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Myristica fragrans Houtt的干燥种仁。李时珍释其名曰:花实皆似豆蔻而无核,故名。
【药材历史考证】肉豆蔻的始载本草为《雷公炮炙论》,并载有本品炮制方法。《开宝本草》谓肉豆蔻曰:其形圆小,皮紫紧薄,中肉辛辣,生胡国。名迦拘勒。《本草图经》曰:肉豆蔻出胡国。今惟岭南人家种之。春生苗,花实似豆蔻而圆小,皮紫紧薄,中肉辛辣。六月七月采。《本草衍义》曰:肉豆蔻对草豆蔻言之,去壳只用肉,肉油色者佳;枯白味薄瘦虚者下等。李时珍曰:肉豆蔻花及实状虽似草豆蔻,而皮肉之颗则不同。颗外有皱纹,而内有斑缬纹,如槟榔纹。最易生蛀,惟烘干密封则可少留。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现今药用肉豆蔻相符。
【植物形态鉴定】常绿乔木,高达15m,幼枝细长。叶互生,叶片革质,椭圆状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5~15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渐狭,两面无毛,全缘,侧脉8~10对;叶柄长7~10毫米。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总状,长1~3厘米,无毛,有花3~20朵,花长4~5mm,花被3~4裂,黄白色,外面密被绒毛;花药9~12枚,线形,长约为雄蕊柱的一半;雌花序比雄花序长,有花1~2朵,花长6毫米,花被3裂;子房椭圆形,外面密被锈色绒毛,花柱极短,柱头先端2裂。果实梨形或圆球形,通常单生,具短柄,有时具残存的花被片;假种皮红色,至基部撕裂;种子卵圆形,子叶短,卷曲,基部连合。
【药材性状鉴定】本品呈卵圆形或椭圆形,长2~3厘米,直径1.5~2.5厘米。表面灰棕色或灰黄色,有时外被白粉(石灰粉末)。全体有浅色纵行沟纹及不规则网状沟纹。种脐位于宽端,呈浅色圆形突起,合点呈暗凹陷。种脊呈纵沟状,连接两端。质坚,断面显棕黄色相杂的大理石花纹,宽端可见干燥皱缩的胚,富油性。气香浓烈,味辛。
【药材显微鉴定】横切面:可见外层外胚乳组织,由10余列扁平皱缩细胞组成,内含棕色物,偶见小方晶,错入组织有小维管束,暗棕色的外胚乳深入于浅黄色的内胚乳中,形成大理石样花纹,内含多数油细胞。内胚乳细胞壁薄,类圆形,充满淀粉粒、脂肪油及糊粉粒,内有疏散的浅黄色细胞。淀粉多为单粒,直径10~20微米,少数为2~6分粒组成的复粒,直径25~30微米,脐点明显。以碘液染色,甘油装置立即观察,可见在众多蓝黑色淀粉粒中杂有较大的糊粉粒。以水合氯醛装置观察,可见脂肪油常呈块片状、鳞片状,加热即成油滴状。
【药材理化鉴定】取本品粉末2克,加乙醚8毫升,振摇,冷浸2小时,滤过。取滤液2ml,置蒸发皿内,待乙醚挥散后,加茴香醛的硫酸试液0.5毫升,则显粉红色,变成紫色。(检查挥发油)
【饮片炮制】
1.肉豆蔻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2.煨肉豆蔻取净肉豆蔻,用面粉加适量水拌匀,逐个包裹或用清水将肉豆蔻表面湿润后,如水泛丸法裹面粉3~4层,倒入已炒热的滑石粉或沙中,拌炒至面皮呈焦黄色时,取出,过筛,剥去面皮,放凉。每100千克肉豆蔻,用滑石粉50千克。
【生境分布】原产马鲁古群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等热带地区已广泛栽培。我国台湾、广东、云南等地已有引种。
【采集加工】栽培后约7年开始结果。每年采收两次,一次在11~12月,一次在4~6月。采收成熟的果实,将肉质果皮纵剖开,内有红色网状的假种皮包围着种子,将假种皮剥下,再击破壳状种皮,取出种仁放人石灰水中浸一天(以防虫蛀),取出低温烘干;或不浸石灰水而直接烘干。【性能功用】味辛,性温。归脾经、胃经、大肠经。温中行气,涩肠止泻。用于脾胃虚寒,久泻久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内服:3~9克,水煎服。本品辛温而涩,泻痢初期及久痢阴虚火旺者忌用。
【附注】置阴凉干燥处贮藏,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