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人药标准> 中国药典2015年版> 浏览文章
补益蒺藜丸
Buyi Jili Wan

【处方】炙黄芪150g 炒白术150g
山药100g 茯零50g
白扁豆50g 麸炒芡实50g
当归100g 沙苑子500g
菟丝子100g 陈皮50g
【制法】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30~150g,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色至棕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甘。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表面有极细微的斜向交错纹理(当归)。草酸钙针晶细小,长10~32μm,不规则地充塞于薄壁细胞中(炒白术)。 种皮栅状细胞成片,无色,长26~213μm,宽5~26μm(白扁豆)。种皮栅状细胞2列,内列较外列长,有光辉带(菟丝子)。外胚乳细胞成片或单个散在,呈长方形或长多角形,胞腔内充 满类球形的复粒淀粉(麸炒芡实)。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 遇水合氯醛试液后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茯苓)。
(2)取本品12g,剪碎,加乙醚5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当归对照药材0.5g,加乙醚1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 (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 颜色的荧光斑点。
(3)取本品12g,剪碎,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橙皮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饱和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水(100:17:1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置紫外光灯(365mn)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4)取本品12g,剪碎,加正己烷2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术对照药材0.5g,加正己烷5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 0502)试验,吸取上述新制备的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通则0108)。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1%磷酸溶液(18:8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3nm。理论板数按橙皮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橙皮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3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重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剪碎,取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加热回流提取1小时,取出,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丸含陈皮以橙皮苷(C28H34O15)计,不得少于3.0mg。
【功能与主治】健脾补肾,益气明目。用于脾肾不足,眼目昏花,视物不清,腰痠气短。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
【注意】忌食辛辣食物。
【规格】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关键字:补益 蒺藜
上一篇: 补益地黄丸
下一篇:补脾益肠丸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蒺藜/经典中药(13)
  • 蒺藜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3)
  • 补益强心片/中成药大全(3)
  • 明目蒺藜丸/中成药大全(7)
  • 蒺藜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20)
  • 补益鹿茸煎/膏方(4)
  • 酥蜜膏酒止气嗽通声方/膏方(4)
  • 乌蛇浸酒方/药酒大全(2)
  • 补益杞圆酒/药酒大全(6)
  • 内补黄芪汤/中药方剂(7)
  • 补肺汤/中药方剂(4)
  • 蒺藜叶黄芪/中国植物志(4)
  • 拟蒺藜黄芪/中国植物志(5)
  • 蒺藜/中药图谱(9)
  • 软蒺藜/中华本草(5)
  • 蒺藜苗/中华本草(6)
  • 蒺藜花/中华本草(5)
  • 蒺藜根/中华本草(9)
  • 刺蒺藜/中华本草(6)
  • 蒺藜/中药材(13)
  • 软蒺藜/中草药大全(6)
  • 蒺藜苗/中草药大全(7)
  • 蒺藜花/中草药大全(3)
  • 蒺藜根/中草药大全(6)
  • 蒺藜/中草药大全(6)
  • 补益清宫散/中药散剂(40)
  • 酱明茶/药茶(10)
  • 蔓荆防感茶/药茶(6)
  • 车藜茶/药茶(2)
  • 虫部·蜈蚣/本草纲目(6)
  • 谷部·沙蓬/本草纲目(6)
  • 草部·蒺藜/本草纲目(5)
  • 金锁固精丸/传统方剂(14)
  • 刺蒺藜/中草药大全(8)
  • 胶艾汤(又名:芎归胶艾汤)/传统方剂(9)
  • 健步虎潜丸/传统方剂(9)
  • 五子衍宗丸/传统方剂(9)
  • 七宝美髯丹/传统方剂(4)
  • 补天大造丸/传统方剂(2)
  • 龟鹿二仙胶/传统方剂(8)
  • 地黄饮子/传统方剂(13)
  • 温胞饮/传统方剂(5)
  • 益肾调经汤/传统方剂(2)
  • 养荣壮肾汤/传统方剂(6)
  • 补肾活血汤/传统方剂(5)
  • 补肾明目丸/传统方剂(4)
  • 壮筋续骨丹/传统方剂(7)
  • 二仙汤/传统方剂(5)
  • 毓麟珠/传统方剂(5)
  • 温肾丸/传统方剂(5)
  • 四味回阳饮/传统方剂(8)
  • 调肝汤/传统方剂(4)
  • 补肾壮筋汤/传统方剂(5)
  • 内补丸/传统方剂(6)
  • 右归饮/传统方剂(7)
  • 七福饮/传统方剂(3)
  • 七味都气丸/传统方剂(6)
  • 青娥丸/传统方剂(7)
  • 十补丸/传统方剂(6)
  • 济生肾气丸加减/传统方剂(5)
  • 济生肾气丸/传统方剂(5)
  • 右归丸/传统方剂(3)
  • 金匮肾气丸/传统方剂(13)
  • 加减复脉汤/传统方剂(8)
  • 玉液汤/传统方剂(5)
  • 左归饮/传统方剂(5)
  • 滋阴除湿汤/传统方剂(6)
  • 益阴汤/传统方剂(8)
  • 虎潜丸/传统方剂(7)
  • 芍药甘草汤/传统方剂(3)
  • 耳聋左慈丸/传统方剂(9)
  • 归肾丸/传统方剂(8)
  • 加减一阴煎/传统方剂(3)
  • 加味麦门冬汤/传统方剂(7)
  • 化阴煎/传统方剂(5)
  • 滋水清肝饮/传统方剂(7)
  • 清海丸/传统方剂(3)
  • 养精种玉汤/传统方剂(14)
  • 养胃增液汤/传统方剂(6)
  • 养金汤/传统方剂(5)
  • 月华丸/传统方剂(4)
  • 上下相资汤/传统方剂(6)
  • 通幽汤/传统方剂(5)
  • 固阴煎/传统方剂(5)
  • 明目地黄汤/传统方剂(5)
  • 茜根散/传统方剂(7)
  • 补肝汤/传统方剂(10)
  • 二至丸/传统方剂(11)
  • 补肺阿胶汤/传统方剂(6)
  • 石斛夜光丸/传统方剂(7)
  • 地参菊花汤/传统方剂(4)
  • 两地汤/传统方剂(5)
  • 甘露饮/传统方剂(10)
  • 杞菊地黄丸/传统方剂(8)
  • 一贯煎/传统方剂(5)
  • 大补阴丸/传统方剂(5)
  • 左归丸/传统方剂(3)
  • 肠宁汤/传统方剂(6)
  • 寿胎丸/传统方剂(8)
  • 助阳活血汤/传统方剂(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