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草药大全> 浏览文章

中药牡蛎图片【中药名】牡蛎 muli

【别名】左壳、蚝壳、海蛎子壳。

【英文名】Ostreae Concha。

【来源】牡蛎科动物长牡蛎Ostrea gigas Thunberg、大连湾牡蛎Otalianwhanensis Crosse或近江牡蛎D.rivularis Gould的贝壳。

【动物形态】贝壳左右2片,极不规则,厚而坚硬。左壳较大而凹,固着于海底岩石上;右壳较小而平坦,呈钙化质状。贝壳外表面有多层起伏的鳞片,灰白色、淡黄色、黄褐色至淡紫色,边缘极粗糙。内表面瓷白色,可见深色闭壳肌痕。肉质部可见鳃、心室、心耳及外套膜触手等。

【产地分布】生活于低潮线附近或浅海泥沙质海底及岩礁上,近江牡蛎及长牡蛎分布于全国沿海各地,大连湾牡蛎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沿海。

【采收加工】全年可采,拾取后,取肉供食用,贝壳洗净,晒干。

【药材性状】外形不一,分左右两壳,一般左壳较大而厚。壳外面粗糙不平,内表面光滑、瓷白色。质硬脆,断面层状。味微咸。长牡蛎:呈长片状,背腹缘几乎平行。右壳较小,坚厚鳞片层状或层纹状排列,壳表面较平坦,淡紫色、灰白色或黄褐色。 大连湾牡蛎:呈类三角形,背腹缘呈“八”字形,左壳面鳞片坚厚,右壳面鳞片呈波状的同心性排列。近江牡蛎:多呈类圆形或三角状类圆形,右壳同心性排列的鳞片层层重叠,边缘有时带紫色。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咸。归肝经、胆经、肾经。

【功效与作用】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煅牡蛎收敛固涩。属平肝息风药下属分类的平抑肝阳药。

【临床应用】9~30克,先煎,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用治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蛎痰核、癥瘕痞块。煅牡蛎用治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泛酸。

【主要成分】主含碳酸钙80%~95%、磷酸钙及硫酸钙。此外尚含镁、铁、铝、硅等多种无机元素及多种氨基酸,无机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因品种与产地不同而异。动物实验表明,本品提取物具有增强免疫、镇静、抗实验性胃溃疡、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和抗衰老作用。

【使用禁忌】不宜多服久服,以免引起便秘和消化不良。


关键字:牡蛎
上一篇: 阿胶
下一篇:土贝母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牡蛎的传说故事/中药传说(2)
  • 牡蛎/经典中药(17)
  • 海藻生牡蛎治子宫肌瘤/偏方秘方(14)
  • 升麻牡蛎散治子宫脱垂/偏方秘方(11)
  • 山药牡蛎治失眠/偏方秘方(11)
  • 黄芪牡蛎治肺结核/偏方秘方(3)
  • 牡蛎夏枯草治肺结核/偏方秘方(22)
  • 牡蛎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中药养生(18)
  • 牡蛎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10)
  • 牡蛎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13)
  • 升麻牡蛎酒/药酒大全(7)
  • 秘精丸/中药方剂(1)
  •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中药方剂(2)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中药方剂(3)
  • 侯氏黑散/中药方剂(4)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中药方剂(0)
  •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中药方剂(0)
  • 牡蛎散/中药方剂(0)
  • 牡蛎肉/中药图谱(2)
  • 牡蛎/中药图谱(3)
  • 土牡蛎/中华本草(2)
  • 牡蛎肉/中华本草(2)
  • 牡蛎/中华本草(3)
  • 牡蛎散/中药_散剂(8)
  • 土牡蛎/中草药大全(3)
  • 牡蛎肉/中草药大全(3)
  • 牡蛎/中草药大全(3)
  • 牡蛎/中药材(10)
  • 天葵贝茶/药茶(10)
  • 泽风茶/药茶(5)
  • 柴牡茶/药茶(3)
  • 芪牡茶/药茶(3)
  • 金锁固精茶/药茶(5)
  • 介部·牡蛎/本草纲目(3)
  • 牡蛎散/传统方剂(7)
  •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传统方剂(1)
  • 固冲汤/传统方剂(2)
  • 牡蛎散/传统方剂(0)
  • 安冲汤/传统方剂(8)
  • 牡蛎/中国药典2015年版(6)
  • 牡蛎/历史药品质量标准(4)
  • 牡蛎散/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2)
  • 牡蛎/中药手册(8)
  • 土牡蛎/中药手册(4)
  • 牡蛎肉/中药手册(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