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本草纲目> 浏览文章

气味
辛、温、有小毒。

主治
中风(口角偏斜,不能语言)。用茱萸一升、姜豉三升、清酒五程式,合煎开数次,冷后每服半升。一天服三次。微汗即愈。
全身发痒。用茱萸一升,加酒五升,煮成一升半,乘温擦洗,痒即停止。
冬月感寒。用吴茱萸五钱煎汤服,以出汗为度。
呕吐、胸满、头痛。用茱萸一升、枣二十枚、生姜一两、人参一两,加水五升煎成三升,每服七合,一天服二次,此方名“吴茱萸汤”。
心腹冷痛。用吴茱萸五合,加酒三升煮开,分三次服。
小肠疝气(偏坠疼痛,睾丸肿硬,阴部湿痒)。用吴茱萸(去梗)一斤,分作四份。四两泡酒,四两泡醋,四两泡开水,四两泡童便。经一夜后,都取出焙干,加泽泻二两,共研为末,以酒和粉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盐汤或酒送下。此方名“夺命丹”,亦名“星斗丸”。
妇女阴寒,久不受孕。用吴茱萸、川椒各一升,共研为末,加炼蜜做丸子,如弹子大。裹棉肉纳入阴道中,令子宫开即可受孕。
胃气虚冷,口吐酸水。用吴茱萸在开水中泡七次,取出焙干,加干姜(炮),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热汤送下。
转筋入腹。用茱萸(炒)二两,加酒二碗,煎成一碗,分二次服。得泻即愈。
老人多年水泄。用吴 茱萸三钱,泡过,取出,加水煎嗔,放一点盐后服下。
赤白痢(脾胃受湿,下痢腹痛,米谷不化)。用吴茱萸、黄连、白芍药各一两,同炒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米汤送下。此方名“戊己丸”。又方:用川黄连二峡谷、吴茱萸二两(汤沁七次),同炒香,分别研为末,各与粟米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收存备用。每服三十丸。赤痢,以甘草汤送服黄连丸;白痢,以干姜汤送服茱萸丸;赤白痢,两丸各用十五粒,米汤送下。此方名“变通丸”。又方:用吴茱萸二两、黄连二两,同炒香,各自为末。以百草霜二两,加饭同黄连做成丸子;以白芍药末二两,加饭同茱萸做成丸子,各如梧子大,收存备用。每服五十丸。赤痢,以乌梅汤送服连霜丸;白痢,以米汤送服茱芍丸;赤白痢,两种药丸各服二十五粒。此方名“二色丸”。
腹中积块。用茱萸一升捣烂,和酒同煮,取出包软布中熨积块处,冷则炒热再熨。块如移动,熨也移动,直至积块消除。
牙齿疼痛。用茱萸煎酒含漱。
老小风疹。用茱萸煎酒涂搽。
痈疽发背。用吴茱萸一升捣为末,加苦酒调涂布上贴患处。
寒热怪病(发寒发热不止,几天后四肢坚硬如石,敲起来发铜器声,日渐瘦弱)。用茱萸、木香等分,煎激发服。

附方
吴茱萸的功效是温中、散寒、下气、开郁。近年来临床实际上践,亦用本品治蛲虫病。临床实践学认为吴茱萸有明显的止痛、止呕作用。

关键字:吴茱萸
上一篇: 果部·毕澄茄
下一篇:果部·盐麸子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吴茱萸的传说故事/中药传说(1)
  • 吴茱萸/经典中药(1)
  • 吴茱萸治阳痿/偏方秘方(0)
  • 吴茱萸治慢性前列腺炎/偏方秘方(3)
  • 吴茱萸治肠梗阻/偏方秘方(1)
  • 吴茱萸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中药养生(2)
  • 吴茱萸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1)
  • 吴茱萸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5)
  • 茱萸膏/膏方(0)
  • 通噫消食膏/膏方(1)
  • 吴茱萸膏/膏方(3)
  • 塌气膏/膏方(3)
  • 贴手足心膏/膏方(3)
  • 吴茱萸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3)
  • 吴茱萸酒/药酒大全(3)
  • 救急水/药酒大全(13)
  • 桑萸酒/药酒大全(3)
  • 三味葱白酒/药酒大全(5)
  • 吴茱萸水提物/中药提取物(3)
  • 温经汤/中药方剂(4)
  • 吴茱萸汤/中药方剂(1)
  • 吴茱萸根/中药图谱(4)
  • 吴茱萸/中药图谱(6)
  • 吴茱萸叶/中华本草(2)
  • 吴茱萸根/中华本草(1)
  • 吴茱萸/中华本草(5)
  • 吴茱萸叶/中草药大全(7)
  • 吴茱萸根/中草药大全(4)
  • 吴茱萸/中草药大全(9)
  • 吴茱萸/中药材(11)
  • 细辛萸姜茶/药茶(15)
  • 木瓜萸茴茶/药茶(7)
  • 木香吴萸茶/药茶(1)
  • 茴楝茶/药茶(3)
  • 桂萸茶/药茶(3)
  • 巴萸茶/药茶(5)
  • 吴茱萸汤/传统方剂(25)
  • 左金丸/传统方剂(11)
  • 温经汤/传统方剂(6)
  • 四神丸/传统方剂(6)
  • 丁萸理中汤/传统方剂(34)
  • 吴茱萸汤/传统方剂(8)
  • 左金丸/传统方剂(9)
  • 吴茱萸/中草药大全(31)
  • 吴茱萸/中国药典2015年版(11)
  • 吴茱萸/历史药品质量标准(6)
  • 吴茱萸/中药手册(6)
  • 吴茱萸根/中药手册(11)
  • 吴茱萸叶/中药手册(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