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经典中药> 浏览文章

紫苏叶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名】紫苏叶 zisuye

  【别名】苏叶、紫菜、苏。

  【英文名】Perillae Folium

  【药用部位】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的干燥叶(或带嫩枝)。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200厘米。具有特殊芳香。茎直立,多分枝,紫色、绿紫色或绿色,钝四棱形,密被长柔毛。叶对生;叶柄长3~5厘米,紫红色或绿色,被长节毛;叶片阔卵形、卵状圆形或卵状三角形,长4~13厘米,宽2.5~10厘米,先端渐尖或突尖,有时呈短尾状,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边缘具粗锯齿,有时锯齿较深或浅裂,两面紫色或仅下面紫色,上下两面均疏生柔毛,沿叶脉处较密,叶下面有细油腺点;侧脉7~8对,位于下部者稍靠近,斜上升。轮伞花序,由2花组成偏向一侧成假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花序密被长柔毛;苞片卵形、卵状三角形或披针形,全缘,具缘毛,外面有腺点,边缘膜质;花梗长1~1.5毫米,密被柔毛;花萼钟状,长约3毫米,10脉,外面下部密被长柔毛和有黄色腺点,顶端5齿,2唇,上唇宽大,有3齿,下唇有2齿,结果时增大,基部呈囊状;花冠唇形,长3~4毫米,白色或紫红色,花冠筒内有毛环,外面被柔毛,上唇微凹,下唇3裂,裂片近圆形,中裂片较大;雄蕊4,二强,着生于花冠筒内中部,几不伸出花冠外,花药2室;花盘在前边膨大;雌蕊1,子房4裂,花柱基底着生,柱头2裂;花盘在前边膨大;雌蕊1,子房4裂,花柱基底着生,柱头2裂。小坚果近球形,灰棕色或褐色,直径1~1.3毫米,有网纹,果萼长约10毫米。花期6~8月,果期7~9月。

  【产地分布】全国各地广泛栽培。

  【采收加工】夏季枝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性状】紫苏叶多皱缩卷曲,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圆形,长6~14厘米,宽3~11厘米。先端长尖或急尖,基部宽楔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均为暗绿色,被疏柔毛;叶柄长2.5~8厘米,密被白色毛茸。质脆,气清香,味微辛。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肺经、脾经。

  【功效与作用】解表散寒,行气和胃。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临床应用】内服:煎汤,5~10克。外用:适量,捣敷、研末掺或煎汤洗。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药理研究】紫苏叶具有镇静及较弱的解热作用;可使兴奋性膜产生抑制作用;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对呼吸系统,可产生止咳祛痰平喘的功效与作用,对血液系统,具有止血和抗凝血双重作用;升高血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抗诱变能力;抗微生物,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对腺苷酸环化酶有轻度抑制作用,有很强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有显著抗氧化作用;尚有抗炎作用。

  【化学成分】紫苏叶含紫苏醛、紫苏酮,白苏酮、薄荷醇、高山黄芩苷、新西兰牡荆苷Ⅱ、鹭樱苷等成分。

  【使用禁忌】阴虚、气虚及温病者慎服。

  【配伍药方】①治伤风发热:紫苏叶、防风、川芎各4.5克,陈皮3克,甘草1.8克。加生姜二片煎服。(《不知医必要》苏叶汤)

  ②治伤寒不止:紫苏一把,水三升,煮取二升,稍稍饮。(《肘后方》)

  ③治乳痈肿痛:紫苏煎汤频服,并捣封之。(《海上名方》)

  ④治恶疮,疥癣:以大苏叶研细,外敷。(《普济方》)

  ⑤治跌扑伤损:紫苏捣敷之。疮口自合。(《谈野翁试验方》)

  ⑥治蛇虺伤人:紫苏捣汁饮之。(《千金要方》)


关键字:紫苏
上一篇: 扶芳藤
下一篇:木瓜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紫苏梗/经典中药(6)
  • 紫苏子/经典中药(5)
  • 紫苏叶/中药图片(4)
  • 紫苏子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2)
  • 紫苏梗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1)
  • 紫苏叶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2)
  • 紫苏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3)
  • 痃癖酒/药酒大全(1)
  • 治咳止嗽酒/药酒大全(16)
  • 紫苏酒/药酒大全(3)
  • 紫苏子脂肪油/中药提取物(3)
  • 参苏饮/中药方剂(11)
  • 香苏散/中药方剂(5)
  • 紫苏葶/香精与香料(2)
  • 紫苏叶/中药图谱(4)
  • 紫苏梗/中药图谱(9)
  • 紫苏/中药图谱(5)
  • 紫苏子/中华本草(7)
  • 紫苏叶/中华本草(3)
  • 紫苏梗/中华本草(8)
  • 紫苏苞/中华本草(3)
  • 小洋紫苏/中华本草(3)
  • 红紫苏/中华本草(3)
  • 大叶紫苏/中华本草(6)
  • 紫苏/中草药汇编(3)
  • 紫苏梗/中药材(8)
  • 紫苏叶/中药材(23)
  • 紫苏子/中药材(23)
  • 紫苏子/中草药大全(11)
  • 紫苏叶/中草药大全(24)
  • 紫苏梗/中草药大全(11)
  • 紫苏苞/中草药大全(8)
  • 紫苏/中草药大全(9)
  • 小洋紫苏/中草药大全(4)
  • 红紫苏/中草药大全(3)
  • 大叶紫苏/中草药大全(2)
  • 山紫茶/药茶(11)
  • 细紫茶/药茶(10)
  • 紫苏茶/药茶(5)
  • 紫风茶/药茶(9)
  • 紧陈茶/药茶(5)
  • 紫参茶/药茶(4)
  • 紫苏安子茶/药茶(3)
  • 紫苏姜茶/药茶(3)
  • 紫连茶/药茶(3)
  • 紫苏解郁茶/药茶(16)
  • 紫苏通利茶/药茶(6)
  • 紫苏香梗茶/药茶(6)
  • 茯苓止利茶/药茶(2)
  • 木瓜羌茶/药茶(1)
  • 香苏茶/药茶(1)
  • 参苏茶/药茶(4)
  • 清宫减体茶/药茶(5)
  • 枇杷茶/药茶(3)
  • 草部·苏/本草纲目(3)
  • 加味香苏散/传统方剂(48)
  • 三子养亲汤/传统方剂(7)
  • 杏苏散/传统方剂(1)
  • 参苏饮/传统方剂(12)
  • 加味香苏散/传统方剂(26)
  • 香苏葱豉汤/传统方剂(11)
  • 华盖散/传统方剂(11)
  • 香苏散/传统方剂(17)
  • 紫苏醛;二氢枯茗醛;4-异丙烯基环己-1-烯-1-醛/化学品物性数据库(9)
  • 紫苏油/辅料手册(10)
  • 紫苏梗/中草药大全(24)
  • 紫苏子/中草药大全(20)
  • 紫苏叶/中草药大全(17)
  • 紫苏梗/中国药典2015年版(15)
  • 紫苏叶/中国药典2015年版(21)
  • 紫苏子/中国药典2015年版(114)
  • 紫苏子/历史药品质量标准(4)
  • 紫苏叶/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紫苏梗/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0)
  • 紫苏叶/中药手册(50)