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人药标准> 中国药典2015年版> 浏览文章
藿香正气水
Huoxiang Zhengqi Shui

【处方】 苍术160g 陈皮160g
厚朴(姜制)160g 白芷240g
茯苓240g 大腹皮240g
生半夏160g 甘草浸膏20g
广藿香油1.6ml 紫苏叶油0.8ml
【制法】 以上十味,苍术、陈皮、厚朴、白芷分别用6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前三种各收集初漉液400ml,后一种收集初漉液500ml,备用,继续渗漉,收集续漉液,浓缩后并入初漉液中。茯苓加水煮沸后,80℃温浸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取汁;生半夏用冷水浸泡,每8小时换水一次,泡至透心后,另加干姜13.5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大腹皮加水煎煮3小时,甘草浸膏打碎后水煮化开;合并上述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用乙醇适量溶解。合并以上溶液,混匀,用乙醇与水适量调整乙醇含量,并使全量成2050ml,静置,滤过,灌装,即得。
【性状】 本品为深棕色的澄清液体(贮存略有沉淀);味辛、苦。
【鉴别】 (1)取本品20ml,用环己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25ml,合并环己烷液,低温蒸干,残渣加环己烷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苍术对照药材0.5g,加环己烷2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8μl、对照药材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2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的对二甲氨基苯甲醛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品20ml,用石油醚(30~60℃)振摇提取2次,每次25ml,石油醚液备用;水溶液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陈皮对照药材1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橙皮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饱和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水(100:17:10)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三氯化铝乙醇溶液,加热5分钟,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再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鉴别〕(2)项下的石油醚提取液,低温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厚朴酚对照品、和厚朴酚对照品,分别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甲酸(85:15: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4)取百秋李醇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取〔鉴别〕(3)项下的供试品溶液6μl、上述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甲酸(85:15: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5)取白芷对照药材0.5g,加乙醚10ml浸渍1小时,不断振摇,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另取欧前胡素对照品、异欧前胡素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鉴别〕(3)项下的供试品溶液、上述对照药材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乙醚(3: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6)取本品30ml,蒸至无醇味,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10ml,弃去乙醚液,用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10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用水洗涤2次,每次10ml,弃去水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1g,加乙醚20ml,加热回流15分钟,滤过,弃去乙醚液,药渣挥干溶剂,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用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甘草酸铵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正丁醇-甲醇-氨溶液(8→10)(5:1.5: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 乙醇量 应为40%~50%(通则0711)。
装量 取供试品5支,将内容物分别倒入经校正的干燥量筒内,在室温下检视,每支装量与标示装量相比较,少于标示装量的不得多于1支,并不得少于标示装量的95%。
其他 应符合酊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通则0120)。
【含量测定】 厚朴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乙腈-水(40:2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94nm。理论板数按厚朴酚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厚朴酚对照品、和厚朴酚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分别加甲醇制成每1ml含厚朴酚0.2mg、和厚朴酚0.1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本品5ml,加盐酸2滴,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3次,每次10ml,合并三氯甲烷液,蒸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并转移至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1ml含厚朴以厚朴酚(C18H18O2)及和厚朴酚(C18H18O2)总量计,不得少于0.58mg。
陈皮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4nm。理论板数按橙皮苷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橙皮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6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本品10ml置25ml量瓶中,加50%乙醇适量,振摇,用5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1ml含陈皮以橙皮苷(C28H34O15)计,不得少于0.18mg。
【功能与主治】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5~10ml,一日2次,用时摇匀。
【规格】 每支装10ml
【贮藏】 密封。
关键字:藿香 正气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广藿香的美容功效及方法/中药美容(40)
  • 藿香/经典中药(4)
  • 广藿香/经典中药(15)
  • 藿香半夏治小儿厌食症/偏方秘方(7)
  • 苍术藿香治婴幼儿秋季腹泻/偏方秘方(8)
  • 广藿香/中药图片(13)
  • 广藿香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9)
  • 藿香正气丸/中成药大全(3)
  • 藿香正气水/中成药大全(8)
  • 纯阳正气丸/中成药大全(1)
  • 藿香祛暑软胶囊/中成药大全(3)
  • 加味藿香正气丸/中成药大全(3)
  • 纯阳正气胶囊/中成药大全(1)
  • 补虚正气粥/药膳食疗(1)
  • 广藿香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2)
  • 藿朴二术酒/药酒大全(1)
  • 藿朴夏苓酒/药酒大全(8)
  • 屠苏酒/药酒大全(8)
  • 救急水/药酒大全(11)
  • 藿香正气酒/药酒大全(10)
  • 藿朴夏苓汤/中药方剂(2)
  • 藿香正气散/中药方剂(9)
  • 广藿香油/香精与香料(2)
  • 藿香/中药图谱(7)
  • 广藿香/中药图谱(8)
  • 岩藿香/中华本草(9)
  • 水藿香/中华本草(4)
  • 山藿香/中华本草(4)
  • 藿香/中华本草(9)
  • 广藿香/中华本草(0)
  • 阿尔泰扭藿香/中华本草(5)
  • 紫藿香/中草药汇编(2)
  • 岩藿香/中草药汇编(2)
  • 山藿香/中草药汇编(9)
  • 臭藿香/中草药汇编(1)
  • 广藿香油/中药_提取物(12)
  • 藿香/中药材(11)
  • 藿香正气散/中药_散剂(21)
  • 藿香正气口服液/中药_液体(26)
  • 紫藿香/中草药大全(7)
  • 岩藿香/中草药大全(2)
  • 野藿香/中草药大全(1)
  • 山藿香/中草药大全(1)
  • 水藿香/中草药大全(7)
  • 藿香露/中草药大全(63)
  • 藿香根/中草药大全(3)
  • 藿香/中草药大全(6)
  • 广藿香/中草药大全(8)
  • 广藿香/中药材(14)
  • 藿香正气口服液/中药液体(23)
  • 香藿茶/药茶(7)
  • 羌活藿香茶/药茶(1)
  • 紫苏香梗茶/药茶(6)
  • 藿香茶/药茶(9)
  • 藿香苓术茶/药茶(6)
  • 藿石香茶/药茶(21)
  • 回生茶/药茶(65)
  • 藿香良姜茶/药茶(9)
  • 藿甘茶/药茶(7)
  • 藿佩茶/药茶(6)
  • 藿黄茶/药茶(4)
  • 藿香石膏茶/药茶(6)
  • 藿茵茶/药茶(5)
  • 佩香茶/药茶(7)
  • 佩薄茶/药茶(1)
  • 五叶茶/药茶(55)
  • 金宫香口茶/药茶(1)
  • 草部·藿香/本草纲目(1)
  • 臭藿香/中草药大全(4)
  • 阿尔泰扭藿香/中草药大全(16)
  • 藿朴夏苓汤/传统方剂(4)
  • 藿香正气散/传统方剂(3)
  • 正气天香散/传统方剂(9)
  • 泻黄散(又名泻脾散)/传统方剂(10)
  • 白莲藿香散/中药散剂(28)
  • 藿香/中草药大全(15)
  • 广藿香/中草药大全(62)
  • 藿香/中草药大全(8)
  • 藿香根/中草药大全(5)
  • 藿香露/中草药大全(8)
  • 藿香正气滴丸/中国药典2015年版(7)
  • 藿香正气软胶囊/中国药典2015年版(6)
  • 藿香正气口服液/中国药典2015年版(16)
  • 纯阳正气丸/中国药典2015年版(9)
  • 加味藿香正气软胶囊/中国药典2015年版(12)
  • 广藿香油/中国药典2015年版(17)
  • 广藿香/中国药典2015年版(8)
  • 藿香正气软胶囊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0)
  • 藿香正气颗粒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藿香水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藿香清胃片/历史药品质量标准(6)
  • 藿香正气丸(浓缩丸)/历史药品质量标准(6)
  • 藿香正气合剂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5)
  • 藿香正气冲剂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4)
  • 藿香正气胶囊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加味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丸)/历史药品质量标准(5)
  • 藿香正气片/历史药品质量标准(5)
  • 藿香祛暑水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正气片/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藿香正气/历史药品质量标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