
【性状】本品为软胶囊,内容物为含少量悬浮固体粉末的棕褐色油状液体;气芳香,味苦。
【鉴别】(1)取本品内容物2g,置500ml圆底烧瓶中,加水250ml,混匀,连接挥发油测定器,自测定器上端加水至刻度,并溢流入烧瓶中为止,再加入石油醚(60~90℃)1.5ml,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2小时,放冷,分取石油醚层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广藿香油对照品,加石油醚(60~90℃)制成每1ml含0.1m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 (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香草醛硫酸试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 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品内容物2g,加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弃去乙醚液,残渣挥尽乙醚,加水40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橙皮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 (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丙酮-水(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三氯化铝试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荧光斑点。
(3)取本品内容物2g,加石油醚(60~90℃)30ml,超声处理30分钟,弃去石油醚液,药渣挥干,加三氯甲烷25ml和盐酸2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次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吣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1%磷酸溶液(7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 250nm,理论板数按甘草次酸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分别吸 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供试品色谱中应呈现与对照品色谱峰保留时间相同的色谱峰。
【检查】应符合胶囊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通则0103)。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4nm。理论板数按厚朴酚峰计算应不低于38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厚朴酚对照品、和厚朴酚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厚朴酚30μg、和厚朴酚25μg的混合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内容物,混匀,取1g,精密称定,置100ml容量瓶中,加60%乙醇适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45分钟,放冷,加60%乙醇 至刻度,振摇,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粒含厚朴以厚朴酚(C18H18O2)与和厚朴酰(C18H1802)的总量计,不得少于1.6mg。
【功能与主治】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2次。
【规格】每粒装0.6g(相当于饮片2.157g)
【贮藏】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关键字:加味 藿香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广藿香的美容功效及方法/中药美容(40)
  • 藿香/经典中药(4)
  • 广藿香/经典中药(15)
  • 藿香半夏治小儿厌食症/偏方秘方(7)
  • 苍术藿香治婴幼儿秋季腹泻/偏方秘方(8)
  • 广藿香/中药图片(13)
  • 广藿香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9)
  • 藿香正气丸/中成药大全(4)
  • 藿香正气水/中成药大全(8)
  • 加味保和丸/中成药大全(0)
  • 加味西黄丸/中成药大全(1)
  • 藿香祛暑软胶囊/中成药大全(3)
  • 加味藿香正气丸/中成药大全(3)
  • 加味银翘片/中成药大全(1)
  • 加味转舌膏/膏方(0)
  • 加味茶汤方/膏方(7)
  • 加味固本胶/膏方(2)
  • 广藿香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2)
  • 藿朴二术酒/药酒大全(1)
  • 藿朴夏苓酒/药酒大全(9)
  • 屠苏酒/药酒大全(8)
  • 救急水/药酒大全(13)
  • 藿香正气酒/药酒大全(11)
  • 藿朴夏苓汤/中药方剂(3)
  • 藿香正气散/中药方剂(10)
  • 广藿香油/香精与香料(3)
  • 藿香/中药图谱(9)
  • 广藿香/中药图谱(11)
  • 岩藿香/中华本草(10)
  • 水藿香/中华本草(5)
  • 山藿香/中华本草(6)
  • 藿香/中华本草(11)
  • 广藿香/中华本草(1)
  • 阿尔泰扭藿香/中华本草(7)
  • 紫藿香/中草药汇编(4)
  • 岩藿香/中草药汇编(4)
  • 山藿香/中草药汇编(10)
  • 臭藿香/中草药汇编(1)
  • 加味知柏散/中药_散剂(10)
  • 广藿香油/中药_提取物(13)
  • 藿香/中药材(11)
  • 藿香正气散/中药_散剂(22)
  • 藿香正气口服液/中药_液体(26)
  • 紫藿香/中草药大全(9)
  • 岩藿香/中草药大全(4)
  • 野藿香/中草药大全(1)
  • 山藿香/中草药大全(2)
  • 水藿香/中草药大全(10)
  • 藿香露/中草药大全(65)
  • 藿香根/中草药大全(4)
  • 藿香/中草药大全(7)
  • 广藿香/中草药大全(8)
  • 广藿香/中药材(14)
  • 加味激蛋散/中药散剂(28)
  • 加味白头翁散/中药散剂(27)
  • 藿香正气口服液/中药液体(24)
  • 加味麻杏石甘散/中药散剂(26)
  • 香藿茶/药茶(7)
  • 羌活藿香茶/药茶(2)
  • 紫苏香梗茶/药茶(7)
  • 藿香茶/药茶(9)
  • 藿香苓术茶/药茶(7)
  • 藿石香茶/药茶(22)
  • 回生茶/药茶(67)
  • 藿香良姜茶/药茶(10)
  • 藿甘茶/药茶(7)
  • 藿佩茶/药茶(7)
  • 藿黄茶/药茶(5)
  • 藿香石膏茶/药茶(7)
  • 藿茵茶/药茶(10)
  • 佩香茶/药茶(8)
  • 佩薄茶/药茶(1)
  • 五叶茶/药茶(56)
  • 加味参莲茶/药茶(3)
  • 金宫香口茶/药茶(3)
  • 草部·藿香/本草纲目(1)
  • 臭藿香/中草药大全(4)
  • 阿尔泰扭藿香/中草药大全(16)
  • 藿朴夏苓汤/传统方剂(6)
  • 藿香正气散/传统方剂(4)
  • 桃红四物汤(原名‘加味四物汤”)/传统方剂(4)
  • 泻黄散(又名泻脾散)/传统方剂(11)
  • 白莲藿香散/中药散剂(28)
  • 藿香/中草药大全(15)
  • 广藿香/中草药大全(63)
  • 藿香/中草药大全(9)
  • 藿香根/中草药大全(5)
  • 藿香露/中草药大全(9)
  • 加味逍遥口服液(丸)/药品说明书(16)
  • 加味香连片/药品说明书(39)
  • 加味逍遥口服液(丸)/药品说明书(14)
  • 加味香连片/药品说明书(62)
  • 加味逍遥口服液(丸)/国家基本药物数据库(6)
  • 加味香连片/国家基本药物数据库(15)
  • 藿香正气滴丸/中国药典2015年版(7)
  • 藿香正气软胶囊/中国药典2015年版(6)
  • 藿香正气水/中国药典2015年版(9)
  • 藿香正气口服液/中国药典2015年版(17)
  • 加味逍遥丸/中国药典2015年版(14)
  • 加味逍遥口服液(合剂)/中国药典2015年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