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养生> 浏览文章
  【形态采制】

  茱萸是落叶乔木或灌木,生于山川低谷,有山茱萸、吴茱萸、食茱萸之分,分别开小黄花、黄绿花、淡绿花。山茱萸、吴茱萸结红果,味香烈,可入药。树高2~5米,全株奇香且柔毛黄褐。羽状奇数复叶,椭圆对生。雌雄异株,花序伞形,6~8月开花。果实扁珠,熟时紫红味酸。10月果实未裂时采之。

  食茱萸为落叶乔木,果实味苦也可入药。

  吴茱萸别名有吴萸、吴萸子、常吴萸、川吴萸、淡吴萸。主产于长江流域及华南一带。湖南常德产者佳;广西左江产者上乘,右江产者质也优;日本产者质量不如中国产者。

  【养生保健作用】

  吴茱萸辛、苦,有小毒,归肝经、肾经、脾经、胃经,是足三阴经药,宣寒湿痹,通络活血,温中降逆止呕,开郁化滞,润肝燥脾,散寒止痛,助阴止泻,主治肝火犯胃、腕肋疼痛、口苦嘈杂、呕吐酸水、不喜热饮。配乌药、小茴香,可治疗寒疝疼痛;配桂枝、干姜,可治疗痛经及脚气疼痛;配人参(或党参)、生姜,可治疗厥阴头痛;配黄连,可治疗偏热胁肋胀痛。

  【养生配方推荐】

  (1)将吴茱萸捣碎研细末,每用6~15克调醋涂在双脚涌泉穴上,用纱布固定。治疗慢性复发性口腔溃疡,24小时即痊愈。

  (2)吴茱萸20~30克。研末,用醋调外敷足心,固定。治疗原发性高血压,24小时症状减轻。轻者一次,重者2~3次。

  (3)吴茱萸2.5~3克。研末,醋调,外敷于脐部,纱布两层固定,每12小时更换1次。治疗慢性消化不良。

  (4)《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左金丸处方:黄连600克,吴茱萸100克。为黄褐色水丸。主要功能为泻火、疏肝、和胃、止痛。口服。每日2次,每服3~6克。

  【保健注意】

  (1)吴茱萸用时要对症、辨证。明代缪希雍在《本草经疏》提出“六不宜用”:即呕吐吞酸属胃火者不宜用;咳逆上气非风寒外邪及冷痰宿水者不宜用;腹痛属血虚有火者不宜用;赤白下痢者,暑邪入于肠胃而非酒食生冷、停滞积垢者不宜用;小肠疝气非感寒邪及初发一二次者不宜用;霍乱转盼由于脾胃虚弱冒暑所致,而非寒湿生冷干犯肠胃者不宜用。有此六不宜,吴茱萸用药范围更容易掌握了。本药辛热燥烈,容易损气动火,故不能多用久用。咽干目涩、头晕耳鸣、颧红盗汗、手足心热、干咳心烦、阴虚火旺者不宜服用。

  (2)常用量1.5~5克。

  (2)用水反复浸泡去毒后再用。


关键字:吴茱萸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吴茱萸的传说故事/中药传说(4)
  • 吴茱萸/经典中药(5)
  • 吴茱萸治阳痿/偏方秘方(2)
  • 吴茱萸治慢性前列腺炎/偏方秘方(4)
  • 吴茱萸治肠梗阻/偏方秘方(4)
  • 吴茱萸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7)
  • 吴茱萸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7)
  • 茱萸膏/膏方(1)
  • 通噫消食膏/膏方(6)
  • 吴茱萸膏/膏方(6)
  • 塌气膏/膏方(6)
  • 贴手足心膏/膏方(4)
  • 吴茱萸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5)
  • 吴茱萸酒/药酒大全(5)
  • 救急水/药酒大全(14)
  • 桑萸酒/药酒大全(4)
  • 三味葱白酒/药酒大全(6)
  • 吴茱萸水提物/中药提取物(6)
  • 温经汤/中药方剂(9)
  • 吴茱萸汤/中药方剂(5)
  • 吴茱萸根/中药图谱(6)
  • 吴茱萸/中药图谱(8)
  • 吴茱萸叶/中华本草(8)
  • 吴茱萸根/中华本草(4)
  • 吴茱萸/中华本草(7)
  • 吴茱萸叶/中草药大全(10)
  • 吴茱萸根/中草药大全(6)
  • 吴茱萸/中草药大全(11)
  • 吴茱萸/中药材(13)
  • 细辛萸姜茶/药茶(17)
  • 木瓜萸茴茶/药茶(10)
  • 木香吴萸茶/药茶(5)
  • 茴楝茶/药茶(5)
  • 桂萸茶/药茶(6)
  • 巴萸茶/药茶(7)
  • 果部·吴茱萸/本草纲目(3)
  • 吴茱萸汤/传统方剂(30)
  • 左金丸/传统方剂(14)
  • 温经汤/传统方剂(9)
  • 四神丸/传统方剂(10)
  • 丁萸理中汤/传统方剂(37)
  • 吴茱萸汤/传统方剂(11)
  • 左金丸/传统方剂(12)
  • 吴茱萸/中草药大全(42)
  • 吴茱萸/中国药典2015年版(14)
  • 吴茱萸/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吴茱萸/中药手册(11)
  • 吴茱萸根/中药手册(12)
  • 吴茱萸叶/中药手册(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