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土牛膝
Tǔ Niú Xī
土牛膝
别名:倒扣草、倒扣簕、倒钩草、粗毛牛膝、鸡掇鼻、鸡骨癀、杜牛膝
功效作用:活血祛瘀;泻火解毒;利尿通淋。主闭经;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痢疾;白喉;咽喉肿痛;疮痈;淋证;水肿
英文名:?
始载于《本草图经》毒性无毒归经肝经、肾经药性凉药味苦

土牛膝为植物苋科植物粗毛牛膝AchyranthesasperaL.、牛膝A.bidentataB1.野生种的根。

目录

  1. 简介
  2. 种属分类
    1. 野牛膝
    2. 柳叶牛膝
    3. 粗毛牛膝
  3. 形态特征
  4. 化学成份
  5. 药理作用
  6. 相关选方
  7. 功能主治
  8. 临床应用
    1. 治疗白喉
    2. 治疗小儿肺炎
    3. 引产

简介

别名:怀牛膝、牛髁膝、山苋菜、对节草、红牛膝、杜牛膝、土牛膝(野生品)。为植物苋科植物粗毛牛膝


土牛膝

AchyranthesasperaL.、牛膝A.bidentataB1.野生种的根。产于福建、广西、广东、四川、云南、河南等地。秋季采挖,洗净,晒干,生用,亦用鲜品。  

种属分类

野牛膝

牛膝(野生者)的干燥根茎及根,又名:野牛膝。

根茎呈圆柱状,长1~3厘米,直径6~10毫米,灰棕色,上端有茎基残留,周围着生多数粗细不一的根。

根长圆柱形,略弯曲,长约15厘米以下,径可达4毫米;表面淡灰棕色,有细密的纵皱纹。

质稍柔软,干透后易折断,断面黄棕色,可见成圈状散列的维管束。

气微,味微甜。

产陕西、甘肃、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四川、贵州等地。


土牛膝

  

柳叶牛膝

柳叶牛膝的干燥根茎及根,又名:苏木红、荔支红、透血红(《纲目拾遗》),红牛膝、牛克膝。

根茎短粗,长2~6厘米,径1~1.5厘米。

根4~9条,扭曲,长10~20厘米,径0.4~1.2厘米,向下渐细。

表面灰黄褐色,具细密的纵皱纹及须根除去后的痕迹。

质硬而稍有弹性,易折断,断面皮部淡灰褐色,略光亮,可见多数点状散布的维管束。

气微,味初微甜后涩。产江西、浙江、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粗毛牛膝

粗毛牛膝的干燥根茎及根

根茎短圆柱形,灰棕色,周围着生众多圆柱状细长的根,长约6~10余厘米,粗约2~5毫米,略弯曲。

表面灰棕色,有细浅的纵皱纹。

质坚硬,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淡灰青色至灰白色。

味淡无臭。

产广东、福建、广西等地。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1.6米.茎直立,四方形,节膨大;叶对生,叶片披针形或狭披针形,


土牛膝

长约4.5~15厘米,宽约0.5~3.6厘米,先端及基部均渐尖,全缘,上面绿色,下面常呈紫红色。

穗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多数;苞片1,先端有齿;小苞片2,刺状,紫红色,基部两侧各有1卵圆形小裂片,长约0.6毫米;花被5,绿色,线形,具3脉;雄蕊5,花丝下部合生,退化雄蕊方形,先端具不明显的齿;花柱长约2毫米。

胞果长卵形。花期7~10月。果期3~11月。  

化学成份

粗毛牛膝根含皂甙,甙元为齐墩果酸,并含昆虫变态激素蜕皮甾酮(Ecdysterone)。种子含糖约56%、蛋白质约22.5%,还含皂甙,系齐墩果酸和葡萄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所形成的多糖甙。全草含生物碱。  

药理作用

【药材名】土牛膝

【拉丁名】①AchyranthesbidentataBl.(原植物牛膝),②AchyrantheslongifoliaMak.(柳叶牛膝),③


土牛膝

Achyran-thesasperaL.(粗毛牛膝)

【名称考证】土牛膝(《本草图经》),杜牛膝(《本草备要》)、山牛膝(《纲目拾遗》)

【药理】(1)煎剂在人体体内显抗肿瘤的治疗作用。(2)粗毛牛膝剂在动物体内能中和白喉杆菌毒素,并有预防白喉的作用。(3)牛膝煎剂或醇提取液对醉犬、猎、兔作静脉注射,均有短暂的降压作用。(4)牛膝煎剂静脉注身于麻醉家兔,有轻微利尿作用,腹腔注身于已用醋酸产生扭转的小鼠呈一定的止痛作用。(5)牛膝煎剂对动物离体肠管有轻度抑制作用。(6)牛膝煎剂和流浸膏对家兔离体子宫不论已孕、末孕都能使之收缩;对收缩无力的小鼠离体子宫则有加强其收缩的作用。

【科目来源】双子叶植物药苋科植物

【药用部位】牛膝的野生种及柳叶牛膝、粗毛牛膝等的根和根茎。

【性味归经】苦酸,平。①《福建民间草药》:“苦酸,平,无毒。”②《广西中草药》:“味微苦酸,性寒,无毒。”③《云南中草药》:“甘微酸,凉。”入心、肝、大肠三经。

【功效分类】活血祛瘀药

【功效主治】活血散瘀,祛湿利尿,清热解毒。治淋病,尿血,妇女经闭,症瘕,风湿夫节痛,脚气,水肿,痢疾,疟疾,白喉,痈肿,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捣汁滴耳或研末吹喉。

【用药忌宜】《福建民间草药》:“孕妇忌用。”⑦治白喉并发心肌炎:鲜土牛膝五钱,鲜万年青根三钱,捣烂取汁,加白糖适量,温开水冲服。⑧治扁桃腺炎:土牛膝、百两金根各四钱,冰片二钱,研极细末,喷喉。⑨治急性中耳炎:鲜土牛膝适量,捣汁,滴患耳。⑩治足腿红肿放亮,其热如火,名流火丹:土牛膝捣烂,和马前子及旧锈铁磨水,豆腐渣调匀,微温敷之。(《岭南采药录》)⑾治跌打损伤:土牛膝三至五钱。水煎,酒对服。(《江西中药》)

【用药配伍】配桂枝,温中散寒;配车前子,通利小便,清热祛湿;配钩藤,补益肝肾。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晒干。  

相关选方

①治男妇诸淋,小便不通:土牛膝连叶,以酒煎服数次。血淋尤验。(《岭南采药录》)

②治血滞经闭:鲜土牛膝一至二两,或加马鞭草鲜全草一两。水煎,调酒服。(《福建中草药》)

③治风湿性关节痛:鲜土牛膝六钱至一两(干的四至六钱)和猪脚一个(七寸),红酒和水各半煎服。(《福建民间草药》)

④治肝硬变水肿:鲜土牛膝六钱至一两(干的四至六钱)。水煎,饭前服,日服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⑤治痢疾:土牛膝五钱,地桃花根五钱,车前草三钱,青荔三钱。水煎,冲蜜糖服。(《广西中


土牛膝

草药》)。

⑥治白喉:鲜土牛膝一至二两,加养阴清肺汤(生地、元参、麦冬、川贝母、丹皮、白芍,甘草、薄荷)。水煎服,每日至二剂;另用朱砂一分,巴豆一粒,捣烂,置于膏药上,贴印堂穴,六至八小时皮肤起泡后取下。

⑦治白喉并发心肌炎:鲜土牛膝五钱,鲜万年青根三钱,捣烂取汁,加白糖适量,温开水冲服。

⑧治扁桃腺炎:土牛膝、百两金根各四钱,冰片二钱。研极细末,喷喉。

⑨治急性中耳炎:鲜土膝适量,捣汁,滴患耳。(⑥方以下出《江西草药》)

⑩治足腿红肿放亮,其热如火,名流火丹:土牛膝捣烂,和马前子及旧锈铁磨水,豆腐渣凋匀,微温敷之。(《岭南采药录》)

⑾治跌打损伤:土牛膝三至五钱。水煎,酒对服。(《江西草药》)  

功能主治

(1)败毒抗癌,用于癌瘤积毒:鼻咽癌土牛膝、野麦、汉防已各30克均用鲜品,水煎3次分服。另取灯心草捣碎口含。同时用垂盆草捣烂。继续煺月,可获近期痊愈。宜于未分化癌。食管癌土牛膝、丹参、黄芪、沙参、党参各9克,黄芩、川贝、鸡内金各6克,金银花15克,白英30克水煎3次分服,每次送云南白药2克。可连服半年,能使症状消失,饭量增加。

(2)逐淤除痹,用于淤阻痹痛:淤阻经闭土牛膝、马鞭草各30克均用鲜品,水煎,调酒服。风湿痹痛土牛膝12克,续断、木瓜各9克水煎3次分服。

(3)消炎利尿,用于炎症尿淋:小儿肺炎鲜土牛膝500克,捣烂,加适量开水,绞取汁500毫升,隔水蒸0.5小时。1~2岁小儿每次服15毫升;3~5岁~35毫升,隔4~6小时1次,日2~3次,亦宜于麻疹并发肺炎、流感肺炎及支气管肺炎等。尿淋涩痛土牛膝、滑石各12克,冬葵子9克水煎3次分服。治淋病,尿血,妇女经闭,症瘕,风湿关节痛,脚气,水肿,痢疾,疟疾,白喉,痈肿,跌打损伤。

土牛膝

①《本草图经》:治妇人血块。


土牛膝

②《纲目拾遗》:活血化瘀,宽筋,理跌打损伤。治破伤风,七十二般恶疾。功胜川产。③《岭南采药录》:为收敛药及利小便药,清血消毒。

治喉症捣汁含漱;又散血止痛,理脚气,煎酒服。

④《福建民间草药》:散瘀血,强足膝,引药下行。

⑤《南宁市药物志》:清热,散血止痛。

治疟疾、痔疮及红白痢;外用治跌打损伤。

⑥《江西草药》:治竹木刺伤,毒蜂咬伤等症;并可引产。

⑦《上海常用中草药手册》:通经利尿,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治脚气肿胀,关节炎,风湿痛,白喉,急慢性咽炎。

⑧《贵州草药》:生用可破血利湿,炒用补肝肾,强筋骨。

⑨《云南中草药》:活血祛瘀,清热除湿,治咳血,鼻衄,尿血,尿路感染,湿热带下。  

临床应用

治疗白喉

取煎液内服,或药汁喷雾,均有效果。一内服:用新鲜根1斤,制成浓缩煎液500毫升。10岁以内小儿每日100毫升,分~4次服。治疗咽白喉29例,气管白喉3例,除2例分别因突然窒息、严重中毒而致心肌麻痹死亡外,均获治愈,治愈病例服药时间平均为6.8天,呼吸困难于2~8日恢复正常,咽头伪膜于2~7日脱落,体温于2~10天下降,细菌培养4~8日转阴。二喷雾:用新鲜土牛膝根捣烂,加入30~40℃左右的温开水浸渍24小时,过滤取汁。以喉头喷雾器装入新鲜药汁,每隔2小时喷射1次,连续使用,直至伪膜剥离为止。据35例的初步观察,约有半数以上的病例,伪膜在治疗后第4天完全脱落,最快的为17小时,但也有延长至15日久的。喷射次数与剥离速度似无明显关系。随着伪膜的消退,全身症状也远渐消失或减轻。此外,有用鲜土牛膝全草5~7棵捣烂绞汁,兑入人乳或冷开水半杯,每10~20分钟取少许吞咽,或从鼻孔中滴入,使药物作用于咽喉部。治疗2例,均在4~S天痊愈。  

治疗小儿肺炎

用新鲜土牛膝根1斤捣烂,加入适量开水,绞取汁1斤,隔水蒸半小时。1~2岁每次服15毫升,3~5岁~26毫升,每隔4~6小时1次。治疗麻疹并发肺炎、支气管肺炎、流感肺炎等26例(其中7例曾配合其它中药治疗),服药1~6天(平均2.6天)后,24例痊愈,2例死亡。  

引产

取新鲜土牛膝根(须选白色的,红色的无效)2寸左右长,洗净,刮去粗皮,一端削成圆锥状,尾部扎丝线1根,用高压或75%酒精浸泡消毒。外阴及宫颈口按常规消毒后,将土牛膝根轻轻插入宫颈,再以消毒纱布塞入阴道,以防牛膝脱出。亦可用鲜土牛膝5克捣烂取汁,以消毒纱布浸湿,卷成条状,用无菌塑料纸包好,针刺若干小孔(便于药汁渗出),然后按上法插入宫颈内。一般12~24小时内即可发生效果。土牛膝根待流产时自行排出。如24小时仍未生效,应取出,另取新鲜者插入。据18例的观察,结果11例成功,1例不全流产。又用于过期流产4例(其中死胎2例)和大月份的葡萄胎2例,亦获良效。药物反应有轻度体温升高,流产后即可降至正常。但使用时必须严格消毒,注意操作,防止感染及宫颈外伤。

关键字:牛膝
上一篇: 土木香
下一篇:土千年健叶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牛膝的美容功效及方法/中药美容(3)
  • 土牛膝/经典中药(2)
  • 牛膝/经典中药(3)
  • 川牛膝/经典中药(0)
  • 当归牛膝治输精管结扎术后综合症/偏方秘方(2)
  • 黄芪牛膝汤治泌尿系结石/偏方秘方(2)
  • 川牛膝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1)
  • 牛膝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0)
  • 川牛膝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5)
  • 卓氏白膏/膏方(47)
  • 牛膝膏/膏方(1)
  • 牛膝鱼丸/药膳食疗(1)
  • 牛膝小米粥/药膳食疗(0)
  • 牛膝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4)
  • 川牛膝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2)
  • 四补酒/药酒大全(2)
  • 巴戟牛膝酒/药酒大全(2)
  • 痃癖酒/药酒大全(1)
  • 牛膝元胡酒/药酒大全(0)
  • 摄风酒/药酒大全(7)
  • 宜男酒/药酒大全(2)
  • 延年益寿酒/药酒大全(5)
  • 膝瓜酒/药酒大全(7)
  • 牛膝石斛酒/药酒大全(1)
  • 苡仁牛膝酒/药酒大全(1)
  • 鲁公酿酒/药酒大全(1)
  • 牛膝酒/药酒大全(7)
  • 木瓜牛膝酒/药酒大全(6)
  • 巴戟天酒/药酒大全(0)
  • 地膝酒/药酒大全(1)
  • 枫荷梨祛风湿酒/药酒大全(4)
  • 牛膝独活酒/药酒大全(2)
  • 化骨健步酒/药酒大全(1)
  • 骨增酒/药酒大全(0)
  • 牛膝兰草酒/药酒大全(2)
  • 牛膝参归酒/药酒大全(3)
  • 七宝美髯丹/中药方剂(6)
  • 还少丹/中药方剂(1)
  • 牛膝/中药图谱(3)
  • 川牛膝/中药图谱(8)
  • 云牛膝/中华本草(4)
  • 味牛膝/中华本草(5)
  • 土牛膝/中华本草(4)
  • 牛膝茎叶/中华本草(3)
  • 牛膝/中华本草(3)
  • 麻牛膝/中华本草(4)
  • 广东土牛膝/中华本草(4)
  • 川牛膝/中华本草(2)
  • 白牛膝/中华本草(1)
  • 味牛膝/中草药汇编(6)
  • 土牛膝/中草药汇编(2)
  • 破牛膝/中草药汇编(3)
  • 川牛膝/中草药汇编(4)
  • 牛膝/中药材(11)
  • 云牛膝/中草药大全(2)
  • 味牛膝/中草药大全(3)
  • 土牛膝/中草药大全(2)
  • 破牛膝/中草药大全(2)
  • 牛膝茎叶/中草药大全(3)
  • 牛膝/中草药大全(1)
  • 麻牛膝/中草药大全(2)
  • 广东土牛膝/中草药大全(5)
  • 川牛膝/中药材(14)
  • 漏荆茶/药茶(24)
  • 茅膝地茶/药茶(9)
  • 泽泻健腰茶/药茶(5)
  • 木通柏地茶/药茶(5)
  • 木通地黄茶/药茶(5)
  • 防己瓜茶/药茶(11)
  • 木瓜戟茶/药茶(2)
  • 桔牛茶/药茶(13)
  • 五加归膝茶/药茶(5)
  • 牛膝茶/药茶(1)
  • 牛柏茶/药茶(2)
  • 牛泽茶/药茶(6)
  • 桃归茶/药茶(8)
  • 巴戟牛膝茶/药茶(5)
  • 续断杜仲茶/药茶(4)
  • 菟丝牛膝茶/药茶(5)
  • 神仙寿茶/药茶(4)
  • 童春茶/药茶(1)
  • 蟠龙茶/药茶(9)
  • 清宫生发茶/药茶(5)
  • 草部·牛膝/本草纲目(4)
  • 镇肝熄风汤/传统方剂(12)
  • 济川煎/传统方剂(13)
  • 川牛膝/中草药大全(10)
  • 白牛膝/中草药大全(6)
  • 五神汤/传统方剂(9)
  • 四妙丸/传统方剂(2)
  • 三妙丸/传统方剂(6)
  • 镇肝熄风汤/传统方剂(5)
  • 脱花煎/传统方剂(5)
  • 趁痛丸/传统方剂(6)
  • 化阴煎/传统方剂(3)
  • 济川煎/传统方剂(71)
  • 广东土牛膝/中草药大全(22)
  • 川牛膝/中草药大全(19)
  • 牛膝/中草药大全(23)
  • 牛膝/中国药典2015年版(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