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鉴定> 浏览文章
  【鉴定中药材名】黄芪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豆科植物黄芪(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或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的干燥根。本品原名黄耆。李时珍释其名曰:“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俗通作黄芪。”

  【药材历史考证】黄芪,原名黄耆,其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云:“生蜀郡山谷、白水、汉中。二月、十月采,阴干。”《新修本草》云:“此物叶似羊齿,或如蒺藜。独茎或作丛生。今出原州及华原者最良。蜀汉不复采用之。”《蜀本草》引《新修本草图经》云:“叶似羊齿草,独茎,枝扶疏。紫花。根如甘草,皮黄肉白,长二三尺许。”《四声本草》云:“出原州、华原谷子山。花黄。”《本草图经》曰:“今河东、陕西州郡多有之。根长二三尺已来。独茎,作丛生。枝干去地二三寸。其叶扶疏,作羊齿状,又如蒺藜苗。七月中开黄、紫花。其实作荚子,长寸许。八月中采根用,其皮折之如绵,谓之绵黄芪。”并附有“宪州黄芪”图。根据以上本草图文考证,其中主要品种应为黄芪(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黄花者)及淡紫花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f.purpurinus(Y.C.Ho)Y.C.Ho(紫花者)。《植物名实图考》载:“黄芪有数种,山西、蒙古产者最佳。”并有附图。据以上所载的图文考证,与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相近似。

  【植物形态鉴定

  1.黄芪(膜荚黄芪) :多年生草本,高0.5~1m。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13~27片,长5~10cm;叶柄长0.5~1cm;托叶离生,卵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4~10mm;小叶片椭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长7~30mm,宽3~12mm,顶端钝圆或微凹,具小尖头或不明显,基部圆形,全缘,上面近无毛,下面被服贴的白色柔毛。总状花序稍密,腋生,有10~20朵花;总花梗与叶近等长或较长;苞片线状披针形,长2~5mm,背面被白色柔毛;花梗长3~4mm,连同花序轴稍密被棕色或黑色柔毛;小苞片2;花萼钟状,长5~7mm,5齿裂,外面被白色或黑色柔毛,有时萼筒近于无毛,仅萼齿有毛,萼齿短,三角形至钻形,长仅为萼筒的1/4~1/5;花冠蝶形,黄色或淡黄色,旗瓣倒卵形,长12~20mm,顶端微凹,翼瓣较旗瓣稍短,瓣片长圆形,龙骨瓣与翼瓣近等长,瓣片半卵形;雄蕊10,两体;子房l室,有柄,被细柔毛,柱头无毛。荚果薄膜质,稍膨胀,半椭圆形,长2~3cm,宽8~12mm,顶端具尖刺,两面被白色或黑色细短柔毛,果颈超出萼外;种子3~8颗。花期6~8月,果期7~9月。

  2.蒙古黄芪:与黄芪主要区别特征:植株较矮小;小叶亦较小,长5~10mm,宽3~5mm;荚果无毛。

  【药材性状鉴定】本品呈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长30~90cm,直径1~3.5cm。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老根中心偶有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药材显微鉴定】横切面:木栓细胞多列。栓内层为3~5列厚角细胞。韧皮部射线外侧常弯曲,有裂隙;纤维成束,壁厚,木化或微木化,与筛管群交互排列;近栓内层处有时可见石细胞。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2~3个相聚;导管间有木纤维;射线中有时或见单个或2~4个成群的石细胞。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本品粉末黄白色。纤维成束或散离,直径8~30um,壁厚,表面有纵裂纹,初生壁常与次生壁分离,两端常断裂成须状,或较平截。具缘纹孔导管无色或橙黄色,具缘纹孔排列紧密。石细胞少见,圆形、长圆形或形状不规则,壁较厚。

  【药材理化鉴定

  1.取本品粉末3g,加水30ml浸渍过夜,滤过,取滤液1ml,加0.2%茚三酮试液2滴,在沸水中加热5分钟,冷后呈紫红色。(检查氨基酸、多肽)

  2.取上项水溶液1ml置试管中,于60℃水浴中加热10分钟,加5%a-萘酚乙醇溶液5滴,摇匀,沿管壁缓缓加入浓硫酸0.5ml,在试液与硫酸交界处出现紫红色环。(检查糖、多糖)

  3.取本品粉末2g,加酸性乙醇10ml.温浸2小时,滤过。将滤液调至中性,蒸干,加3%盐酸2ml,溶解残渣。各取滤液0.5ml,分别加碘化铋钾及碘化汞钾试剂各1滴,前者产生橙红色沉淀,后者产生白色沉淀。(检查生物碱)

  4.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10ml,放置过夜。滤过;取滤液1ml,在水浴上蒸干,用少量冰醋酸溶解残渣,加入醋酐一浓硫酸试剂(19;1)0.5ml,颜色由黄转变为红色~青色~污绿色。(检查甾醇)

  【商品规格

  特等:干货。呈圆柱形的单条,斩去疙瘩头或喇叭头,顶端问有空心。表面灰白色或淡褐色。质硬而韧。断面外层白色,中间淡黄色或黄色,有粉性。味甘,有生豆气。长70cm以上,上中部直径2cm以上,末端直径不小于0.6cm。无须根、老皮、虫蛀、霉变。

  一等:与特等区别为长50cm以上,上中部直径1.5cm以上,末端直径不小于0.5cm。

  二等:与特等区别为长40cm以上,上中部直径1cm以上,末端直径不小于0.4cm。间有老皮。

  三等:与特等区别为不分长短,上中部直径0.7cm以上,末端直径不小于0.3cm。间有破短节子。无须根、虫蛀、霉变。

  【生境分布】黄芪(膜荚黄芪)生于林缘、灌丛或疏林下,亦见于山坡草地或草甸中;分布于东北、华北及西北。蒙古黄芪生于向阳草地及山坡上;分布于黑龙江、河北、山西、内蒙古等省区。

  【采集加工】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根头,晒干。

  【饮片炮制

  1.黄芪: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2.蜜黄芪:取黄芪片,照蜜炙法炒至不粘手。

  【性能功用】甘,温。归肺经、脾经。补气固表,利尿消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蜜黄芪益气补中。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内服:9~30g,水煎服。

  【附注

  1.置通风干燥处贮藏,防潮,防蛀。 。

  2.关于黄芪的商品规格:①黄芪的品种较多,应发展优质的蒙古黄芪。②修下的侧根,斩为平头,根据条的粗细度,归入相应的等级内。

  3.红芪:为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Mazz.的干燥根。该种在我国部分地区常代替黄芪药用。因其根表面呈灰红棕色,故名红芪。产于宁夏、甘肃南部和四川西部。其功效与黄芪相同而稍逊。内服常用量:9~30g。

  红芪原植物主要区别特征:主根粗大,外皮红棕色。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3~12片;托叶长披针形,基部连合;小叶片卵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1~3.5cm,宽5~11mm。总状花序腋生,有20~25朵花;花梗丝状,长2~3mm;苞片钻形;花萼斜钟形,最下面的1枚萼齿较其余4枚萼齿长1倍;花冠淡黄色,旗瓣狭倒卵形,长约10mm,翼瓣与旗瓣等长,龙骨瓣比旗瓣和翼瓣长,长13~16mm。荚果有3~5荚节,荚节近圆形,宽约5ram;边缘有狭翅,表面被贴伏短柔毛。花期6~8月,果期7~9月。

  红芪药材性状特征:呈圆柱形,少有分枝,上端略粗,长10~50cm,直径O.6~2cm。表面灰红棕色,有纵皱纹、横长皮孔及少数支根痕,外皮易脱落,剥落处淡黄色。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棕色,射线放射状,形成层环浅棕色。气微,味微甜,嚼之略有豆腥味。

  红芪药材商品规格

  一等:干货。呈圆柱形的单条,斩去疙瘩头。表面红褐色。断面外层白色,中间黄白色。质坚,粉足,味甜。上中部直径1.3cm以上,长33cm以上。无须根、虫蛀、霉变。

  二等:与一等区别为上中部直径1cm以上,长23cm以上。无须尾、杂质、虫蛀、霉变。

  三等:与一等区别为上中部直径o.7cm以上,长短不分。间有破短节子。无须尾、杂质、虫蛀、霉变。

  红芪药材显微鉴别特征(横切面):木栓层为6~8列木栓细胞。皮层狭窄,外侧有2~4列厚角细胞。韧皮部较宽,外侧有裂隙,纤维成束散在,纤维壁厚,微木化;韧皮射线外侧常弯曲。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2~3个相聚,其周围有木纤维。纤维束周围的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

  4.黄芪的近缘植物混用品种和其他混乱品种非常多,应注鉴别。


关键字:黄芪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黄芪的传说故事/中药传说(6)
  • 黄芪的美容功效及方法/中药美容(8)
  • 黄芪/经典中药(6)
  • 炙黄芪/经典中药(1)
  • 黄芪白术治小儿厌食症/偏方秘方(0)
  • 茯苓黄芪治婴幼儿腹泻/偏方秘方(0)
  • 黄芪琥珀治前列腺肥大/偏方秘方(1)
  • 黄芪党参治血精症/偏方秘方(5)
  • 党参黄芪治遗精/偏方秘方(12)
  • 黄芪党参治早泄/偏方秘方(2)
  • 黄芪党参治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偏方秘方(5)
  • 升麻黄芪治产后尿潴留/偏方秘方(2)
  • 党参黄芪治产后尿潴留/偏方秘方(11)
  • 黄芪升麻治产后尿潴留/偏方秘方(1)
  • 生黄芪木香治更年期综合征/偏方秘方(1)
  • 党参黄芪治子宫脱垂/偏方秘方(7)
  • 杜仲黄芪汤治习惯性流产/偏方秘方(1)
  • 黄芪白术汤治闭经/偏方秘方(0)
  • 黄芪太子参治雷诺病/偏方秘方(2)
  • 黄芪桑枝汤治雷诺病/偏方秘方(2)
  • 黄芪当归汤治雷诺病/偏方秘方(0)
  • 黄芪熟地汤治泌尿系结石/偏方秘方(0)
  • 黄芪牛膝汤治泌尿系结石/偏方秘方(0)
  • 黄芪当归汤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偏方秘方(0)
  • 黄芪元胡汤治肛裂/偏方秘方(0)
  • 黄芪党参治脱肛/偏方秘方(9)
  • 黄芪银花汤治下肢溃疡/偏方秘方(2)
  • 黄芪当归治破伤风/偏方秘方(4)
  • 黄芪威灵仙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偏方秘方(1)
  • 黄芪白术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偏方秘方(0)
  • 二蛇黄芪汤治中风/偏方秘方(0)
  • 黄芪川芎治中风/偏方秘方(0)
  • 黄芪玄参治中风/偏方秘方(1)
  • 黄芪党参治肥胖症/偏方秘方(1)
  • 黄芪白术治失眠/偏方秘方(3)
  • 黄芪党参汤治慢性肾衰/偏方秘方(9)
  • 益母草黄芪治慢性肾炎/偏方秘方(1)
  • 黄芪鱼腥草治慢性肾炎/偏方秘方(6)
  • 黄芪仙灵脾治慢性肾炎/偏方秘方(0)
  • 黄芪牡蛎治肺结核/偏方秘方(3)
  • 黄芪马鞭草治肝硬化/偏方秘方(4)
  • 党参黄芪治肝硬化/偏方秘方(16)
  • 党参黄芪治脂肪肝/偏方秘方(1)
  • 黄芪女贞子治肝炎/偏方秘方(1)
  • 柴胡黄芪枳壳治急性胆囊炎/偏方秘方(1)
  • 黄芪银花治便秘/偏方秘方(2)
  • 葛根黄芪治肠炎/偏方秘方(1)
  • 黄芪太子参治上消化道出血/偏方秘方(0)
  • 黄芪桂枝治胃溃疡十二指肠/偏方秘方(0)
  • 党参黄芪治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偏方秘方(3)
  • 白头翁黄芪治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偏方秘方(2)
  • 黄芪党参治胃下垂/偏方秘方(2)
  • 潞党参黄芪治胃下垂/偏方秘方(0)
  • 黄芪太子参治贫血/偏方秘方(0)
  • 党参黄芪治贫血/偏方秘方(0)
  • 当归黄芪治贫血/偏方秘方(0)
  • 黄芪生地治糖尿病/偏方秘方(1)
  • 太子参黄芪治糖尿病/偏方秘方(1)
  • 黄芪党参治心力衰竭/偏方秘方(0)
  • 黄芪茯苓治心力衰竭/偏方秘方(0)
  • 黄芪太子参治心律失常/偏方秘方(2)
  • 黄芪檀香治心律失常/偏方秘方(1)
  • 黄芪玉竹茯苓治风湿性心脏病/偏方秘方(0)
  • 柴胡黄芪治病毒性心肌炎/偏方秘方(1)
  • 黄芪党参红花治冠心病/偏方秘方(3)
  • 板蓝根黄芪液治感冒/偏方秘方(2)
  • 首乌黄芪治高血压/偏方秘方(1)
  • 黄芪白术治低血压病/偏方秘方(0)
  • 党参黄芪治低血压/偏方秘方(0)
  • 黄芪当归治低血压/偏方秘方(1)
  • 黄芪丹参治病毒性心肌炎/偏方秘方(1)
  • 黄芪的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中药养生(1)
  • 西洋参黄芪胶囊/中成药大全(10)
  • 黄芪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饮片炮制(2)
  • 生肌长肉膏药/膏方(2)
  • 黄芪膏/膏方(3)
  • 黄芪鸡骨草炖肉/药膳食疗(2)
  • 黄芪鸡粥/药膳食疗(4)
  • 黄芪冬瓜汤/药膳食疗(1)
  • 黄芪茶/药膳食疗(3)
  • 黄芪大枣包子/药膳食疗(2)
  • 黄芪炖柴鸡/药膳食疗(1)
  • 黄芪炖乳鸽/药膳食疗(4)
  • 桂枣黄芪粥/药膳食疗(3)
  • 黄芪鳝鱼汤/药膳食疗(1)
  • 黄芪当归粥/药膳食疗(1)
  • 姜枣黄芪汤/药膳食疗(3)
  • 黄芪瘦肉鲫鱼火锅/药膳食疗(3)
  • 黄芪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10)
  • 芪斛酒/药酒大全(2)
  • 生白扶正酒/药酒大全(2)
  • 寿尔康酒/药酒大全(0)
  • 古汉养生酒/药酒大全(2)
  • 黄芪苦酒方/药酒大全(3)
  • 益气补虚酒/药酒大全(2)
  • 石斛参地酒/药酒大全(0)
  • 黄芪红花酒/药酒大全(0)
  • 三黄参归酒/药酒大全(0)
  • 延年益寿酒/药酒大全(2)
  • 肉桂黄芪酒/药酒大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