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炮制方法】宋代用清炒、炒令香熟(《证类》)的方法。明代有去壳膜微炒(《品汇》),乳汁炒香、制霜(《蒙筌》),蛤粉炒(《醒斋》)等法。清代有焙制(《握灵》)、炒制(《必用》)、麸炒(《治裁》)等炮制方法。
【现代炮制方法】
1、瓜蒌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干瘪的种子,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2、炒瓜蒌子:取净瓜蒌子,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鼓起,取出晾凉。用时捣碎。
3、瓜蒌子霜:取净瓜蒌仁,碾成泥状,用布包严后蒸至上气,压去油脂,碾细。
【饮片性状】瓜蒌子呈扁平卵圆形或扁平椭圆形,长12~15毫米,宽6~10毫米,厚约4毫米;表面浅棕色或棕褐色,光滑,沿边缘有一圈明显的沟纹;顶端较尖,有种脐,基部钝圆或较狭;种皮坚硬,内种皮灰绿色,膜质;子叶2片,黄白色,肥厚,富油性;气微味淡。双边瓜萎子较大而扁,长15~19毫米,宽8~10毫米,厚约2.5毫米;表面棕褐色,沟纹明显而环边较宽,顶端平截。炒瓜萎子表面微黄色。瓜蒌子霜为松散的粉末,黄白色。
【质量标准】瓜蒌子水分不得过10.0%,总灰分不得过3.0%,含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不得少于0.080%。
【炮制目的】瓜蒌子味甘,性寒。归肺经、胃经、大肠经。具有润肺化痰,滑肠通便的功能。
生瓜蒌仁寒滑之性明显,长于清肺化痰,滑肠通便。常用于痰热咳嗽,痰热结胸,肠燥便秘。炒瓜萎子寒性减弱,能理肺化痰,用于痰浊咳嗽。瓜蒌子霜功专润肺祛痰,但滑肠作用显著减弱,且能避免恶心、腹泻。用于肺热咳嗽,咯痰不爽,大便不实的患者。
【应用选择】
1、生用
(1)痰热咳嗽:常与桑白皮,茯苓、浙贝母、黄芩等配伍,用于咳嗽痰稠黄,发热,胸闷,具有清热化痰之功,如清金化痰丸(《统旨方》)。兼有大便干结者尤为适宜。
(2)痰热结胸:可与小枳实、小川连、仙半夏、生川军等配伍,用于胸膈痞满而痛,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能清热化痰,泻火通便,如陷胸承气汤(《通俗伤寒论》)。
(3)肠燥便秘:尤其适于热痰内阻,口干烦渴,便秘,取其润肠兼清痰热的作用。常与火麻仁、桃仁、柏子仁等同用。
2、制用
(1)炒瓜蒌子:痰浊咳嗽:常与半夏、陈皮、炒白芥子、紫菀、款冬花等同用,能理肺气,化痰浊,用于痰浊阻肺,气失宣降,咳嗽胸闷,咯吐白沫等。亦可用于痰热咳嗽而热不盛者。
(2)瓜蒌子霜:咳嗽便溏:常与川贝母、马兜铃、黄芩、诃子肉等同用,具有泻肺火,化热痰的作用,却无滑肠之弊,可用于肺虚痰火,大肠虚滑,咳嗽痰黄,口干咽痛,大便溏泄者。若见肺有燥热,咳嗽痰少,咽喉干燥,又见脾虚不运,大便不实者,可与北沙参、麦冬、山药、白芍、炒扁豆等同用,具有清热润肺,和中益脾的作用。
【现代研究】以瓜萎子中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为指标,建立了HPLC法测定条件,对瓜蒌子、炒瓜蒌子、麸炒瓜蒌子、蛤粉炒瓜蒌子、蜜炙瓜蒌子、瓜蒌子霜、瓜蒌仁、炒瓜蒌仁、瓜蒌子壳中该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的质量分数大小依次为:瓜蒌仁>炒瓜蒌仁>瓜蒌子>炒瓜蒌子>麸炒瓜蒌子>蛤粉炒瓜蒌子>蜜炙瓜蒌子>瓜蒌子霜>瓜蒌子壳。结论瓜蒌子和炒瓜蒌子是较佳的瓜蒌子饮片,这与瓜蒌子临床应用现状是相符合的。
【附】
1、近代的炮制方法还有炒焦、麸炒、蜜炙等。
2、文献摘录取子炒,去壳去油用(《入门》)。剥壳用仁,渗油,只一度,免人恶心,毋多炙,失药润性(《蒙筌》)。
【总结】炒瓜蒌子从宋代开始,历代都较常用,并被《中国药典》采用。瓜蒌子霜始见于明代的炮制文献,至今亦用,曾被1963年版《中国药典》收载。蜜制瓜蒌子古代文献未见记载,为近代部分地区的一种炮制方法。现今仍以生瓜蒌子和炒瓜蒌子最常用。古代的蛤粉炒法现在虽已不用,但从中医角度分析,该法既增强瓜蒌子化痰止咳作用,又能除去部分油脂,减轻或消除滑肠的副作用,有研究的价值。
生瓜蒌子有油闷气,有的病人服用剂量稍大可引起恶心,炒后气微香,可避免恶心的副作用,并能提高煎出效果。在临床应用上,生品与炒制品功效差异不太大,虽然炒瓜蒌子清热和滑肠作用逊于生品,但清肺化痰和滑肠通便作用仍然较明显。故一般情况下,二者在应用时区分并不十分严格;但在肺、肠燥热偏盛时,仍以生品为佳。由于炒瓜蒌子气味较生品为好,作用相似,故以炒制品作为常规给药。瓜蒌子霜则作用差异较大,虽不滑肠,但清肺热作用不及生瓜蒌子,润肺燥作用又不及炒瓜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