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龟科动物乌龟Chinemys reevesii (Gray)的背甲及腹甲。
【药材历史考证】龟甲的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云:“生南海池泽及湖水国。采无时。”《本草经集注》云:“此用水中神龟,长一尺二寸者为善。”《纲目》云:“《本经》龟甲止言水中者,而诸注始用神龟。然神龟难得,今人惟取水中常龟入药,……则古者上下甲皆用之,至《日华》始用龟版,而后人遂主之矣。”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乌龟相符。
【动物形态鉴定】体呈扁椭圆形,背腹均有硬甲,甲的长宽高一般为120mm×;85mm×;55mm,最长者可达200mm以上。头顶前端光滑,后部覆被细粒状小鳞;吻端尖圆,颌无齿而具角质硬喙;眼略突出;耳鼓膜明显;颈部细长;周围均被细鳞,颈能伸缩。背、腹甲的上面为表皮形成的角质板;下面为真皮起源的骨板,背脊中央及其两侧有3条较显著的纵棱,但雄龟不太明显。背甲棕褐色或黑色,颈角板前窄后宽,椎角板5块;第1块前宽后窄,其后数块,一般宽大于长,两侧对称排列肋角板各4块,缘角板每侧11块,臀角板2块近长方形。腹甲与背甲几乎等长,腹甲淡黄色,少数褐色,共有6对;喉角板2块,呈三角形;肱角板2块,外缘宽凸;胸、腹角板各2块,均较大;骨角板2块,外缘较宽于中线;肛角板2块,后缘凹陷。背腹甲在体两侧由甲桥相连,形成体腔。四肢较扁平,前肢具5指及爪,后肢具趾,除第5趾无爪外,余皆有爪,指或趾间具蹼,尾中等长度,一般20~30mm左右;较细。头侧及喉侧有带黑边的黄绿色纵线,头颈部背面深褐色,腹面稍浅。背甲各角板边缘外呈黄色,角板上的花纹形似金钱,故又有金钱龟之称。腹甲每块角板的外侧下方色较深,四肢背面灰褐色或深棕褐色,腹面色稍浅。尾部背面棕褐色。泄殖孔周围色浅,往后呈棕褐色。
【药材性状鉴定】本品背甲及腹甲由甲桥相连,背甲稍长于腹甲,与腹甲常分离。背甲呈长椭圆形拱状,长7.5~22cm,宽6~18cm,外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脊棱3条;颈盾1块,前窄后宽,椎盾5块,第1椎盾长大于宽或近相等,第2~4椎盾宽大于长;肋盾两侧对称,各4块,缘盾每侧11块,臀盾2块。腹甲呈板片状,近长方椭圆形,长6.4~21cm,宽5.5~17cm;外表面淡黄棕色至棕黑色,盾片12块,每块常具紫褐色放射状纹理,腹盾、胸盾和股盾中缝均长,喉盾、肛盾次之,肱盾中缝最短;内表面黄白色至灰白色,有的略带血迹或残肉,除净后可见骨板9块,呈锯齿状嵌接。前端钝圆或平截,后端具三角形缺刻,两侧残存呈翼状向斜上方弯曲的甲桥。质坚硬。气微腥,味微咸。
【药材显微鉴定】骨碎块形状大小不一,灰白色、灰黄色或黄棕色;表面有纵向或不规则细密纹理及细点状孔隙。骨陷窝类多角形、长多角形或长梭形;骨小管大多隐约,角质板碎片不规则形,灰棕色、黄棕色或灰白色。表面有不整齐波状纹理,有的密布棕色颗粒,断面呈层片状。
【药材理化鉴定】取样品粗粉0.5g,加70%乙醇10ml,沸水浴上加热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0.5ml,吸取5μl点样。同点于硅胶G板上,以正丁醇一乙醇一冰醋酸一水(4:1:1:2)为展开剂展开,展距14cm。用0.5%茚三酮丙酮液,喷雾后,于105℃烤5分钟,可见氨基酸斑点,除脯氨酸为黄色外,赖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及其他斑点均为紫色。
【生境分布】生活于河流、池溏。吃虾、小鱼及植物性食物。分布于河北、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采集加工】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二季为多,捕捉后杀死,或用沸水烫死,剥取背甲及腹甲,除去残肉,晒干。
【饮片炮制】
1.龟甲:置蒸锅内,沸水蒸45分钟,取出,放入热水中,立即用硬刷除净皮肉,洗净,晒干。
2.醋龟甲:取净龟甲,照烫法用砂子炒至表面淡黄色,取出,醋淬,干燥。用时捣碎。
每龟甲100kg,用醋20kg。
【性能功用】成、甘,微寒。归肝经、肾经、心经。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头晕目眩,虚风内动,筋骨痿软,心虚健忘。内服:9~24g,水煎服。
【附注】置干燥处贮藏,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