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异齿黄芪 Astragalus heterodontus A. Boriss. 多年生草本。根粗壮,木质。茎直立或斜升,高5-10厘米,基部多分枝,疏被白色与黑色平伏短柔毛。叶长2-3厘米;托叶三角状卵形,长2-3毫米,几无毛,彼此在基部连合而抱茎,与叶柄分离;叶柄与叶轴均疏被白色与黑色的平伏短柔毛;小叶11-13枚,椭圆形、矩圆形或狭矩圆形,长5-7毫米,宽2-3毫米,顶端圆,基部圆楔形,上面无毛,下面于幼时疏被短毛,后渐无毛。总状花序腋生,具多数密生的花;总花梗长5-6厘米,疏被白色与黑色平伏的短柔毛;苞片披针形,长约1.5毫米;花萼长约3毫米,密被黑色平伏的短柔毛,萼齿披针形,长为萼筒的1/2,上部的两枚萼齿较下部的3枚短;花冠淡蓝紫色,与密花黄芪A. densiflorus Kar. et Kir.近于同型。荚果近球形,长与宽均约4毫米,膨胀,密被黑色与白色短柔毛,有明显隆起的横皱褶,2室。花期7-8月,果期8-9月。 产班戈。生于海拔4600-4700米的砂砾坡。苏联也有。 本种与密花黄芪很难区别,据有关文献记载以及我们目前掌握到的不太充分的标本材料看来,这两个种在形态上的区别是本种的小叶无毛,苞片较萼筒短,萼齿不相等并比萼筒短两倍;荚果具明显的皱褶。密花黄芪的小叶下面密被毛,苞片与萼筒近等长,萼齿相等,与萼筒等长;荚果具不明显的横皱纹。在地理上,本种分布在帕米尔-阿赖以及我国西藏的西部,密花黄芪分布在帕米尔-阿拉套和天山、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地区、印度的西北部以及我国的新疆和西藏的西部。就形态特征的区别来看,在西藏的标本中,可以发现这些特征如小叶的毛被,苞片的长短,萼齿的长短,均有明显的过渡类型,荚果的皱纹也不甚稳定。然而,花冠各部的形态与大小则是相当稳定的。因此,我们认为,这两个种可能是一个种,最多只能是种内的变异类型,上述的地理分布亦连成一个种的完整的分布区。但因我们看到的标本尚不充分,尤其是未看到邻近国家的标本,故暂沿用前人的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