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古籍> 浏览文章


  子午流注针经作者为金代人何若愚,何若愚在继承发扬《黄帝内经》《难经》中有关天人相应、气血流注、按时盛衰等理论基础上,提出子午流注针法。子午流注针法是根据年、月、日、时等时间的变化产生的十二经脉的气血盛衰情况,按时选穴进行针灸治疗的方法。何若愚人称南唐何公,善针灸,生卒年月及具体籍贯不详,著有《流注指微论》3卷,后又摘取其精华写成《流注指微针赋》。《流注指微论》现已散佚,《流注指微针赋》因收录在《子午流注针经》而得以保存。

  何若愚的针灸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提出子午流注针法,按时进行针灸。何若愚将气血流注、气血盛衰与阴阳五行、五脏六腑、五腧穴结合起来,提出按时取穴的子午流注针法,以及其取穴原则和具体针法,常用的有纳子法、纳甲法、养子时刻法等。

  二是接气通经,根据经脉长度确定针刺时间。接气通经是根据各经脉的不同长度,按呼吸次数规定运用针刺手法所需要的时间,从而使整条经脉气血流通、上下连接。《流注指微赋》中接气通经,长短依法,其法依照《黄帝内经·灵枢·脉度》所记载的经脉长度,结合《黄帝内经·灵枢·五十营》呼吸定息,气行六寸的说法,定出各经的呼吸次数。

  三是补生泻成,根据经脉气血确定针刺深浅。何若愚认为,针刺的补泻应当根据经络气血的深浅来确定。补生泻成是指以针刺浅深结合生成数区分补泻,补时用生数,泻时用成数。补法0.1~0.5寸(同身寸),用一、二、三、四、五生数;泻法0.6~1寸,用六、七、八、九、十成数。由于阴阳经的浅深不同,所用的补泻浅深标准也不同。

  四是根据虚实肥瘦、男女四时确定针刺深浅。何若愚在针刺时特别注意时令及患者的体质、年龄等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针刺手法。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不虚不实,以经调之故肥人刺深,瘦人刺浅,以与本脏所属部分齐平为期,所以无过不及之伤也春气在毫毛,夏气在皮肤,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经云:春夏刺浅,秋冬刺深,各以其时为则;又肥人宜深刺之,瘦人宜浅刺之男子左泻右补,女子右泻左补,转针迎随,补泻之道,明于此矣……这些针刺方法对后人产生了很大影响。

子午流注针经

  《子午流注针经》简介

  《子午流注针经》是现存最早的子午流注针灸专著,旧题为何若愚撰,阎明广注,其实《子午流注针经》作者应该是金代中期人阎明广。原来,阎明广十分推崇何若愚的学术思想,将何若愚的《流注指微针赋》置于《子午流注针经》之首并详加注释。在注释《流注指微针赋》时,阎明广运用大量《黄帝内经》《难经》的经典原文,作为子午流注针法的理论渊源,对子午流注理论原则进行了总的诠释和论述;其余部分则是阎明广采集诸家关于子午流注针法的论述编次而成。

  《子午流注针经》首卷有流注指微针赋、经络井荥说及平人气象论经遂周环图;中卷为井荥俞经合部分图、五子建元日时歌;末卷为针经井荥歌诀及五行造化。全书附插图28幅,系统论述了子午流注的理论和临床应用。

  阎明广很重视补泻的运用,对于呼吸补泻,除了遵循《黄帝内经》中呼吸补泻的规则外,还认为要调整好呼吸节律,因呼吸能使阴阳之气流行经历五脏六腑。他认为,在针刺时,应做到呼吸平稳有节,以防阴阳交错,针昏闭血,气滞不行。对于子母补泻,他认为,若本经有病可用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方法,若他邪相乘,阴阳偏胜,则宜先补其不足,后泻其有余。阎明广还提出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刚柔相配,相生注穴的开穴方法,丰富了子午流注开穴方法的内容。

  《子午流注针经》是一部关于子午流注针法较早的著作,能够注意到自然界的变化对人体气血运行的影响,这是其积极的一方面;但在强调气血流注的同时,他只是按不同时间固定地选取穴位,这又有悖于中医辨证论治的观点,显得过于简单和机械。


关键字:子午 流注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