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传统方剂> 浏览文章
【方名】 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辛附子汤)
【出处】 《伤寒论》
【分类】 解表方-扶正解表
【组成】

麻黄(6克) 附子(9克) 细辛(3克)
【功用】

助阳解表。
【主治】 1.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证。发热,恶寒甚剧,虽厚衣重被,其寒不解,神疲欲寐,脉沉微。2.暴哑。突发声音嘶哑,甚至失音不语,或咽喉疼痛,恶寒发热,神疲欲寐,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病窦综合征、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鼻炎、暴盲、暴哑、喉痹、皮肤瘙痒等属阳虚感寒者。)

【禁忌】 若少阴阳虚而见下利清谷、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等症,则应遵仲景“先温其里,乃攻其表”的原则,否则误发其汗,必致亡阳危候。

【方解】 本方是为素体阳虚,复感风寒之证而设。阳虚之体,应不发热,今反发热,并见恶寒甚剧,虽厚衣重被,其寒不解,是外受风寒,邪正相争所致;表证脉当浮,今脉反沉微,兼见神疲欲寐,是知阳气已虚。此阳虚外感,表里俱寒之证,若纯以辛温发散,则因阳虚而无力作汗,或虽得汗必致阳随液脱,治当助阳与解表并行。方中麻黄辛温,发汗解表,为君药。附子辛热,温肾助阳,为臣药。麻黄行表以开泄皮毛,逐邪于外;附子温里以振奋阳气,鼓邪达外。二药配合,相辅相成,为助阳解表的常用组合。细辛归肺、肾二经,芳香气浓,性善走窜,通彻表里,既能祛风散寒,助麻黄解表,又可鼓动肾中真阳之气,协附子温里,为佐药。三药并用,补散兼施,使外感风寒之邪得以表散,在里之阳气得以维护,则阳虚外感可愈。 喉为肺系之门户,少阴肾经亦循喉咙至舌根。若为暴哑,乃大寒直犯肺肾,上窒窍隧,下闭肾气所致。方中麻黄散寒宣肺,附子温壮肾阳,细辛协二药辛通上下,合用则具宣上温下、开窍启闭之功。此为以表里同治之方,易作上下同治之剂,乃灵活运用,异病同治之体现。

【化裁】 若证为阳气虚弱而见面色苍白、语声低微、肢冷等,宜加人参、黄芪合附子以助阳益气;兼咳喘吐痰者,宜加半夏、杏仁以化痰止咳平喘;兼湿滞经络之肢体酸痛,加苍术、独活祛湿通络止痛。
【附方】 麻黄附子甘草汤 (《伤寒论》)、再造散(《伤寒六书》)

【附注】 本方既是主治少阴阳虚,外感风寒的代表方、基础方,又是治疗大寒客犯肺肾所致咽痛声哑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恶寒重,发热轻,神疲欲寐,脉沉为辨证要点。
方剂比较: 麻黄细辛附子汤与麻黄附子甘草汤均治阳虚外感风寒证。但前方证病重势急,外寒与里寒均较重,故以麻、附配细辛,助阳发汗,使表里之邪速解;后方证病轻势缓,故用麻、附配甘草,助阳益气而微发汗,使表里之邪缓解。此正是“病有轻重,治有缓急”之义。 麻黄细辛附子汤与再造散皆有助阳解表功用。但前方以麻黄与附子、细辛相配,为专于助阳发汗之剂,宜于素体阳虚,复感寒邪者;后方不仅用桂枝、羌活、防风、细辛及附子,更配大补元气之人参、黄芪,敛阴和营之白芍,故助阳解表之中,兼有益气健脾、调和营卫之功,宜于阳虚气弱,外感风寒者。

【文献】 方论 钱潢《伤寒溯源集》卷9:“以麻黄发太阳之汗,以解其在表之寒邪;以附子温少阴之里,以补其命门之真阳;又以细辛之气温味辛专走少阴者,以助其辛温发散。三者合用,补散兼施,虽微发汗,无损于阳气矣,故为温经散寒之神剂也。”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运用】

关键字:麻黄 细辛 附子
上一篇: 加减葳蕤汤
下一篇:仓廪散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麻黄的传说故事/中药传说(12)
  • 附子的传说故事/中药传说(16)
  • 白附子的传说故事/中药传说(3)
  • 附子的美容功效及方法/中药美容(16)
  • 细辛美容功效及方法/中药美容(1)
  • 麻黄/经典中药(16)
  • 麻黄根/经典中药(5)
  • 细辛/经典中药(3)
  • 附子/经典中药(5)
  • 白附子/经典中药(0)
  • 细辛丁香治早泄/偏方秘方(2)
  • 麻黄杏地满腔热肠治支气管哮喘/偏方秘方(15)
  • 麻黄白果治小儿支气管哮喘/偏方秘方(8)
  • 麻黄川贝母治小儿支气管肺炎/偏方秘方(8)
  • 黄连麻黄治百日咳/偏方秘方(9)
  • 麻黄桔梗治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偏方秘方(7)
  • 麻黄杏仁治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偏方秘方(4)
  • 制附子肉桂治厌食症/偏方秘方(0)
  • 麻黄石楠叶治青春性闭经/偏方秘方(1)
  • 细辛川乌洗治雷诺病/偏方秘方(0)
  • 芍药附子汤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偏方秘方(0)
  • 附子半夏汤治慢性肾衰/偏方秘方(5)
  • 麻黄杏仁治肺气肿/偏方秘方(3)
  • 麻黄桂枝治胸膜炎/偏方秘方(3)
  • 附子红参桂枝治心力衰竭/偏方秘方(0)
  • 人参附子治心力衰竭/偏方秘方(4)
  • 苓桂附子汤治风湿性心脏病/偏方秘方(1)
  • 麻黄/中药图片(8)
  • 麻黄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中药养生(8)
  • 附子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中药养生(1)
  • 白附子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中药养生(1)
  • 麻黄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18)
  • 细辛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1)
  • 白附子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0)
  • 附子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0)
  • 附子理中丸/中成药大全(32)
  • 复方木麻黄片/中成药大全(11)
  • 灯盏细辛注射液/中成药大全(2)
  • 麻黄止嗽丸/中成药大全(1)
  • 麻黄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12)
  • 白附子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8)
  • 附子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1)
  • 卓氏白膏/膏方(46)
  • 莽草膏/膏方(1)
  • 玉屑膏/膏方(0)
  • 细辛膏/膏方(0)
  • 蒴藋煎/膏方(5)
  • 麻黄膏/膏方(7)
  • 龟背方/膏方(7)
  • 乌附膏/膏方(1)
  • 附子膏/膏方(0)
  • 水浆不得入膏/膏方(1)
  • 塌气膏/膏方(2)
  • 疗伤寒雪煎方/膏方(2)
  • 附子饮/药膳食疗(1)
  • 附子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15)
  • 细辛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5)
  • 麻黄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1)
  • 齿痛酒/药酒大全(1)
  • 十味附子酒/药酒大全(1)
  • 白蚣酒/药酒大全(0)
  • 消痛酊/药酒大全(3)
  • 祛寒通络药酒/药酒大全(2)
  • 景岳屠苏酒/药酒大全(1)
  • 附子酒/药酒大全(0)
  • 芫菁酒/药酒大全(4)
  • 萆藓附子酒/药酒大全(0)
  • 祛风调莱酒/药酒大全(1)
  • 青囊药酒/药酒大全(8)
  • 姜附酒/药酒大全(1)
  • 小金牙酒/药酒大全(5)
  • 蔓荆附子酒/药酒大全(0)
  • 龟台四童酒/药酒大全(2)
  • 脱敏酒/药酒大全(3)
  • 宁嗽定喘酒/药酒大全(9)
  • 金沸草酒/药酒大全(0)
  • 升阳健胃酒/药酒大全(0)
  • 当归细辛酒/药酒大全(3)
  • 葛薏术附酒/药酒大全(2)
  • 麻黄温经酒/药酒大全(0)
  • 舒筋乐/药酒大全(4)
  • 全蝎酒/药酒大全(4)
  • 葛根麻黄酒/药酒大全(2)
  • 麻黄酒/药酒大全(3)
  • 独活酒/药酒大全(1)
  • 四叶细辛酒/药酒大全(2)
  • 细辛挥发油/中药提取物(1)
  •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中药方剂(10)
  • 文蛤汤/中药方剂(1)
  •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中药方剂(1)
  • 麻黄加术汤/中药方剂(2)
  • 桂枝二越婢一汤/中药方剂(0)
  • 桂枝麻黄各半汤/中药方剂(3)
  • 桂枝二麻黄一汤/中药方剂(0)
  • 大青龙汤/中药方剂(4)
  • 薏苡附子败酱散/中药方剂(0)
  • 回阳救急汤/中药方剂(0)
  • 射干麻黄汤/中药方剂(0)
  •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中药方剂(1)
  • 正容汤/中药方剂(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