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人药标准>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 浏览文章
栀子
拼音名:Zhizi
英文名:FRUCTUSGARDENIAE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jasminoides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9~11月果实成熟呈红黄色时采收,除去果梗及杂质,蒸至上汽或置沸水中略烫,取出,干燥。
【性状】本品呈长卵圆形或椭圆形,长1.5~3.5cm,直径1~1.5cm。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具6条翅状纵棱,棱间常有1条明显的纵脉纹,并有分枝。顶端残存萼片,基部稍尖,有残留果梗。果皮薄而脆,略有光泽;内表面色较浅,有光泽,具2~3条隆起的假隔膜。种子多数,扁卵圆形,集结成团,深红色或红黄色,表面密具细小疣状突起。气微,味微酸而苦。
鉴别(1)本品粉末红棕色。果皮石细胞类长方形;果皮纤维细长,梭形,直径约10μm,长约至110μm,常交错、斜向镶嵌状排列;含晶石细胞类圆形或多角形,直径17~31μm,壁厚,胞腔内含草酸钙方晶,直径约8μm。种皮石细胞黄色或淡棕色,长多角形、长方形或形状不规则,直径60~112μm,长至230μm,壁厚,纹孔甚大,胞腔棕红色。草酸钙簇晶直径19~34μm。
(2)取本品粉末0.2g,加水5ml,置水浴中加热3分钟,滤过。取滤液5滴,置蒸发皿中,蒸干,加硫酸1滴,即显蓝绿色,迅速变为褐色,继转为紫褐色。
(3)取本品粉末1g,加75%乙醇10ml,置温水浴中浸2小时,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栀子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丙酮-甲酸-水(5:5: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硫酸乙醇(5→10)溶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总灰分不得过6.0%(附录ⅨK)。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8nm。理论板数按栀子苷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栀子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30μg的溶液,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0.1g【同时另取本品粉末测定水分(附录ⅨH第一法)】,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栀子苷(C17H24O10)不得少于1.8%。
【炮制】栀子除去杂质,碾碎。炒栀子取净栀子,照清炒法(附录ⅡD)炒至黄褐色。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心、肺、三焦经。
【功能与主治】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用法与用量】6~9g。外用生品适量,研末调敷。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关键字:栀子
上一篇: 焦栀子
下一篇:柏子仁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栀子的传说故事/中药传说(7)
  • 栀子的美容功效及方法/中药美容(2)
  • 栀子/经典中药(0)
  • 栀子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中药养生(2)
  • 栀子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0)
  • 栀子金花丸/中成药大全(0)
  • 栀子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3)
  • 消水膏/膏方(0)
  • 栀子仁粥/药膳食疗(1)
  • 栀子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5)
  • 冠心酒/药酒大全(3)
  • 菌陈栀子酒/药酒大全(0)
  • 栀黄酒/药酒大全(0)
  • 大黄栀子酒/药酒大全(2)
  • 二仁酒/药酒大全(3)
  • 栀子酒/药酒大全(0)
  • 栀地酒/药酒大全(0)
  • 栀子水提物/中药提取物(3)
  • 栀子环烯醚萜苷/中药提取物(0)
  • 栀子柏皮汤/中药方剂(0)
  • 栀子豉汤/中药方剂(3)
  • 栀子叶/中药图谱(9)
  • 栀子花根/中药图谱(18)
  • 栀子花/中药图谱(4)
  • 栀子/中药图谱(14)
  • 栀子叶/中华本草(6)
  • 栀子花/中华本草(2)
  • 栀子根/中华本草(2)
  • 栀子/中华本草(7)
  • 小果栀子/中华本草(2)
  • 栀子叶/中草药大全(12)
  • 栀子花根/中草药大全(12)
  • 栀子花/中草药大全(14)
  • 栀子根/中草药大全(17)
  • 栀子/中草药大全(13)
  • 小果栀子/中草药大全(2)
  • 焦栀子/中草药大全(0)
  • 翘风茶/药茶(18)
  • 大黄枳芍茶/药茶(22)
  • 蒲肝茶/药茶(22)
  • 清热栀连茶/药茶(5)
  • 清肝茶/药茶(5)
  • 辛白茶/药茶(2)
  • 菌栀茶/药茶(3)
  • 石钱茶/药茶(6)
  • 木部·栀子/本草纲目(25)
  • 咳血方/传统方剂(14)
  • 凉膈散/传统方剂(9)
  • 加味五淋散/传统方剂(6)
  • 加味五苓散/传统方剂(11)
  • 栀子柏皮汤/传统方剂(7)
  • 清金化痰汤/传统方剂(3)
  • 翘荷汤/传统方剂(1)
  • 石决明散/传统方剂(3)
  • 越鞠丸/传统方剂(2)
  • 栀子清肝汤/传统方剂(14)
  • 清热泻脾散/传统方剂(30)
  • 栀子金花丸/传统方剂(10)
  • 清胆汤/传统方剂(9)
  • 清咽利膈汤/传统方剂(29)
  • 栀子胜奇散/传统方剂(5)
  • 栀子黄色素/辅料手册(6)
  • 栀子/中草药大全(23)
  • 焦栀子/中草药大全(10)
  • 栀子金花丸/中国药典2015年版(12)
  • 焦栀子/中国药典2015年版(16)
  • 栀子/中国药典2015年版(18)
  • 焦栀子/历史药品质量标准(27)
  • 栀子/中药手册(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