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药性论》
【拼音名】Niú Bànɡ Jīnɡ Yè
【别名】大夫叶(《中药志》)。
【来源】菊科植物牛蒡的叶片。
【药理作用】叶含抗菌物质最多,主要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小抑制浓度为每毫升400微克,叶之浆汁亦有一定作用。抗菌成分在开花期含率最高;但植物中又含氧化酶,能破坏抗菌成分,故在收获后宜即用乙醇蒸气以破坏氧化酶,但又要注意不使乙醇凝于植物上,否则抗菌成分将被溶出而遭受损失。
【性味】《药性论》:味甘,无毒。
【功能主治】
治头风痛,烦闷,金疮,乳痈。皮肤风痒。
①《药性论》:牛蒡单用,主面目烦闷,四肢不健,通十二经脉,治五脏恶气,可常作菜食之,令人身轻。又:茎叶取汁,夏月多浴,去皮间习习如虫行风。洗了,慎风少时。
②《食疗本草》:金疮,取叶贴之。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外用:煎水洗,熬膏涂或以叶贴疮。
【附方】
①治风头及脑掣痛不可禁者:牛蒡茎叶,捣取浓汁二升,合无灰酒一升,盐花一匙头,煻火煎令稠成膏,以摩痛处,风毒散自止。亦主时行头痛。摩时须极力令作热乃速效。冬月无苗,用根代之亦可。(《箧中方》)
②治急性乳腺炎:牛蒡子叶(干品三钱,鲜品一两),水煎当茶。(《全展选编·外科》)
【摘录】《中药大辞典》
关键字:牛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