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成药大全> 浏览文章

荆防败毒丸

  【药名】荆防败毒丸 shen su xuan fei wan

  【处方】防风、荆芥、赤茯苓、羌活、独活、川芎、柴胡(去头)、薄荷、前胡、桔梗(去芦)、枳壳、党参(去芦)、甘草。

  【制备方法】以上十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低温干燥即得。

  【药方分析】本方由13味药物组成。虚体外感风寒湿邪,客于肌表,郁遏表阳,遂有化热之势。症见发热恶寒,头项强痛,鼻塞咽痛。治宜解表散寒,疏风祛湿,并透其邪热。方中防风、荆芥表散风寒为主药。赤茯苓清热解毒利湿;羌活、独活除湿止痛且助荆防解表;川芎辛散,能祛血中之风而宣痹止痛,增强解表之力;柴胡、薄荷辛凉透表,可疏泄肌表郁热;前胡、桔梗、枳壳,宣肺化痰,宽胸利气,以上均为辅药。党参加入解表药中能鼓舞正气,托邪外出,使其邪祛而正不伤,故为佐药。甘草为使,调和诸药。合而用之,有解表散寒、疏风祛湿、透达郁热之效,对于外感风寒湿邪之后,病情缠绵且有郁热证者尤宜。

  【剂型规格】水丸剂。每10粒重1克,每袋9克。为黄褐色的水丸;气微清凉,味微苦。

  【功能主治】清热散风,解毒消肿。用于流行性感冒,恶寒发热,头痛咳嗽,瘟毒发颐。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袋,一日2次。

  【使用禁忌】忌食生凉饮食。

  【临床应用】本方为荆防败毒散的新型制剂。适用于虚体外感风寒湿邪而有郁热之证。运用本方的基本指征为:发热恶寒,头项强痛,咳嗽吐痰,鼻塞咽痛,舌淡红、苔薄白而腻,或苔微黄,脉浮。

  凡感冒而见有上述症状者,如恶寒轻发热重,头痛项强,咳嗽,咯白色痰液等,即可用本方治疗。

  本方有宣疏肌表、调畅气血之功,故疮疡初起,肿痛、发热、恶寒者,亦可用本方治疗。

  【贮藏】密封,防潮。


关键字:败毒
上一篇: 芎菊上清丸
下一篇:参苏宣肺丸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三花败毒汤治疔疮/偏方秘方(3)
  • 人参败毒胶囊/中成药大全(1)
  • 连翘败毒丸/中成药大全(0)
  • 清瘟败毒饮/中药方剂(5)
  • 荆防败毒散/中药方剂(5)
  • 清瘟败毒散/中药制剂(10)
  • 清瘟败毒片/中药制剂(8)
  • 七清败毒颗粒/中药制剂(56)
  • 败毒草/中华本草(5)
  • 败毒草/中草药汇编(4)
  • 荆防败毒散/中药_散剂(32)
  • 双黄败毒颗粒/中药颗粒(35)
  • 七清败毒颗粒/中药_颗粒(75)
  • 清瘟败毒散/中药_散剂(18)
  • 清瘟败毒片/中药_片剂(28)
  • 清瘟败毒丸/中药丸剂(29)
  • 七清败毒片/中药片剂(29)
  • 板青败毒口服液/中药液体(73)
  • 草部·羊蹄/本草纲目(11)
  • 板黄败毒散/中药散剂(61)
  • 板黄败毒片/中药片剂(50)
  • 败毒散/传统方剂(15)
  • 败毒草/中草药大全(7)
  • 连翘败毒散/传统方剂(154)
  • 清瘟败毒饮/传统方剂(10)
  • 人参败毒散/传统方剂(6)
  • 荆防败毒散/传统方剂(12)
  • 败毒散/传统方剂(9)
  • 败毒散/中国药典2015年版(10)
  • 荆防败毒丸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0)
  • 败毒散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连翘败毒丸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5)
  • 连翘败毒片/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连翘败毒膏/历史药品质量标准(6)
  • 七清败毒颗粒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20)
  • 清瘟败毒片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清瘟败毒散/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荆防败毒散/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