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传说> 浏览文章

形态雄雌可多变,极大压力壳不陷。

蚝体胶铸泉州桥,希帕蒂娅教会残。

适应能力特惊人,盐度水温和干旱。

契诃夫枢海鲜车,莫泊桑笔书名篇。

潜阳止汗可和胃,涩精软坚与化痰。

神农本草列上品,莎士比亚有预言。

  【形态采制】

  牡蛎是软体动物,身体长卵圆形,生活在浅海7米左右的泥沙中,肉味鲜美,壳生或煅可入药,又名蚝。李时珍说:“蛤蚌之属皆有胎生卵生,独此化生,纯雄无雌,故得牡名。日蛎,言其粗大也。”杨孚《异物志》中有古贲之称。5~9月繁殖,杂食。海洋均产。

  不管海水盐度高低,温度零度以下或热带水域及干旱,它都能适应。一般盐度10%~25%为好。海潮的震动几日,影的移动,是蚝关闭的信号。海潮未来时,诸房皆开,小虫入则合之以充腹。

  牡蛎性别很不稳定,卵生型的牡蛎,均有性变换的现象,雌雄经常变换,形态也较多长形、卵圆形、三角形、圆形。贝壳是层鳞片,左右两片。左壳大而凹,常固在岩石上;右壳平而小,呈盖状。

  我国培植牡蛎有2000多年历史。

  【历史故事】

  外壳能承受极大的压力。每1.2平方毫米能承受100千克的压力。禁闭贝壳,需上万克的拉力。宋代著名的泉州洛阳桥,全长120米,宽5米,有46座桥墩,建造时,为使桥墩坚固,不被海潮冲走,先在堤坝上养殖几年牡蛎,而后用胶汁凝结石块建起桥墩。

  昔罗马帝国女数学家希帕蒂娅因笃信“理性是真知的唯一源泉”,在公元415年竟被教会用尖利的牡蛎壳残忍地割肉而死。

  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1904年死于德国,在灵柩运回俄国时,一时找不到其柩,后在一节装有海鲜牡蛎的货车里找到。说明牡蛎在世界食用普遍。法国作家莫泊桑在《我的叔叔于勒》中,就有游客在海上吃牡蛎的描述。

  莎士比亚曾有这样预言:“谁拥有牡蛎,谁就拥有世界。”说明牡蛎是历史悠久的世界性海产贝类动物,这和牡蛎的广泛适应性有关。


关键字:牡蛎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牡蛎/经典中药(17)
  • 海藻生牡蛎治子宫肌瘤/偏方秘方(14)
  • 升麻牡蛎散治子宫脱垂/偏方秘方(11)
  • 山药牡蛎治失眠/偏方秘方(11)
  • 黄芪牡蛎治肺结核/偏方秘方(3)
  • 牡蛎夏枯草治肺结核/偏方秘方(22)
  • 牡蛎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中药养生(18)
  • 牡蛎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10)
  • 牡蛎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13)
  • 升麻牡蛎酒/药酒大全(7)
  • 秘精丸/中药方剂(1)
  •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中药方剂(2)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中药方剂(3)
  • 侯氏黑散/中药方剂(4)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中药方剂(0)
  •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中药方剂(0)
  • 牡蛎散/中药方剂(0)
  • 牡蛎肉/中药图谱(2)
  • 牡蛎/中药图谱(3)
  • 土牡蛎/中华本草(2)
  • 牡蛎肉/中华本草(2)
  • 牡蛎/中华本草(3)
  • 牡蛎散/中药_散剂(8)
  • 土牡蛎/中草药大全(3)
  • 牡蛎肉/中草药大全(3)
  • 牡蛎/中草药大全(3)
  • 牡蛎/中药材(10)
  • 天葵贝茶/药茶(10)
  • 泽风茶/药茶(5)
  • 柴牡茶/药茶(3)
  • 芪牡茶/药茶(3)
  • 金锁固精茶/药茶(5)
  • 介部·牡蛎/本草纲目(3)
  • 牡蛎散/传统方剂(7)
  •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传统方剂(1)
  • 固冲汤/传统方剂(2)
  • 牡蛎散/传统方剂(0)
  • 安冲汤/传统方剂(8)
  • 牡蛎/中草药大全(13)
  • 牡蛎/中国药典2015年版(6)
  • 牡蛎/历史药品质量标准(4)
  • 牡蛎散/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2)
  • 牡蛎/中药手册(8)
  • 土牡蛎/中药手册(4)
  • 牡蛎肉/中药手册(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