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方剂> 浏览文章
  【方剂名】茵陈五苓散,出自汉·《金匮要略》。

  【组成】茵陈五两三钱(160克)、泽泻一两(30克)、猪苓三钱(9克)、茯苓三钱(9克) 、白术三钱(9克)、桂心二钱(6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服9克,每日2~3次。水调服。也可改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须酌减至汤剂常规剂量。

  【功效】清热利水退黄。

  【主治】主治湿热黄疸,湿重于热,身目俱黄,小便不利,头重身困,胸脘痞满,口淡不渴,或便溏腹胀,舌苔厚腻或淡黄,脉濡、稍数或缓。

  【临床医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急性甲型肝炎、痛风关节炎等病症。

  1.新生儿黄疸:加味茵陈五苓散治疗新生儿黄疸100例,疗程为3~11日,疗效评价以黄疸完全消退、血清总胆红索恢复正常为治愈。结果:治愈9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河北中医》2008年第8期)

  2.急性甲型肝炎:加味茵陈五苓散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甲型肝炎合并黄疸患者28例,与西药组对照,疗程为9日,以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总胆红素恢复正常为治愈标准。结果:治愈率治疗组71.4%,对照组44.4%;总有效率治疗组92.8%,对照组74.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0年第2期)

  3.痛风关节炎:本方加减治疗痛风关节炎60例,与别嘌醇作对照,疗程4周,以症状完全消除、血尿酸、血沉检查恢复正常为痊愈。结果:痊愈率治疗组61.67%,对照组23, 33%;总有效率治疗组95%,对照组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别嘌醇组出现头晕3例,恶心呕吐1例,停药后消失。(《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年第4期)

  【方解】本方主要用于治疗湿热蕴结肝胆,湿重于热,身目俱黄,小便不利。方用茵陈清热利湿退黄,合以五苓散利水渗湿,佐以桂心,除水湿之力增强。

  临床应用于黄疸,兼有小便不利、胸脘痞满、口淡不渴、舌苔厚腻为辨证要点。临床如见寒热往来、头痛口苦者,加柴胡、黄芩、龙胆草;胁痛、脘腹胀满者,加郁金、枳实、川楝子、延胡索;恶心呕吐、食少纳呆者,加竹茹、半夏、焦山楂、焦六曲;倦怠乏力较明显,加党参、生薏苡仁。

  【现代研究】临床报道也常见于肝硬化腹水、高脂血症、药物性肝病、糖尿病、湿疹、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证属湿热内蕴的病症。实验研究表明,茵陈五苓散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降低脂质过氧化物水平、提高SOD活性、降低黄嘌呤氧化酶水平、减少炎性细胞因子、减轻胰岛素抵抗、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方歌】疸病传来两解方,茵陈末入五苓尝,五苓五分专行水,十分茵陈却退黄。 


关键字:茵陈 清热 利水
上一篇: 通关丸
下一篇:千金鲤鱼汤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茵陈的传说故事/中药传说(7)
  • 茵陈的美容功效及方法/中药美容(5)
  • 茵陈/经典中药(41)
  • 茵陈赤小豆汤治血栓性静脉炎/偏方秘方(7)
  • 茵陈瓜蒌治肠梗阻/偏方秘方(8)
  • 茵陈连翘治肝炎/偏方秘方(3)
  • 茵陈白英治肝炎/偏方秘方(10)
  • 茵陈金银花治急性胆囊炎/偏方秘方(5)
  • 川军茵陈治高脂血症/偏方秘方(4)
  • 茵陈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中药养生(5)
  • 茵陈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3)
  • 茵陈五疸丸/中成药大全(14)
  • 清热银花糖浆/中成药大全(9)
  • 牛黄清热胶囊/中成药大全(5)
  • 金莲清热颗粒/中成药大全(5)
  • 乙肝清热解毒颗粒/中成药大全(4)
  • 清热解毒口服液/中成药大全(11)
  • 感冒清热颗粒/中成药大全(7)
  • 清热凉血膏/中成药大全(3)
  • 清热通淋胶囊/中成药大全(5)
  • 清热除湿止泻合剂/中成药大全(5)
  • 清热消炎宁胶囊/中成药大全(4)
  • 藏茵陈片/中成药大全(8)
  • 抗感清热口服液/中成药大全(4)
  • 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中成药大全(6)
  • 茵陈五苓丸/中成药大全(9)
  • 栀芩清热液/中成药大全(5)
  • 白石清热颗粒/中成药大全(5)
  • 清热化湿口服液/中成药大全(2)
  • 清热去湿茶/中成药大全(6)
  • 胜红清热胶囊/中成药大全(4)
  • 茵陈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30)
  • 清热养肝活络膏/膏方(2)
  • 白芥子膏/膏方(5)
  • 清热养肝和络膏/膏方(6)
  • 加减健脾阳和膏/膏方(5)
  • 代灸膏/膏方(5)
  • 养阴理气膏/膏方(5)
  • 茱萸煎/膏方(3)
  • 治嘈膏/膏方(6)
  • 理脾调中化湿膏/膏方(8)
  • 暖胃膏/膏方(3)
  • 春雪膏/膏方(6)
  • 温胃膏/膏方(4)
  • 伏龙肝膏/膏方(6)
  • 助胃膏/膏方(4)
  • 藕蜜膏/膏方(5)
  • 凉膈和胃膏/膏方(4)
  • 益中膏/膏方(21)
  • 桑根白皮膏/膏方(4)
  • 清胃膏/膏方(4)
  • 滋阴抑火化湿膏/膏方(4)
  • 健脾阳和膏/膏方(2)
  • 止渴抑火化湿膏/膏方(9)
  • 来苏膏/膏方(4)
  • 牛黄膏/膏方(2)
  • 治谵狂大黄膏/膏方(4)
  • 防己膏/膏方(6)
  • 脚气敷膏贴/膏方(3)
  • 冶葛膏/膏方(6)
  • 脚气膏/膏方(3)
  • 紫雪膏/膏方(3)
  • 育神养阴安眠膏/膏方(5)
  • 养阴清热育神膏/膏方(4)
  • 养阴荣肤膏/膏方(5)
  • 凉阴和阳育神膏/膏方(7)
  • 养阴理脾膏/膏方(2)
  • 潜阳益阴育神膏/膏方(3)
  • 和肝调胃膏/膏方(4)
  • 杏仁乌枣膏/膏方(5)
  • 养心安神膏/膏方(2)
  • 天地煎/膏方(7)
  • 宁志膏/膏方(9)
  • 养阴润燥膏/膏方(6)
  • 附子膏/膏方(4)
  • 吴茱萸膏/膏方(7)
  • 杏粉膏/膏方(8)
  • 琥珀犀角膏/膏方(4)
  • 薄荷煎/膏方(3)
  • 蒲黄散膏/膏方(2)
  • 绿云膏/膏方(4)
  • 碧雪膏/膏方(2)
  • 神灵膏/膏方(6)
  • 射干膏/膏方(7)
  • 升麻泄热煎/膏方(7)
  • 龙胆煎/膏方(4)
  • 水浆不得入膏/膏方(2)
  • 口燥膏/膏方(3)
  • 升麻煎/膏方(6)
  • 泻胃热汤方/膏方(6)
  • 紫金膏/膏方(9)
  • 神圣膏/膏方(4)
  • 黄丹膏/膏方(6)
  • 贴手足心膏/膏方(5)
  • 蔷薇膏/膏方(6)
  • 塌气藁膏/膏方(7)
  • 羌活膏/膏方(15)
  • 贴顶膏/膏方(4)
  • 乌扇膏/膏方(8)
  • 小儿羌活膏/膏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