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人药标准> 中国药典2015年版> 浏览文章
败毒散
BaiduSan

【处方】党参100g
茯苓100g
枳壳100g 甘草50g
川芎100g 羌活100g
独活100g 柴胡100g
前胡100g 桔梗100g
【制法】以上十味,粉碎成粗粉,过筛,混匀,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的粉末;气香,味苦、微甘。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试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4~6um(茯苓)。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甘草)。外果皮细胞多角形、类方形或长方形,侧面外被角质层,表皮层以下的几列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枳壳)。草酸钙晶体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呈类圆形或类晶状(川芎)。石细胞几无色,单个或数个成群或与木栓细胞相连结,呈多角形、类斜方形或短棱形,大多一端或一边尖突,长约至120um,壁厚6~10um,木化,纹孔稀疏,孔沟明显,有的胞腔内含棕色物(党参)。木栓细胞无色或棕色,表面观呈多角形或长多角形,直径14~54um,壁稍厚,略波状弯曲,木化,有的胞腔含棕色物,横断面呈类长方形,木组织间可见落皮层(羌活)。
(2)取本品5g,加乙醇5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回收溶剂至干,残渣加70%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枳壳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柚皮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氨试液(3: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在紫外光(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及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取本品5g,加乙醚8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药渣挥干,加甲醇8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40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3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水30ml洗涤1次,弃去水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0.5g,加乙醚2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丙酮-乙酸乙酯-甲醇(5:1: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C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在紫外光(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4)取本品10g,加乙醚10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独活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对照品、蛇床子素对照品,分别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及对照药材溶液各8ul、对照品溶液4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C)-乙酸乙酯(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及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通则0115)。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4%磷酸溶液(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3nm。理论板数按柚皮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柚皮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16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混匀,取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5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u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1g含枳壳以柚皮苷(C27H32014)计,不得少于3.6mg。
【功能与主治】发汗解表,散风祛湿。用于外感热病,憎寒壮热,项强头痛,四肢酸痛,噤口痢疾,无汗鼻塞,咳嗽有痰。
【用法与用置】另加生姜、薄荷少许炖,取汤服。一次6~9g,一日1~2次。
【注意】忌生冷油腻食物。
【规格】每袋装9g.
【贮藏】密闭,防潮。
关键字:败毒
上一篇: 帕朱丸
下一篇:垂盆草颗粒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三花败毒汤治疔疮/偏方秘方(3)
  • 荆防败毒丸/中成药大全(3)
  • 人参败毒胶囊/中成药大全(1)
  • 连翘败毒丸/中成药大全(0)
  • 清瘟败毒饮/中药方剂(5)
  • 荆防败毒散/中药方剂(5)
  • 清瘟败毒散/中药制剂(10)
  • 清瘟败毒片/中药制剂(8)
  • 七清败毒颗粒/中药制剂(54)
  • 败毒草/中华本草(5)
  • 败毒草/中草药汇编(4)
  • 荆防败毒散/中药_散剂(32)
  • 双黄败毒颗粒/中药颗粒(35)
  • 七清败毒颗粒/中药_颗粒(75)
  • 清瘟败毒散/中药_散剂(18)
  • 清瘟败毒片/中药_片剂(28)
  • 清瘟败毒丸/中药丸剂(29)
  • 七清败毒片/中药片剂(29)
  • 板青败毒口服液/中药液体(73)
  • 草部·羊蹄/本草纲目(11)
  • 板黄败毒散/中药散剂(61)
  • 板黄败毒片/中药片剂(50)
  • 败毒散/传统方剂(15)
  • 败毒草/中草药大全(7)
  • 连翘败毒散/传统方剂(154)
  • 清瘟败毒饮/传统方剂(10)
  • 人参败毒散/传统方剂(6)
  • 荆防败毒散/传统方剂(12)
  • 败毒散/传统方剂(9)
  • 荆防败毒丸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0)
  • 败毒散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连翘败毒丸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5)
  • 连翘败毒片/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连翘败毒膏/历史药品质量标准(5)
  • 七清败毒颗粒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20)
  • 清瘟败毒片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清瘟败毒散/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荆防败毒散/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