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华本草> 浏览文章

【出处】出自《浙江民间草药》;《救荒本草》:LAO豆,生平野中,北土处处有之。茎蔓延附草本上,叶似黑豆叶而窄小微尖,开淡粉紫花,结小角,其豆似黑豆形,极小。

【拼音名】Yě Dà Dòu Ténɡ

【英文名】Herb of Wild groundnut

【别名】野毛豆、鹿藿、 饿马黄、柴豆、野黄豆、山黄豆、野毛扁旦。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的茎、叶及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ycine soja sieb.et Zucc.[G.ussuriensis Regel et Macck.]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野大豆 一年生缠绕草本。茎细瘦,各部有黄色长硬毛。三出复叶,薄纸质,顶生小叶卵状披针形,长1-5cm,宽1-2.5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两面有白色短柔毛,侧生小叶斜卵状披针形;托叶卵状披针形,急尖,有黄色柔毛;小托叶,狭披针形,有毛。总状花序腋生;花梗密生黄色长硬毛;花萼钟状,萼齿5,上面2齿连合,披针形,有黄色硬毛;花冠紫红色,长约4mm。荚果长椭圆形,长约3cm,密生黄色长硬毛。种子2-4颗,黑色。花、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800m的山野、路旁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甘;凉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清热敛汗;舒筋止痛。主盗汗;劳伤筋痛;胃脘痛;小儿食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120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未调敷。

【附方】①治盗汗:野大豆藤一至四两,红枣一至二两。加糖煮,连汁吃。(《浙江天目山药植志》)②治伤筋:野大豆鲜根、蛇葡萄根皮、酒糟或酒。捣烂,烘热包敷患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各家论述】1.《救生苦海》:治痘毒,(野毛豆)连茎、根煅存性,研,麻油和敷。不同初起、日久,未溃、已溃。

2.《浙江民间草药》:平肝健脾。

3.《杭州药植志》:止盗汗。

4.《上海常用中草药》:滋养,强壮,敛汗。

关键字:大豆
上一篇: 野茶子
下一篇:野灯草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大豆黄卷/经典中药(24)
  • 大豆黄卷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4)
  • 大豆煎/膏方(0)
  • 豆黄酒/药酒大全(4)
  • 大豆蚕沙酒/药酒大全(3)
  • 桑枝酒/药酒大全(7)
  • 黑大豆叶/中药图谱(2)
  • 大豆黄卷/中药图谱(1)
  • 黄大豆/中华本草(5)
  • 黑大豆叶/中华本草(8)
  • 黑大豆皮/中华本草(2)
  • 黑大豆花/中华本草(3)
  • 黑大豆/中华本草(4)
  • 大豆黄卷/中华本草(3)
  • 野大豆/中草药汇编(3)
  • 大豆黄卷/中草药汇编(2)
  • 大豆鱗脂(供注射用)/辅料(11)
  • 大豆磷脂/辅料(16)
  • 大豆油(供注射用)/辅料(106)
  • 野大豆藤/中草药大全(4)
  • 野大豆/中草药大全(4)
  • 黄大豆/中草药大全(6)
  • 黑大豆叶/中草药大全(6)
  • 黑大豆皮/中草药大全(9)
  • 黑大豆花/中草药大全(6)
  • 黑大豆/中草药大全(23)
  • 大豆黄卷/中草药大全(6)
  • 大豆油/辅料(20)
  • 氢化大豆油/辅料(15)
  • 谷部·大豆豉/本草纲目(2)
  • 谷部·黄大豆/本草纲目(5)
  • 谷部·大豆黄卷/本草纲目(5)
  • 谷部·大豆/本草纲目(1)
  • 环氧大豆油/化学品物性数据库(5)
  • 豆油;大豆油/化学品物性数据库(5)
  • 大豆蛋白质纤维;大豆纤维/化学品物性数据库(3)
  • 氢化大豆磷脂酰胆碱 /进口药品数据库(9)
  • 大豆油 /进口药品数据库(12)
  • 纯化大豆油 /进口药品数据库(12)
  • 改性大豆磷脂/辅料手册(7)
  • 大豆磷脂/辅料手册(11)
  • 氢化大豆磷脂/辅料手册(11)
  • 大豆黄卷/中草药大全(18)
  • 黑大豆/中草药大全(10)
  • 黑大豆花/中草药大全(4)
  • 黑大豆皮/中草药大全(5)
  • 黑大豆叶/中草药大全(11)
  • 黄大豆/中草药大全(9)
  • 大豆黄卷/中国药典2015年版(9)
  • 大豆油/中国药典2015年版(38)
  • 大豆油(供注射用)/中国药典2015年版(55)
  • 大豆磷脂/中国药典2015年版(42)
  • 大豆磷脂(供注射用)/中国药典2015年版(130)
  • 氢化大豆油/中国药典2015年版(40)
  • 大豆黄卷/中药手册(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