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葫芦科植物土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 (Maxim.) Franquet的干燥鳞茎。因其药材外形与贝母相似,故名土贝母,又名假贝母。
【药材历史考证】《蜀本草》在“竹叶”条下引《新修本草图经》云:“竹节间黄白者,味甘,名竹黄。”《日华子本草》云:“此是南海边竹内尘沙结成耳。”《开宝本草》曰:“按《临海志》云:生天竺国。今诸竹内往往得之。”《本草纲目》曰:“按吴僧赞宁云:竹黄生南海镛竹中。此竹极大,又名天竹。其内有黄,可以疗疾。”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现今所用天竺黄原植物相符。
【植物形态鉴定】地下茎合轴型,植株丛生。秆直立,高6~10m,直径5~6cm,先端弓形或稍下垂;节间圆柱形,长40~60cm,中央部分有粉质,幼时密生淡色小刺毛,以后无毛或渐无毛;节明显,秆箨易脱落,坚硬,光亮,幼时被紧贴柔毛,通常很快脱落。箨耳狭小,不等大,大耳披针形,小耳长圆形,边缘被短刚毛;箨舌高1~2mm,先端凸出,边缘具锯齿或稍成小裂片,具纤毛;箨片直立,脱落,窄三角形,外面基部被紧贴的刺毛,毛通常疏散,内面前部组织或中部近无毛。分枝常从秆的第七至第十一节开始分出,分枝簇生于节上。叶鞘常无毛;叶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9~17cm,宽10~17mm,背面密生短柔毛。
【药材性状鉴定】本品为不规则的片块或颗粒,大小不一。表面灰蓝色、灰黄色或灰白色,有的洁白色,半透明,略带光泽。体轻,质硬而脆,易破碎,吸湿性强。气微,味淡。
【药材理化鉴定】
1.取本品适量,炽灼灰化后,残渣中加盐酸1份与硝酸1份的混合液,滤过,滤液加钼酸铵试液,振摇,再加硫酸亚铁试液,即显蓝色。
2.取滤纸1片,加亚铁氰化钾试液1滴,待干后,再加本品盐酸溶液1滴、水10滴与0.1%茜红的乙醇溶液1滴,用氨气熏后,滤纸上可见紫色斑中有红色的环。
【生境分布】生于土壤深厚而肥沃的丘陵地。分布于广东、广西等省区。
【采集加工】秋、冬二季剖取有天竺黄的竹子,取出,晾干。
【饮片炮制】除去杂质及灰屑
【性能功用】甘,寒。归心经、肝经。清热豁痰,凉心定惊。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小儿痰热惊痫、抽搐、夜啼。内服:3~9g。水煎服。
【附注】
1.置阴凉干燥处贮藏。
2.据2005年版《中国药典》记载,同科植物华思劳竹Schizostachyumchinense Rendle等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亦作为天竺黄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