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传说> 浏览文章

荒地沟边茵陈蒿,草本多年小嫩苗。

清热利尿去湿黄,花实全无茎不凋。

千差万别青茵药,不为民谣两混淆。

  【形态采制】

  茵陈为菊科植物茵陈蒿和猪毛蒿的幼苗,是亚灌木状草本。高50~100厘米,基部直径5~8毫米,多分枝。当年生枝顶端簇生叶丛,密被绢毛。花茎生柔毛细小逐开展的分枝。叶通常二回羽状分裂,下部叶裂片较阔短,中部叶轮廓为阔卵形或近圆形,小裂片狭线形,通常直立,不弧曲,长8~12毫米,上部叶羽状分裂、3裂或不裂。头状花序卵球形,直径1.5~2毫米,多数于枝顶作总状或复总状式排列。总苞片3~4层,卵形,边缘膜质,淡绿色,无毛。花黄色,秋季开放,外层有6~10朵能育雌花,内层花较少,不育。瘦果长圆形,长约0.8毫米,无毛。常生于河边沙滩和山坡,分布在秦岭以南各省区,亚洲东部和南部均有。

  猪毛蒿为多年生草本,全株有浓烈香气。主根单一,垂直,木质或半木质化。茎单生或2~3枝集生,高40~90厘米,红褐色,分枝多而长。茎、枝幼时被灰白色或灰黄色绢质柔毛,后脱落。基生叶与营养枝叶被灰白色绢质柔毛,花期叶凋谢。茎下部叶与中部叶初时被短柔毛,后脱净,长卵形或椭圆形,长1.5~3.5厘米,宽1~3厘米,二至三回羽状全裂,每侧裂片3~4枚,再次羽状全裂,小裂片狭线形,长3~5毫米,宽0.5~1毫米。上部叶与苞片叶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头状花序近球形,多数,直径1~1.5毫米,在茎上组成大型、开展的圆锥花序。总苞片3~4层,草质至半膜质。边缘干膜质。雌花5~7朵,两性花4~10朵,子房退化。瘦果小。生于山坡、路旁、林缘、旷野等处,分布遍及全国,欧亚大陆温带与亚热带地区广种。

  春季幼苗高6~10厘米时采收嫩枝叶,除去老茎及杂质,晒干。

  【传说逸事】

  民间歌谣:

  三月茵陈四月篙,传于后世且记牢。

  三月茵陈能治病,五月六月当柴烧。

  华佗行医江湖,一日采药归来,遇到一位挖野菜的中年农夫,面孔水肿,肌肤发黄,拄拐而行,步履蹒跚。华佗知道他患有严重的黄疸症,就说:“你患这严重的病,为何不请医生看病用药?”农夫说:“你瞧俺这一筐子野菜草头,连吃都没有,哪有钱看病?”华佗可怜农夫,为他免费诊脉,得知病情严重,数月内必死,故劝慰几句后各奔东西。半年后,华佗又巧遇这位农夫,诧异不已,连忙上前问候。询问他服了什么药,使死症得治。农夫说:“穷人只能生死由天,还有什么药吃呢?青天有眼,吃了几个月的青蒿、野菜,如今感到腿脚有点力气了,我连拐杖也扔了。”华佗看那农夫的舌色,黄疽已经退去,舌苔稍泛红润,知道农夫所食野菜中必有治黄疸的草药。华佗和他的弟子,经过三年的时间,尝遍春夏两季的野菜草头,不仅发现了茵陈可治黄疸病,而且季节性特别强,只有3月、4月的茵陈的嫩叶有明显的疗效,其他月份的茵陈药性极差,正是“五月六月当柴烧”。华佗对弟子说:“学无止境,民间不知有多少绝技妙法,我们不知道得还很多呢!”


关键字:茵陈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茵陈的美容功效及方法/中药美容(0)
  • 茵陈/经典中药(30)
  • 茵陈赤小豆汤治血栓性静脉炎/偏方秘方(4)
  • 茵陈瓜蒌治肠梗阻/偏方秘方(3)
  • 茵陈连翘治肝炎/偏方秘方(3)
  • 茵陈白英治肝炎/偏方秘方(7)
  • 茵陈金银花治急性胆囊炎/偏方秘方(3)
  • 川军茵陈治高脂血症/偏方秘方(1)
  • 茵陈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中药养生(2)
  • 茵陈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0)
  • 茵陈五疸丸/中成药大全(2)
  • 藏茵陈片/中成药大全(4)
  • 茵陈五苓丸/中成药大全(3)
  • 茵陈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22)
  • 茵陈泽泻酒/药酒大全(0)
  • 茵陈枇杷叶清肺酒/药酒大全(0)
  • 茵陈香豆素/中药提取物(0)
  • 茵陈黄酮/中药提取物(4)
  • 茵陈蒿汤/中药方剂(8)
  • 茵陈五苓散/中药方剂(1)
  • 茵陈/中药图谱(4)
  • 茵陈蒿/中华本草(6)
  • 金钟茵陈/中华本草(4)
  • 滇茵陈/中草药汇编(4)
  • 茵陈提取物/中药_提取物(11)
  • 茵陈蒿散/中药_散剂(18)
  • 茵陈木通散/中药_散剂(13)
  • 茵陈蒿/中草药大全(5)
  • 茵陈/中草药大全(3)
  • 铃茵陈/中草药大全(0)
  • 金钟茵陈/中草药大全(1)
  • 滇茵陈/中草药大全(3)
  • 茵陈金花散/中药散剂(28)
  • 大青菌茶/药茶(21)
  • 板茵茶/药茶(23)
  • 蒲肝茶/药茶(23)
  • 竹叶茵茶/药茶(57)
  • 紫草茵茶/药茶(14)
  • 菊花羌活茶/药茶(4)
  • 藿茵茶/药茶(11)
  • 泽茵茶/药茶(5)
  • 茵陈茶/药茶(3)
  • 菌栀茶/药茶(4)
  • 茵陈四逆茶/药茶(5)
  • 茵陈藓茶/药茶(10)
  • 茵陈荷茶/药茶(1)
  • 茵甘茶/药茶(5)
  • 茵郁茶/药茶(6)
  • 丹茵茶/药茶(2)
  • 草部·茵陈蒿/本草纲目(2)
  • 茵陈蒿汤/传统方剂(92)
  • 茵陈五苓散/传统方剂(9)
  • 茵陈蒿汤/传统方剂(5)
  • 茵陈术附汤/传统方剂(4)
  • 茵陈理中汤/传统方剂(13)
  • 茵陈/中草药大全(33)
  • 金钟茵陈/中草药大全(12)
  • 茵陈提取物/中国药典2015年版(31)
  • 茵陈/中国药典2015年版(22)
  • 复方茵陈注射液/注射液(27)
  • 茵陈注射液/注射液(24)
  • 茵陈散/粉散剂(20)
  • 茵陈酒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4)
  • 茵陈五苓丸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1)
  • 黄疸茵陈冲剂/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6)
  • 茵陈五苓糖浆/历史药品质量标准(5)
  • 茵陈五疽丸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5)
  • 复方茵陈糖浆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4)
  • 茵陈/历史药品质量标准(6)
  • 茵陈木通散/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茵陈蒿散/历史药品质量标准(2)
  • 茵陈蒿/中药手册(8)
  • 茵陈/中药手册(8)
  • 铃茵陈/中药手册(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