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母流浸膏
Extractum Fritillariae Liquidum
【原料与用量】
贝母(五号粉)1000 g
乙醇(70%)适量
【制法】取贝母扮,按渗漉法,用70%乙醇作溶媒,湿润、膨胀6小时,置渗漉筒中,加70%乙醇浸经,浸渍48小时后,以每分钟1~3 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最初漉液850 ml,另器保存。继续渗漉,使可溶性成分完全漉出,后漉液用60℃以下温度蒸发浓缩至成稠膏状,加入最初收集的漉液850 ml,混合溶解,加加%乙醇稀释使全量达1000 ml,静置数日,滤过,即得。
【作用与用途】本品为镇咳、祛痰药,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等,供配制复方白松糖浆及其它止咳糖浆的原料。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5 ml。
【贮藏】密闭,避光保存。
【注解】1.本品可用川贝或浙贝为原料。
川贝为百合科植物松贝母Fritillaria sungbei Hsiao et K.C.Hsia,mss.和卷叶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之鳞茎。含多种生物碱,有川贝碱(fritimine)、西贝碱(sipeimine)、炉贝碱(fritiminine)、白炉贝碱(beilupeimine)、青贝碱(chinpeimine)、松贝碱(sompeimine)等。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作用,常用于肺燥咳嗽、久咳痰喘,咳嗽咯血、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
浙贝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F.verticillata Willd.Var hunbergii(Miq.)Bak.]的鳞茎。亦含多种生物碱,有浙贝碱(peimine)、浙贝次碱(peiminine)及另外四种微量生物碱。近年又分离得一种甙生物碱,称为浙贝碱葡萄糖甙(peiminoside),水解后生成浙贝碱与一分子葡萄糖。此外,尚含大量淀粉。具有清热散结,止咳化痰作用,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支气管炎、肺脓疡、肺热咳嗽、痰多等症。
两种贝母均有镇咳祛疵作用。根据药理实验表明,浙贝的药效较强,适用于急性病,川贝药效较缓和,宜用于慢性病。浙贝另具有催乳、止血的功效。
2.本品含醇量应为4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