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华本草> 浏览文章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拼音名】Zhú Yè Jiāo Gēn

【英文名】Root of Chinese Wingleaf Prickyash

【别名】散血飞、见血飞、野花椒根、竹叶总管根。

【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竹叶椒Zanthoxylum armatum DC。的根皮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anthoxylum armatum DC.[Z.planispinum Sieb.et Zucc.;Z.alatum Roxb.var.planispinum Rehd.et Wils.]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根皮鲜用或连根切片晒干备用。

【原形态】竹叶椒 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4m。枝直出而扩展,有弯曲而基部扁平的皮刺,老枝上的皮刺基部木栓化,茎干上的刺其基部为扁圆形垫状。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轴无毛,具宽翼和皮刺;小叶无柄;小叶片3-5,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9cm,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小圆齿,两面无毛而疏生透明腺点,主脉上具针刺,例脉不明显,纸质。聚伞状圆锥花序,腋生,长2-6cm;花被片6-8,药隔顶部有腺点一颗;雌花心皮2-4,通常l-2个发育。蓇葖果1-2瓣,稀3瓣,红色,表面有突起的腺点。种子卵形,黑色,有光泽。花期3-5月,果期6-8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300m以下的山坡疏林、灌丛中及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台湾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0.5-2.6cm,暗灰色至灰黄色,有较密的浅纵沟。质坚硬,折断面纤维性,横断面栓皮灰黄色,皮部淡棕色,木部黄白色。味苦,麻舌。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外为落皮层。韧皮部外侧有石细胞及纤维,石细胞数个成群散在;纤维数个至20余个成束,排成数层,外侧稀疏,内侧断续成环。木质部中导管单个或2-4个相连,多数径向排列。

【化学成份】根含崖椒碱(γ-fagarine),木兰花减(magnoflorine),竹叶椒碱(xanthoplanine);根皮含白鲜碱(dictamnine),茵芋碱(skimmianine)和木兰花碱;花椒根碱(zanthobungeanine);根还含木脂体化合物左旋细辛素(asarinin),左旋竹叶椒脂素(planinin),构型为(1R,2R,5R,6S)-2-(3’,4’-二甲氧苯基)-6-(3”,4”-亚甲二氧苯基)-3,7-双并四氢呋喃[(1R,2R ,5R,6S)-2-(3’,4’-dimethoxyphenyl)-6-(3〃,4〃-methylene dioxyphenyl)-3,7-dioxyabicyclo[3,3,O]-octane];此外还有三萜化合物β-香树脂醇(β-amyrin)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

【药理作用】参见白鲜及茵芋条。

【鉴别】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10g,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液浓缩,以10%盐酸溶解,滤过,滤液用氯访萃取,氯仿液回收溶剂至成2ml,作供试品溶液。另取两面针结晶8适量,以甲醇溶解成每1ml含1mg的对照品溶液。取上述两种溶液各约10μl点于同一硅胶H-CMC板上,以氢仿展开,展距10cm,取出晾干,喷雾浓硫酸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红棕色斑点。

【性味】辛;苦;温;小毒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温中理气;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胃脘冷痛;泄泻;痢疾;感冒头痛;牙痛;跌打损伤;痛经;刀伤出血;顽癣;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鲜品60-90g;研末,3g;或泡酒。外用:适量,煎水洗或含漱;或浸酒搽;或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1.《贵州民间药物》:驱风,止痛,杀虫。治咳嗽,风湿痛。顽癣,虫牙痛,刀伤出血。

2.《湖南药物志》:治头痛,感冒。

关键字:竹叶 根竹
上一篇: 竹叶椒
下一篇:竹叶椒叶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淡竹叶的传说故事/中药传说(5)
  • 淡竹叶/经典中药(13)
  • 竹叶椒/经典中药(3)
  • 丹参竹叶治精液不液化症/偏方秘方(4)
  • 竹叶汤治风湿性心脏病/偏方秘方(6)
  • 淡竹叶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中药养生(7)
  • 淡竹叶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9)
  • 竹叶酒/药酒大全(3)
  • 竹叶汤/中药方剂(5)
  • 竹叶石膏汤/中药方剂(67)
  • 竹叶柳蒡汤/中药方剂(8)
  • 竹叶兰/中药图谱(6)
  • 竹叶椒/中药图谱(25)
  • 竹叶参/中药图谱(6)
  • 竹叶/中药图谱(11)
  • 苦竹叶/中药图谱(8)
  • 淡竹叶/中药图谱(8)
  • 竹叶子/中华本草(9)
  • 竹叶马豆/中华本草(4)
  • 竹叶莲/中华本草(6)
  • 竹叶兰/中华本草(9)
  • 竹叶蕉/中华本草(6)
  • 竹叶椒叶/中华本草(6)
  • 竹叶椒/中华本草(6)
  • 竹叶参/中华本草(3)
  • 竹叶菜/中华本草(10)
  • 竹叶艾/中华本草(5)
  • 竹叶/中华本草(4)
  • 竹柏根/中华本草(5)
  • 水竹叶/中华本草(6)
  • 阔叶水竹叶/中华本草(9)
  • 苦竹叶/中华本草(8)
  • 淡竹叶/中华本草(6)
  • 刺竹叶/中华本草(6)
  • 慈竹叶/中华本草(5)
  • 竹叶心/中草药汇编(3)
  • 竹叶榕/中草药汇编(8)
  • 竹叶马豆/中草药汇编(5)
  • 竹叶莲/中草药汇编(3)
  • 竹叶蕉/中草药汇编(5)
  • 竹叶椒/中草药汇编(5)
  • 竹叶吉祥草/中草药汇编(5)
  • 竹叶参/中草药汇编(6)
  • 苦竹叶/中草药汇编(7)
  • 淡竹叶/中药材(20)
  • 竹叶子/中草药大全(22)
  • 竹叶心/中草药大全(20)
  • 竹叶榕/中草药大全(18)
  • 竹叶马豆/中草药大全(17)
  • 竹叶莲/中草药大全(20)
  • 竹叶兰/中草药大全(19)
  • 竹叶蕉/中草药大全(18)
  • 竹叶椒叶/中草药大全(20)
  • 竹叶椒根/中草药大全(19)
  • 竹叶椒/中草药大全(22)
  • 竹叶吉祥草/中草药大全(18)
  • 竹叶防风/中草药大全(23)
  • 竹叶参/中草药大全(20)
  • 竹叶菜/中草药大全(18)
  • 竹叶艾/中草药大全(19)
  • 竹叶/中草药大全(16)
  • 水竹叶/中草药大全(10)
  • 苦竹叶/中草药大全(8)
  • 阔叶水竹叶/中草药大全(5)
  • 淡竹叶/中草药大全(10)
  • 竹叶柴胡/中药材(16)
  • 竹叶/中药材(14)
  • 芩竹茶/药茶(19)
  • 竹叶茶/药茶(14)
  • 冰竹茶/药茶(19)
  • 竹叶苓石茶/药茶(19)
  • 竹叶石参茶/药茶(18)
  • 竹叶茵茶/药茶(59)
  • 竹叶葛风茶/药茶(25)
  • 竹叶车前茶/药茶(23)
  • 竹叶甘茶/药茶(16)
  • 竹叶薄荷茶/药茶(15)
  • 香薷竹茶/药茶(12)
  • 导赤茶/药茶(5)
  • 木通竹茶/药茶(5)
  • 酸枣竹茶/药茶(9)
  • 草部·鸭跖草/本草纲目(6)
  • 草部·淡竹叶/本草纲目(6)
  • 竹叶石膏汤/传统方剂(12)
  • 竹叶柳蒡汤/传统方剂(23)
  • 刺竹叶/中草药大全(7)
  • 慈竹叶/中草药大全(9)
  • 清宫汤/传统方剂(10)
  • 竹叶石膏汤/传统方剂(6)
  • 竹叶柳蒡汤/传统方剂(14)
  • 银翘散/传统方剂(21)
  • 竹叶椒/中草药大全(22)
  • 淡竹叶/中草药大全(34)
  • 阔叶水竹叶/中草药大全(14)
  • 苦竹叶/中草药大全(17)
  • 淡竹叶/中国药典2015年版(27)
  • 淡竹叶/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竹叶/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3)
  • 竹叶柴胡/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5)
  • 淡竹叶/中药手册(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