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兽药标准> 中国兽药典2020版> 二部 中药> 中药制剂> 浏览文章

乌  梅  散

Wumei  San

 

【处方】  乌梅15g       柿饼24g       黄连6g       姜黄6g       诃子9g

【制法】以上5味,粉碎,过筛,混匀,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的粉末;气微香,味苦。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  果皮纤维层淡黄色,斜向交错排列,壁较薄,有纹孔(诃子).果皮表皮细胞淡黄棕色,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壁稍厚,表皮布有单细胞非腺毛或 毛茸脱落后的痕迹(乌梅).纤维束鲜黄色,壁稍厚,纹孔明显(黄连).糊化淀粉粒团块黄色

(姜黄).

(2)取本品少许,滴加乙醇及30%硝酸溶液装片,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淡黄色针簇状结晶。

(3)取本品0.5g,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置中性氧化铝柱(100~200 目,5g,内径1.0~1.5cm)上,用甲醇10ml分次洗脱,合并流出液与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 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连对照药材50mg,加甲醇5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 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  录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已烷-乙酸乙酯-异 丙醇-甲醇-水-三乙胺(3: 3.5: 1: 1.5: 0.5:1)为展开剂,置氨蒸气饱和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 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 上,显相同的黄色荧光斑点。

【检查】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0101).

【功能】清热解毒,涩肠止泻。

【主治】幼畜奶泻。

【用法与用量】  驹、犊30~60g;羔羊、仔猪10~15g.

【贮藏】密闭,防潮。

 

 


关键字:乌梅
上一篇: 公 英 散
下一篇:双黄连口服液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乌梅的传说故事/中药传说(3)
  • 乌梅的美容功效及方法/中药美容(18)
  • 乌梅/经典中药(4)
  • 乌梅麦冬治小儿夏季热/偏方秘方(3)
  • 乌梅艾叶治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偏方秘方(1)
  • 黄柏乌梅治慢性前列腺炎/偏方秘方(0)
  • 乌梅党参治男性不育症/偏方秘方(15)
  • 乌梅轻粉治疔疮/偏方秘方(3)
  • 乌梅败酱治肠炎/偏方秘方(1)
  • 乌梅黄芩治烧烫伤/偏方秘方(1)
  • 乌梅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中药养生(5)
  • 乌梅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0)
  • 乌梅丸/中成药大全(15)
  • 乌梅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11)
  • 乌梅荔枝膏/膏方(0)
  • 元霜膏/膏方(1)
  • 猪骨煎/膏方(1)
  • 乌梅饮/药膳食疗(1)
  • 花酒/药酒大全(0)
  • 黄芪乌梅酒/药酒大全(0)
  • 乌梅酒/药酒大全(1)
  • 椒梅汤/中药方剂(1)
  • 乌梅/中药图谱(12)
  • 乌梅/中华本草(3)
  • 乌梅散/中药_散剂(31)
  • 乌梅/中药材(14)
  • 乌梅/中草药大全(3)
  • 连梅茶/药茶(6)
  • 石梅茶/药茶(8)
  • 竹梅茶/药茶(5)
  • 风梅茶/药茶(5)
  • 抗敏茶/药茶(7)
  • 栝乌茶/药茶(10)
  • 橘红夏茶/药茶(0)
  • 厚槟茶/药茶(4)
  • 枳连茶/药茶(1)
  • 艾神茶/药茶(1)
  • 白芍梅茶/药茶(2)
  • 乌梅甘茶/药茶(5)
  • 乌梅丸/传统方剂(17)
  • 驱蛔汤/传统方剂(20)
  • 驱蛔汤/传统方剂(24)
  • 乌梅丸/传统方剂(13)
  • 乌梅/中草药大全(15)
  • 乌梅丸/中国药典2015年版(17)
  • 乌梅/中国药典2015年版(13)
  • 乌梅止泻散/粉散剂(25)
  • 乌梅丸/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1)
  • 乌梅散/历史药品质量标准(9)
  • 春梅颗粒(乌梅冲剂)/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4)
  • 乌梅/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乌梅/中药手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