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方剂> 浏览文章
  【方剂名】益胃汤,清·《温病条辨》。

  【组成】沙参三钱(9克)、麦门冬五钱(15克)、冰糖一钱(9克)、细生地五钱(15克)、炒香玉竹一钱五分(4.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益阴生津。

  【主治】阳明温病,下后汗出,胃阴受伤;或见胃脘灼热隐痛,饥不欲食,口干咽燥,大便秘结,或干呕、呃逆,舌红少津,脉细数者。

  【临床运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小儿厌食症、口糜、呃逆等辨证属胃阴亏损者,以及热病后胃阴未复,胃气不和,饥不能食,口燥咽干者。

  1.萎缩性胃炎(经验):印会河采用本方加减治疗胃阴不足,胃酸过少之症,症见胃痛不胀,食后还饱,食酸甜或水果较舒,口渴不能多饮,大便干燥,舌质偏红,苔少而干,脉细。痛甚加桃仁10克,丹参15克。(《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1年第12期)

  2.小儿厌食:本方加减治疗脾胃阴虚型小儿厌食50例(治疗组),对照组15例以中成药儿宝颗粒冲服。以主要症状和症状积分改变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3例,显效12例,有效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0%。(《江苏中医药》2007年第3期)

  3.小儿腹痛:(个案)以本方加减治疗胃阴不足,气化失常所致小儿腹痛。4剂后,患儿脘腹痛明显减轻,且食欲增,便软。4剂后诸证消失,又继服1周以巩固疗效。1个月后患儿体重增加1千克,随访1年来未再复发。(《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年第2期)

  4.小儿尿频:(个案) 以本方加减治疗胃阴不足,气化失常所致小儿尿频。4剂后症状明显好转,夜间只起1次,白天也只五六次,效不更方,继服4剂以巩固疗效。1周后诸症消失。随访1年,未再复发。(《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年第2期)

  5.眩晕:本方加味治疗眩晕108例。以临床症状变化评定疗效,3周为1个疗程。结果;9例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显效者高血压病31例,内耳眩晕症29例,诊断不明4例。(《浙江中医杂志》1994年第6期)

  6.杂病(经验):顾炳歧认为不论杂病郁火伤阴,或热病伤阴转为杂病,或药物毒副作用伤阴均可出现益胃汤证,可用益胃汤加减治疗。其针对眩晕、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妊娠恶阻、因精神因素引起厌食症、化疗副作用引起的反应等,用益胃汤治疗均取得一定疗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方解】益胃汤诸药甘凉清润,清而不寒,润而不腻,药简力专,主要用于治疗胃阴不足之证。如见汗多,气短者,加党参、五味子;阴液枯竭、胃气垂绝者,沙参改用西洋参、生晒参或红参;呃逆,加枇杷叶、柿蒂;呕吐,加橘皮、竹茹;厌食,加山楂、谷芽、麦芽;大便干结,加白蜜、麻子仁等。

  本方甘凉滋润,若脘痞苔腻者,不宜使用。

  【现代研究】通过改善中枢神经递质代谢,缓解慢性疲劳大鼠躯体及心理的应激状态,促进疲劳状态的恢复,从而实现益阳明之津,补太阴之气。

  【方歌】益胃汤能养胃阴,冰糖玉竹与沙参,麦冬生地同煎服,温病须虑热伤津。


关键字: 生津 沙参 三钱
上一篇: 消渴方
下一篇:甘露饮子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南沙参的美容功效及方法/中药美容(6)
  • 南沙参/经典中药(3)
  • 北沙参/经典中药(3)
  • 沙参百合治小儿支气管肺炎/偏方秘方(0)
  • 沙参桔梗治小儿百日咳/偏方秘方(1)
  • 沙参山药治小儿夏季热/偏方秘方(3)
  • 沙参石膏治婴幼儿秋季腹泻/偏方秘方(0)
  • 元参沙参治遗精/偏方秘方(4)
  • 沙参熟地治更年期综合征/偏方秘方(0)
  • 沙参麦冬治肺结核/偏方秘方(0)
  • 沙参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4)
  • 北沙参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3)
  • 散血膏/膏方(2)
  • 咬伤膏/膏方(3)
  • 生肌长肉膏药/膏方(2)
  • 芙蓉膏/膏方(2)
  • 犀角膏/膏方(2)
  • 生肌膏/膏方(14)
  • 疗发背及一切毒肿膏/膏方(5)
  • 卓氏白膏/膏方(47)
  • 莽草膏/膏方(1)
  • 大黄膏/膏方(10)
  • 化毒膏/膏方(1)
  • 独圣膏/膏方(1)
  • 祛毒膏/膏方(2)
  • 白芥子膏/膏方(2)
  • 僵蚕全蝎敷治膏方/膏方(1)
  • 和肝益血调气膏/膏方(1)
  • 加减健脾阳和膏/膏方(3)
  • 龟背方/膏方(7)
  • 代灸膏/膏方(3)
  • 养阴理气膏/膏方(0)
  • 茱萸煎/膏方(0)
  • 治嘈膏/膏方(2)
  • 理脾调中化湿膏/膏方(2)
  • 暖胃膏/膏方(0)
  • 润肠膏/膏方(3)
  • 春雪膏/膏方(3)
  • 黑膏/膏方(0)
  • 温胃膏/膏方(1)
  • 伏龙肝膏/膏方(1)
  • 助胃膏/膏方(0)
  • 藕蜜膏/膏方(2)
  • 凉膈和胃膏/膏方(2)
  • 益中膏/膏方(18)
  • 桑根白皮膏/膏方(0)
  • 清胃膏/膏方(0)
  • 滋阴抑火化湿膏/膏方(0)
  • 健脾阳和膏/膏方(0)
  • 止渴抑火化湿膏/膏方(3)
  • 来苏膏/膏方(1)
  • 牛黄膏/膏方(0)
  • 治谵狂大黄膏/膏方(0)
  • 防己膏/膏方(1)
  • 脚气敷膏贴/膏方(1)
  • 冶葛膏/膏方(2)
  • 脚气膏/膏方(0)
  • 紫雪膏/膏方(0)
  • 育神养阴安眠膏/膏方(3)
  • 养阴清热育神膏/膏方(1)
  • 养阴荣肤膏/膏方(0)
  • 凉阴和阳育神膏/膏方(4)
  • 养阴理脾膏/膏方(1)
  • 潜阳益阴育神膏/膏方(0)
  • 和肝调胃膏/膏方(1)
  • 杏仁乌枣膏/膏方(1)
  • 养心安神膏/膏方(0)
  • 天地煎/膏方(2)
  • 宁志膏/膏方(6)
  • 养阴润燥膏/膏方(0)
  • 附子膏/膏方(0)
  • 吴茱萸膏/膏方(3)
  • 杏粉膏/膏方(4)
  • 琥珀犀角膏/膏方(1)
  • 薄荷煎/膏方(1)
  • 蒲黄散膏/膏方(0)
  • 绿云膏/膏方(3)
  • 碧雪膏/膏方(1)
  • 神灵膏/膏方(4)
  • 黄连膏/膏方(0)
  • 射干膏/膏方(4)
  • 升麻泄热煎/膏方(0)
  • 龙胆煎/膏方(0)
  • 水浆不得入膏/膏方(1)
  • 口燥膏/膏方(0)
  • 升麻煎/膏方(2)
  • 泻胃热汤方/膏方(2)
  • 紫金膏/膏方(5)
  • 神圣膏/膏方(2)
  • 黄丹膏/膏方(5)
  • 贴手足心膏/膏方(3)
  • 蔷薇膏/膏方(1)
  • 塌气藁膏/膏方(3)
  • 羌活膏/膏方(12)
  • 贴顶膏/膏方(2)
  • 乌扇膏/膏方(3)
  • 小儿羌活膏/膏方(0)
  • 黄膏/膏方(1)
  • 葱涎膏/膏方(10)
  • 胡椒膏/膏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