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鉴定> 浏览文章
  【鉴定中药材名】地黄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干燥根茎。该药材鲜品表面呈黄色。前人用水试法检验其干燥品的质量优劣。将其置水中,浮漂在上的称天黄,半沉半浮的称人黄,下沉水底的称地黄,质量以地黄为优,人黄次之,天黄最差,故有地黄之名。

  【药材历史考证】地黄原名干地黄,其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云:“生成阳川泽,黄土地者佳,二月、八月采根,阴干。”《日华子本草》云:“生者水浸验,浮者名天黄,半浮半沉者名人黄,沉者名地黄,沉者力佳,半沉者次,浮者劣。煎忌铁器。”《本草图经》曰:“二月生叶布地便出似车前叶,上有皱文而不光,高者及尺余,低者三四寸。其花似油麻花而红紫色,亦有黄花者。其实作房如连翘,子甚细而沙褐色。根如人手指,通黄色,粗细长短不常,二月、八月采根。”《本草衍义》曰:“叶如甘露子,花如脂麻花,但有细斑点,北人谓之牛子。花、茎有微细短白毛。”《本草纲目》曰:“今人惟以怀庆地黄为上。亦各处随时兴废不同尔。地黄初生塌地。叶如山白菜而毛涩,叶面深青色,又似小芥叶而颇厚,不叉丫。叶中撺茎,上有细毛。茎梢开小筒子花,红黄色,结实如小麦粒。根长四五寸,细如手指,皮赤黄色,如羊蹄根及胡萝卜根,曝干乃黑,生食作土气。”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现今所用地黄原植物基本一致。所述根细如手指者,系指野生品,现河南等地栽培者,根茎粗壮肥厚。

  【植物形态鉴定】多年生草本,高10~40cm,密被灰白色长柔毛和腺毛。根茎肉质,鲜时黄色,栽培品直径可达9cm。茎紫红色。基生叶集成莲座状,茎生叶互生而向上渐缩小;叶片卵形至长椭圆形,上面绿色.下面略带紫色或紫红色,长2~13cm,宽1~6cm,边缘具不规则钝齿,基部渐狭成柄。花在茎顶排成总状花序,或单生于叶腋;花梗长0.5~3cm,细弱,弯曲而后上升;花萼钟状,长1~1.5cm,5裂;花冠长3~4.5cm.筒部多少弯曲,外面紫红色,被多细胞长柔毛,顶部5裂,裂片长5~7mm;雄蕊4,2强;雌蕊1,子房上位。蒴果卵形至长卵形,长1~1.5cm。花果期4~7月。

  【药材性状鉴定

  1.鲜地黄:呈纺锤形或条状,长8~24cm,直径2~9cm。外皮薄,表面浅红黄色,具弯曲的纵皱纹、芽痕、横长皮孔样突起及不规则疤痕。肉质,易断,断面皮部淡黄白色,可见橘红色油点,木部黄白色,导管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甜、微苦。

  2.生地黄:多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端稍细,有的细小,长条状,稍扁而扭曲,长6~12cm,直径2~6cm。表面棕黑色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体重,质较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黏性。气微,味微甜。

  【药材显微鉴定】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皮层薄壁细胞排列疏松;散有较多分胞,含橘黄色油滴;偶有石细胞。韧皮部较宽,分泌细胞较少。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宽广;导管稀疏,排列成放射状。

  生地黄粉末深棕色。木栓细胞淡棕色,断面观类长方形,排列整齐。薄壁细胞类圆形,内含类圆形细胞核。分泌细胞形状与一般薄壁细胞相似,内含橙黄色或橙红色油滴状物。具缘纹孔及网纹导管直径约至92μm。

  【药材理化鉴定】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2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回收甲醇至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梓醇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一甲醇一水(70:3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茴香醛试液,在105℃烘约5分钟,放冷,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生境分布】生于砂质壤土,常见于荒山坡、山脚、墙边、路旁等处。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江苏、安徽、山东等省区。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以河南栽培品质量最佳,习称怀地黄。

  【采集加工】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成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前者习称“鲜地黄”,后者习称“生地黄”。

  【饮片炮制

  1.生地黄:除去杂质,洗净,闷润,切厚片,干燥。

  2.熟地黄:

  (1)取净生地黄,照酒炖法(附录)炖至洒吸尽,取出,晾晒至外皮黏液稍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每生地黄100kg,用黄酒30~50kg。

  (2)取净生地黄,照蒸法蒸至黑润,取出,晒至约八成千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

  【性能功用

  1、鲜地黄:甘、苦,寒。归心经、肝经、肾经。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风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2、生地黄:甘,寒。归心经、肝经、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熟地黄甘,微温。归肝、肾经。滋阴补血,益精填髓。

  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内服:鲜地黄12~30g。生地黄、熟地黄9~15g。水煎服。

  【附注】置通风干燥处贮藏。


关键字:地黄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地黄的传说故事/中药传说(7)
  • 生地黄的美容功效及方法/中药美容(2)
  • 熟地黄/经典中药(1)
  • 地黄/经典中药(15)
  • 地黄杜仲汤治习惯性流产/偏方秘方(1)
  • 地黄杜仲散治习惯性流产/偏方秘方(8)
  • 地黄黑豆治肥胖症/偏方秘方(9)
  • 地黄小蓟汤治慢性肾炎/偏方秘方(5)
  • 地黄/中药图片(4)
  • 地黄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中药养生(8)
  • 六味地黄丸/中成药大全(4)
  • 知柏地黄丸/中成药大全(7)
  • 杞菊地黄丸/中成药大全(25)
  • 麦味地黄丸/中成药大全(1)
  • 明目地黄丸/中成药大全(5)
  • 桂附地黄丸/中成药大全(16)
  • 归芍地黄丸/中成药大全(1)
  • 复方首乌地黄丸/中成药大全(44)
  • 地黄润通口服液/中成药大全(3)
  • 加减地黄丸/中成药大全(4)
  • 参麦地黄丸/中成药大全(3)
  • 地黄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2)
  • 田螺膏/膏方(4)
  • 摩风神验膏/膏方(0)
  • 蒴藋煎/膏方(6)
  • 生地黄煎/膏方(2)
  • 男子风虚劳损兼时气方/膏方(0)
  • 地黄小煎/膏方(2)
  • 桃仁煎/膏方(3)
  • 地黄羊脂煎/膏方(1)
  • 石斛地黄煎/膏方(0)
  • 填骨万金煎/膏方(1)
  • 鹿角胶煎/膏方(1)
  • 蜜饵/膏方(5)
  • 三才膏/膏方(3)
  • 养血麦地膏/膏方(0)
  • 骨填煎/膏方(2)
  • 天池膏/膏方(0)
  • 黑膏/膏方(0)
  • 天地煎/膏方(2)
  • 射干膏/膏方(4)
  • 地黄膏/膏方(5)
  • 丹溪琼玉膏/膏方(4)
  • 地黄麦冬煎/膏方(4)
  • 鹿髓煎/膏方(0)
  • 桑白皮煎/膏方(3)
  • 坎离膏/膏方(2)
  • 肺痿骨蒸膏/膏方(2)
  • 地黄粥/药膳食疗(1)
  • 地黄桑葚膏/药膳食疗(0)
  • 地黄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1)
  • 助阳益寿酒/药酒大全(1)
  • 齿痛酒/药酒大全(1)
  • 龟地酒/药酒大全(1)
  • 接骨至神酒/药酒大全(4)
  • 护骨补酒/药酒大全(0)
  • 四味当归酒/药酒大全(5)
  • 桂心酒/药酒大全(2)
  • 二地菊花酒/药酒大全(1)
  • 助阳酒/药酒大全(1)
  • 三黄参归酒/药酒大全(1)
  • 地黄羊脂酒/药酒大全(1)
  • 秘传三意酒/药酒大全(0)
  • 牛膝酒/药酒大全(7)
  • 还童酒/药酒大全(2)
  • 补肾地黄酒/药酒大全(2)
  • 长松酒/药酒大全(0)
  • 首乌酒/药酒大全(3)
  • 二至益元酒/药酒大全(4)
  • 地黄酒/药酒大全(3)
  • 补精益志酒/药酒大全(1)
  • 钟乳酒/药酒大全(0)
  • 地胡酒/药酒大全(4)
  • 养神汤/药酒大全(5)
  • 宫方定风酒/药酒大全(1)
  • 参杞补酒/药酒大全(1)
  • 人参地黄酒/药酒大全(0)
  • 养元如意酒/药酒大全(1)
  • 杞地红参酒/药酒大全(1)
  • 神仙酒/药酒大全(1)
  • 乌须酒/药酒大全(1)
  • 菊花酒/药酒大全(1)
  • 草还丹酒/药酒大全(1)
  • 春寿酒/药酒大全(1)
  • 枸杞地黄酒/药酒大全(0)
  • 不老酒/药酒大全(4)
  • 固本地黄酒/药酒大全(4)
  • 首乌当归酒/药酒大全(1)
  • 聚宝酒/药酒大全(2)
  • 首乌黑豆酒/药酒大全(1)
  • 一醉散酒/药酒大全(1)
  • 地术酒/药酒大全(1)
  • 巨胜酒/药酒大全(3)
  • 地黄年青酒/药酒大全(3)
  • 枸杞生地黄酒/药酒大全(2)
  • 地膝酒/药酒大全(1)
  • 耐老酒/药酒大全(1)
  • 康壮酒/药酒大全(0)
  • 驻颜酒/药酒大全(0)
  • 补仙酒/药酒大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