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牛蒡根
Niú Bànɡ Gēn
牛蒡根
别名:恶实根、鼠粘根、牛菜
功效作用:祛风热,消肿毒。治风毒面肿,头晕,咽喉热肿,齿痛,咳嗽,消渴,痈疽疮疥。
英文名:Great Burdock Achene, Root of Great Burdock
始载于《药性论》毒性无毒归经心经、肺经药性寒药味苦

  

目录

  1. 基本资料

    1. 英文名:

    2. 别名:
    3. 来源
    4. 植物形态
    5. 药材
    6. 采集
  2. 药用价值
    1. 主要功能
    2. 中医药理作用
    3. 西医药理作用
  3. 营养保健价值
    1. 药食蔬菜
    2. 营养成分
  4. 保健食谱

基本资料


英文名:

??????? radix bardanae  


别名:

??????? 恶实根(《别录》),鼠粘根(《延年方》),牛菜(《本草衍义》)。  

来源

??????? 菊科植物牛蒡的根。  

植物形态

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可达10米。小枝、叶柄及花序梗均密生灰色星状柔毛。叶互生;有柄;叶片倒卵状长椭圆形,长5~15厘米,宽2~9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具不整齐的波状锯齿,上面沿主脉和下面均有星状毛;托叶小,早落。花杂性,具短梗。成顶生的总状花序;雄花序呈短葇荑状,发生于秋季叶落以后,裸露过冬,翌年早春于叶未发前开放,基部无叶,有发育不全的雌蕊。两性花与叶同时开放,花序长3~6厘米、通常基部有1~3苞叶;花萼倒圆锥形,5齿裂;花瓣5,钻形,比萼片稍短;雄蕊5,花丝极短;雌蕊子房半下位,花柱2条,向外卷曲。蒴果2瓣裂,数至10个集成总状果序,下垂,褐色,密布苍白色皮孔。种子暗棕色,有光泽,顶端凹陷。花期4~5月。果期7~8月。

生于山坡杂木林中或岩石隙中。分布陕西、河南、湖北、江苏、安徽、浙江等地。  

药材

?

根呈纺锤状,肉质而直,皮部黑褐色,有皱纹,内呈黄白色;味微苦而性粘。  

采集

??????? 10月间采挖2年以上的根,洗净晒干。  

药用价值

主要功能

?

疏风散热、解毒消肿,用于风热感冒、咳嗽、咽喉肿痛、便秘、风火上扰之头晕、耳鸣耳聋、目昏,外用治头面风毒赤肿、热毒牙痛、齿龈肿痛、痈疸恶疮、痔疮、风湿痹痛,肢节拘挛等。[注意]脾胃虚弱者不宜。若作食用,须先经蒸或煮过,以减弱其寒凉降泄之性。  

中医药理作用

?

①《纲目》:"苦,寒,无毒。"

②《分类草药性》:"味甜,性刚。"

③《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苦涩,无毒。"

【归经】《得配本草》:"入手太阴经。"

【功用主治】祛风热,消肿毒。治风毒面肿,头晕,咽喉热肿,齿痛,咳嗽,消渴,痈疽疮疥。

①《别录》:"根、茎疗伤寒寒热,汗出中风、面肿,消渴,热中,逐水。"

②《药性论》:"根,细切如豆,面拌作饭食之,消胀壅。又能拓一切肿毒,用根、叶少许盐花捣。"

③《唐本草》:"主牙齿疼痛,劳疟,脚缓弱,风毒,痈疽,咳嗽伤肺,肺壅;疝瘕,积血。主诸风,症瘕,冷气。"

④《本草拾遗》:"浸酒去风,又主恶疮。"

⑤《分类草药性》:"治头晕,风热,眼昏云翳,耳鸣,耳聋,腰痛,外治脱肛。"

⑥《贵州民间方药集》:"治伤暑。"

⑦《四川中药志》:"治疥疮。"

⑧《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劳伤乏力:牛鼻栓根二至三两。水煎,冲黄酒、红糖,早、晚饭前各服一次。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或捣汁。外用:捣敷、熬膏涂贴或煎水洗。

【选方】①治热攻心,烦躁恍惚:牛蒡根捣汁一升,食后分为三服。(《食医心镜》)

②治头面忽肿,热毒风内攻,或手足头面赤肿,触着痛:牛蒡子根洗净烂研,酒煎成膏,摊在纸上,贴肿毒,仍热酒调下,一服肿止痛减。(《斗门方》)

③治反花疮,并治积年诸疮:牛蒡根热捣,和腊月猪脂封上。(《千金方》)

④治喉中热肿:鼠粘根(切)一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四服。忌蒜、面。(《延年方》)

⑤治头晕痛:牛蒡子根四两,老人头(酒洗)一两,熬水服。(《重庆草药》)

⑥治热毒牙痛,齿龈肿痛不可忍:牛蒡根一斤,捣汁,入盐花一钱,银器中熬成膏,每用涂齿龈上,重者不过二、三度。(《圣惠方》)

⑦治痔疮:牛蒡子根、漏芦根,嫩猪大肠服。(《重庆草药》)

⑧治瘿:鼠粘草根汤洗,细切除皮者一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温三服,服相去如人行四、五里服,宜服六剂。(《救急方》)

⑨治耳卒肿:牛蒡根净洗细切,捣绞取汁一升,于银锅中熬成膏,涂于肿上。(《圣惠方》)

⑩治虚弱脚软无力:牛蒡子根炖鸡、炖肉服。(《重庆草药》)  

西医药理作用

??????

1、清肠通便的作用。牛蒡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大肠蠕动,帮助排便,降低体内胆固醇,减少毒素、废物在体内积存,有预防和治疗便秘的功能。

2、降血压的作用。牛蒡根中所含有的牛蒡甙能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3、抗菌作用。牛蒡中含有抗菌成分,主要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小抑菌浓度为4000μg/ml。

4、降血糖作用。牛蒂中含有菊糖,其水提物能显著而持久地降低大鼠血糖,能增高碳水化合物耐受量。

5、利尿及泻下作用。牛蒡甙有轻度的利尿及泻下作用,能引起小鼠的轻度举尾反应。

6、抗肿瘤作用。牛蒡苦素具有抗癌作用,能抑制癌细胞中磷酸果糖基酶的活性,牛蒡甙元亦有抗癌活性。

7、治疗肾炎的作用。牛蒡甙和牛蒡酚有抗肾炎活性,能有效地治疗急性进行性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

8、.促生长作用。 牛蒡根制备的天然食用纤维(di-etary fiber.DF),不同比例地加入含有中毒剂量的苋紫(ama-ranth)的基础饮食中,喂饲断奶大鼠,结果使大鼠成长加速,并超过单用基础饮食组大鼠[1]。

9、其他作用。 用二氯甲烷和乙醇,从朱蒡根中分离得抑制肿瘤生长的物质[2]。此外,还有抗菌及抗真菌作用[3]。  

营养保健价值

药食蔬菜

牛蒡是一种根茎类植物,为菊科多年生草本药食两用蔬菜。原产于北欧、西伯利亚和中国。牛蒡的形状颇似人参,因此在日本有“东洋参”之称,一直就被日、韩、欧美和台湾地区公认为营养价值极高的特种保健型蔬菜。享有蔬菜之王的美誉。其根粗壮,长短因品种而异,一般为40~100cm,外表面淡棕色至棕褐色,有许多明显的纵向沟纹,质地稍软且粘。在我国《现代中药学大词典》和《中药大词典》中都提出了牛蒡有抗菌、抗肿瘤生长、促进新陈代谢的药理作用。美国著名的保健专家艾尔.敏德尔博士在《抗衰老圣典》中将牛蒡形容为“是一种可以帮助人体维持良好工作状态(从幼年到老年)的温和营养药草,牛蒡可日食而无任何副作用,且对体内系统的平衡具有复原功效”。  

营养成分

?

牛蒡富含菊糖、纤维素、蛋白质、钙、磷、铁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胡萝卜素比胡萝卜高150倍,蛋白质和钙的含量为根类蔬菜之首。每100克鲜菜中含水分约87克,蛋白质4.1-4.7克,碳水化合物3.0-3.5克,脂肪0.1克,纤维素1.3-1.5克。胡萝卜素高达390毫克。维生素Cl.9毫克。在矿物质元素中含钙240毫克,磷106毫克,铁7.6毫克,并含菊糖及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及氨基酸,它能清除体内垃圾和毒素、改善体内循环,有一定的利尿解热、抑制发炎的作用,尤其对糖尿病、肥胖症、风湿、解肝毒、便秘等有明显疗效。

牛蒡含有牛蒡甙、蛋白质、挥发油、生物碱、菊糖、VB1、VB2及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药用和食用价值都较高。经常食用牛蒂根有促进血液循环、清除肠胃垃圾、防止人体过早衰老、润泽肌肤、防止中风和高血压、清肠排毒、降低胆固醇和血糖,并适合糖尿病患者长期食用(因牛蒡根中含有菊糖),对类风湿、抗真菌有一定疗效,对癌症和尿毒症也有很好的预防和抑制作用,因此被誉为大自然的最佳清血剂。  

保健食谱

?

1 、牛蒡鱼蓉羹

材料:牛蒡100g,鱼肉100g,西红柿15g,豌豆25g,面包100g,肉汤250g,干香菇15g,植物油150g(实耗25g),黄酒、味精、盐、干淀粉各适量。

做法:先将香菇用水泡发去根切成小方丁,将牛蒡剁碎,西红柿、面包丁面粉用水调好;取鱼肉下开水锅,微火煮熟后捞出碾成碎泥;肉汤烧开倒入鱼肉泥、捣碎的牛蒡、豌豆、香菇丁、西红柿丁、味精、黄酒、盐等。待水再开时加入湿淀粉,略搅几下,加入猪油做成鱼蓉羹;再取植物油倒入锅中,倒上鱼蓉羹即成。

功效:补益脾胃,适用于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等。

2、 牛蒡猪肚丝

材料:牛蒡丝100g,肥猪肚丝1只,豆豉、葱白各适量。

做法:先将猪肚洗净,猪肚与牛蒡丝同时放入开水锅中,煮至猪肚将熟,再加入葱白、豆豉、盐调味,捞出猪肚切成片即成。

功效:补脾益气,适用于糖尿病、消渴症(患者宜空腹食用效果更佳,渴则饮汤。)

3、牛蒡海带羹

材料:牛蒡1000g,海带30g,草决明15颗。

做法:将牛蒡丝、海带和草决明一同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煨汤熟后去草决明(牛蒡可食用)即成。

功效:清肝、化痰,适用于结膜炎、高血压、肝火旺引起的面赤头痛等。

4、牛蒡杜仲羹

材料:牛蒡100颗,鹌鹑3只,杜仲30g,淮山药60g,枸杞子15g,生姜8g,红枣10g,精盐适量。

做法:先将洗净的鹌鹑与牛蒡、杜仲、枸杞子、去核红枣、生姜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再转用文火烧3h,加精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益肝肾,强肾壮骨。

5、清热蒡翁汁:鲜牛蒡根150g,捣烂,绞取汁液,每次用2匙,可加适量蜂蜜调匀服。

源于《圣惠方》、《食医心镜》。本方取牛蒡根清退里热而除烦渴。用于温热病,热盛心烦,或余热不退,烦躁发渴,不欲饮食。

6、牛蒡地骷髅汤:牛蒡根30g,地骷髅(老萝卜头)60g。加水煎汤服。

本方以牛蒡根清肺热,地骷髅化痰利气,且均可利水。用于肺热咳嗽,面目浮肿。

7、牛蒡利咽汤:鲜牛蒡根120g,加水煎服。

源于《延年方》。本方有清热解毒、利咽喉的功效。用于肺胃有热,咽喉肿痛。

《普济方》治小儿咽肿,用牛蒡根捣汁,细咽之,其意与上方同。

8、牛蒡根粥:牛蒡根3条,切段,以水煮烂,去渣取汁,加粳米50g,煮粥顿服。

源于《普济方》。本方取牛蒡根清热解毒、消疮肿。用于诸疮肿痛。

9、黄牛大豆酒:地黄、牛蒡根各30g,切段,黄豆60g,炒香。以黄酒500g浸渍。每次饮1~2杯。

源于《集验方》。本方取地黄能补肾,《本草经》谓能“除痹”,《日华诸家本草》谓能“助筋骨”(现代研究证实本品对实验性关节炎有明显的抗炎作用);牛蒡根、黄豆均能除湿疗痹。原方谓“服此壮肾,……益气力”,用于“老人风湿久痹,筋挛骨痛”。

关键字:牛蒡
上一篇: 牛蒡
下一篇:牛蒡子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牛蒡子的传说故事/中药传说(8)
  • 牛蒡子/经典中药(8)
  • 牛蒡子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中药养生(7)
  • 牛蒡子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7)
  • 牛蒡子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5)
  • 泻肺大黄煎/膏方(3)
  • 牛蒡子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11)
  • 牛蒡蝉蜕酒/药酒大全(6)
  • 松节酒/药酒大全(5)
  • 牛蒡子木脂素/中药提取物(7)
  • 瓜蒌牛蒡汤/中药方剂(8)
  • 牛蒡解肌汤/中药方剂(3)
  • 宣毒发表汤/中药方剂(5)
  • 山牛蒡/中药图谱(8)
  • 牛蒡子/中药图谱(18)
  • 牛蒡/中药图谱(28)
  • 山牛蒡/中华本草(5)
  • 牛蒡子/中华本草(7)
  • 牛蒡茎叶/中华本草(7)
  • 牛蒡根/中华本草(10)
  • 臭山牛蒡/中华本草(8)
  • 山牛蒡/中草药汇编(4)
  • 牛蒡/中草药汇编(7)
  • 牛蒡子/中药材(14)
  • 山牛蒡/中草药大全(9)
  • 牛蒡子/中草药大全(22)
  • 牛蒡茎叶/中草药大全(7)
  • 牛蒡根/中草药大全(4)
  • 牛蒡/中草药大全(9)
  • 漏蓝茶/药茶(25)
  • 紫蝉茶/药茶(19)
  • 升芩茶/药茶(10)
  • 牛蒡子茶/药茶(12)
  • 牛荆茶/药茶(8)
  • 牛萍茶/药茶(7)
  • 牛蚕茶/药茶(13)
  • 牛旋茶/药茶(11)
  • 牛苍茶/药茶(9)
  • 牛蒡消痛茶/药茶(12)
  • 牛蒡解肌茶/药茶(18)
  • 草部·恶实/本草纲目(11)
  • 臭山牛蒡/中草药大全(12)
  • 阳和解凝膏/传统方剂(16)
  • 补肺阿胶汤/传统方剂(6)
  • 牛蒡子散/传统方剂(28)
  • 牛蒡解肌汤/传统方剂(20)
  • 解肌透痧汤/传统方剂(300)
  • 牛蒡子/中草药大全(37)
  • 牛蒡子/中国药典2015年版(14)
  • 牛蒡子/中药手册(22)
  • 牛蒡-恶实/中药手册(9)
  • 牛蒡茎叶/中药手册(14)
  • 牛蒡根/中药手册(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